中国新闻

  据美联社6月7日报道,中国今天说,利比亚外交部长7日开始访问中国。日前,中国官员刚刚宣布他们接触了利比亚的反对派。

  中国最近似乎开始渐渐地参与到利比亚冲突的事务中来,在利比亚反对卡扎菲的叛乱爆发的最初几个月,中国一直置身事外。

  中国有意避免加入国际社会要求卡扎菲下台的呼吁,并称这应由利比亚人民来决定。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对利比亚使用武力的表决中投了弃权票,并多次批评北约为支持反对派进行的空袭。

  3日,中国方面说,利比亚反对派领导人和中国驻卡塔尔大使在多哈会面,这是已知双方的首次接触。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今天在仅有一句话的声明中说,利比亚外交部长奥贝迪7日到9日对中国进行访问。

  现在还不清楚中国是希望担任调停者的角色还是正考虑支持反对派。

  据法新社6月7日报道,中国政府说,利比亚外交部长本周访问中国。此前中国外交官与企图将卡扎菲赶下台的利比亚反对派进行了会面。频繁的外交活动似乎表明,在利比亚有着重要经济利益的中国开始逐步介入利比亚事务,以期缓和这个北非国家持续数月的危机。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6月7日报道,中国外交部证实,中国已派外交官赴班加西与利比亚反对派负责人接触。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说.中国驻埃及使馆外交官近日赴班加西与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负责人进行了接触。中国认为利比亚各方应充分考虑国际社会有关调解方案,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利比亚危机。

  此外,香港《南华早报》6月7日也发表题为《中国必须更加灵活地与正在进行民主变革的国家打交道》的署名文章:?

  ?大约5周之前,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请求北京像美国那样派工作组前往利比亚,并希望能派特使到北京。尽管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它并没有放弃中国:它派人保护在利比亚所有的中国项目和中国资产。

  就在中国保持沉默的同时,俄罗斯却十分活跃:俄方同利比亚反对派使者在莫斯科会晤,俄罗斯正式承认“国家过渡委员会”为合法对话方,至此中国成为5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拒绝同该委员会有任何接触的国家。

  北京一直以来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原则。现在可能.是需要改变这一原则的时候了。在利比亚问题上,有弹性的、适度的接触可能是恰当的战略。否则,中国可能失去它在新的利比亚的经济利益,包括石油合同、政府重建和其他交易。在叛乱发生前,中国在利比亚约有3.5万名劳工和大量未完成的项目及合同。

  中国在非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战略一直忽视政治问题,仅关注经济利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似乎是成功的。“阿拉伯之眷”宣告了变化的到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对其原则和态度进行一些调整,以确保它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利益。

  接受“国家过渡委员会”进行讨论的邀请并不意味着放弃的黎波里政府。同两方面部保持接触在这一阶段会带来很大的优势。事实上,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是当今的通行做法。北京下一步将怎么做值得关注。(作者闾丘露薇)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5)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社台北6月6日电 台湾卫生主管机构最新发布的统计显示,截至6日中午,台湾受塑化剂污染的产品种类已增至938项,涉及278家厂商。

  随着调查的展开,台湾塑化剂风波的波及面越来越广,“染塑”范围已扩大至烘焙 业所广泛使用的果酱香料中。

  塑化剂“毒源”之一的昱伸公司负责人日前供称,该公司所产果酱香料中也掺有起云剂,相关产品主要供给彰化县扬圣公司、台中市东甲永业以及台北北投区好量公司等三家批发商。

  据了解,果酱香料并非一般涂抹用的果酱,业者将之广泛用于面团或鲜奶油中,以改善产品的色泽与香味。台湾北部、中部多家烘焙业者由此成为受害者。据估计,仅在台北、基隆地区,起码有逾19家烘焙店“染塑”。

  台湾食品药物管理部门官员称,今后追查方向将以原料流向为重点,只要是含“问题原料”,就会要求下架。此外,为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台湾教育部门已决定在本月17日前,全面清查各级学校的校内食品。

  塑化剂风波不断延烧,让台湾卫生监管部门疲于应付。台北市日前决定推出奖励措施,民众如主动通报疑似“塑化”食品,经最后检验证实后可获颁最多5万元新台币的检举奖金。

  卫生部:

  偶然少量摄入

  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卫生部近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就台湾地区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问答。卫生部指出,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偶然食用少量的受DEHP或DINP污染的问题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实验结果显示,进入体内的DEHP和DIN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可以被人体排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DEHP和DINP具有蓄积性。动物试验发现,绝大部分DEHP在24-48小时内会随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48小时内停止摄入含有DEHP之产品,体内DEHP浓度便会快速下降。

  动物试验还发现,DINP在体内亦会被迅速代谢,72小时内有85%由粪便中排出,其余部分则由尿液排出。

  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以60kg体重的成人来讲,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和欧盟分别认为,终身每人每天摄入1.5、2.4和3.0 mg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DINP的毒性更低,即使每天摄入9.0 mg,也是安全的。偶然食用少量的受DEHP或DINP污染的问题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本文来源:山东商报)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新网6月6日电 据韩国《中央日报》网站报道,此前部分媒体报道称,韩国总统李明博与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2月通话的内容等外交绝密文件通过外交官电子邮件被中国黑客窃取,韩国外交通商部6月5日驳回了这一传闻,表示“不是事实”。

  据报道,韩国外交部表示:“与此相关的调查结果表明,外交通商部的电子邮件没有被黑客窃取过。”

  韩国外交部补充道:“为防止黑客窃取事件的发生,我们规定驻外公馆和本部进行业务相关的沟通时必须使用外交部专用网,禁止将资料保存在网上的贮藏空间”。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3)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据新华社的黎波里6月4日电(报道员 阿布·阿伊谢)

  据利比亚通讯社4日报道,利比亚外交部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当天访问利比亚反对派大本营班加西并会晤利比亚反对派领导人。

  威廉·黑格当天在访问班加西时称,利比亚反对派成立的“全国过渡委员会”是利比亚人民的合法代表,英国将对其给予更多切实的支持,并继续在军事、外交和经济上对卡扎菲政府施压。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环球时报驻匈牙利特约记者李震报道 匈牙利驻白俄罗斯大使馆一名外交官近日被曝出性丑闻,网上还出现了做为证据的视频和告发他的博文,这位外交官顷刻间名誉扫地,被召回国内并遭解职。但匈牙利分析家认为,这起事件背后有白俄罗斯情报机关的操纵,目的是向匈牙利和欧盟进行政治报复。

  开博客、曝新闻揭外交官性丑闻

  5月25日,俄罗斯“新闻之地”网站以《匈牙利外交官在明斯克的性丑闻》为题曝料说,匈牙利驻白俄罗斯大使馆参赞巴奇•佐尔担与一名白俄罗斯女子发生婚外情,但当这名女子怀孕后,巴奇催促她堕胎,并中止了两人的关系。女子的哥哥因此告到匈牙利大使馆和外交部,要求进行赔偿。新闻网站上还提供了一段6分钟半的视频,上面是这名外交官今年2月6日与4月21日间在明斯克的街头、餐馆、咖啡厅和体育馆内与三名不同的年轻女人约会的画面。

  网站的新闻来源于自称是当事女子的哥哥5月23日开设的一个题为《匈牙利外交部掩盖其外交官的性丑闻》的英语和俄罗斯语的博客网页,网页域名包含了巴奇的全名。这位哥哥在文中说,他妹妹在明斯克结识了欧盟主席国匈牙利的外交官巴奇,巴奇谎称说已经离婚,现在身居外交要职,且为匈牙利情报机关工作,现在被派到白俄罗斯就是执行一些秘密任务。巴奇对她妹妹说他不久将会成为驻西班牙大使,可以把她带到西欧并与她结婚。她妹妹信以为真。但当她妹妹怀孕后,巴奇则要求她堕胎并以种种借口不再出现,这使她妹妹极度伤心。

  女子的哥哥说,他之后开始跟踪巴奇,发现他同时至少与三四名白俄罗斯女人在交往。所以他认为巴奇是个以外交官和情报人员名义玩弄白俄罗斯女人的骗子。哥哥希望妹妹向巴奇索要身心和道德上的赔偿,但他们又认为巴奇是个虚伪和毫无信用的人,根本不可能与他坐下来谈。这位哥哥说,因此,他将一段巴奇与一女子在旅馆房间中性爱视频放到了网上,以迫使巴奇“为他做过的丑事交出钱来”。否则,他们将在白俄罗斯,即使是他将来当上驻西班牙的大使,也要到那些欧洲国家的法院去告他。如果巴奇仍然拒绝赔偿,这位哥哥将不得不把带有更多机密内容的视频交给大众媒体。

  匈牙利外交部发言人在消息曝光当天对询问此事的当地记者承认说,确有一名驻白俄罗斯的外交官“因与外交人员身份不符的行为”已被召回并解职。而对于匈牙利因出于欧盟主席国形象考虑,曾想方设法阻止事件的曝光的说法,匈牙利外交部发言人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根本不值得回应。

  事件或为白俄罗斯情报机关有意制造

  匈牙利媒体报道这一事件后,人们发觉了其中的蹊跷。匈牙利外交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兹•安德拉什说,从消息内容中很容易就能发现,这是白俄罗斯情报机关有意制造的事件。

  人们综合了巴奇事件中的一些疑点。首先,俄罗斯网站上公布的是巴奇在公开场所与女人约会的画面,这与“哥哥”在网上发布的旅馆房间内视频完全不同。这个俄罗斯网站是如何获得一手的视频呢?第二,“哥哥”在博客中说是发现妹妹被骗后才开始跟踪巴奇的,但在俄罗斯网站上提供的视频标明是从2月6日开始的,在视频中巴奇丝毫没有已经遇到麻烦的样子。第三,在旅馆房间中明显是预先放置好了的摄像头,跟踪的“哥哥”如何可能做到这一点呢?第四,“哥哥”说曾到匈牙利驻白俄罗斯大使馆要求赔偿,但据驻白俄罗斯大使宫特劳•费伦茨证实,使馆中没有任何人听说过有白俄罗斯女人或是其家人向大使馆提出要求的事。第五,“哥哥”说巴奇表明自己是匈牙利的情报人员,难道他没有起码的基本保密常识吗?拉兹说,这与“哥哥”所说的巴奇说自己已经离婚一样,都没有任何证据说明他确定那么说过。

  拉兹说,情报机关通常的做法是掌握最小程度的真实情报后,最大程度地对目标人物进行威胁,即如果对方不同意合作,那么就将掌握的对他不利的材料曝光。他说,在过去的十年中,白俄罗斯情报机关用相似的手段也威胁过一些其它国家的外交人员。

  白俄罗斯新仇旧恨可能借机报复匈牙利和欧盟

  白俄罗斯被欧盟许多人士认为是“欧洲最后一个专制国家”。去年12月,卢卡申科宣布再次当选总统后,匈牙利和其它一些欧盟国家的大使参与了白俄罗斯反对派举行的示威活动。今年1月间,巴奇担任驻白俄罗斯大使馆临时代办,他提议欧盟国家大使馆拒绝参加卢卡申科的总统就职典礼。在典礼当天,巴奇带领其它11个欧盟国家的大使赶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并在那里举行的研讨会上发言说,“欧盟国家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我们对明斯克发生的悲剧事件非常忧虑。”这次研讨会普遍被认为是对卢卡申科就职典礼的抵制。

  拉兹认为,当前白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非常糟糕,现在匈牙利担任欧盟主席国,此时曝出这样的丑闻毫不奇怪。他说,整个事件是一次典型的政治黑色公关,白俄罗斯此次的做法也非常不合惯例。外交人员发生性丑闻这样的事情,一般是两国在内部进行解决,要么不公开地驱逐,要么悄悄地召回。而白俄罗斯此次则专门用当事人的名字开通了一个英语和俄罗斯语的双语博客网页,并将其与女人约会和性爱的视频放到网上,这样粗鲁的做法无疑是有意要让匈牙利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拉兹介绍说,2006年,白俄罗斯对一名同样闹性丑闻的拉脱维亚外交官也拍摄了录相,这位外交官与白俄罗斯反对派交往密切。

  曝光性丑闻的俄罗斯网站新闻中还报道说,巴奇5月14日参加了在明斯克举行的“平等节”的活动。他在活动上表示匈牙利“一贯支持人们捍卫自己的权利。”新闻中也提到了巴奇赴维也纽斯参会抗议卢卡申科就任总统一事。分析人士称,这其实是在揭示白俄罗斯搞臭巴奇的原因。

  当事外交官竟然被赞“舍身取义”

  巴奇1982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进入匈牙利外交部,1988年在匈牙利获得博士学位,是一位有着近30年阅历的资深外交官,曾任驻莫斯科、基辅和布宜诺斯艾利斯领事,已是外交部的司长级官员。巴奇还经常在大学里开设讲座,讲授外交和宗教史等。

  匈牙利外交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兹认为,巴奇性丑闻被曝光还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他没有屈服于威胁,拒绝与白俄罗斯情报机关进行合作。拉兹说,巴奇在这样一个危险的国家落入陷阱,这固然与他个人不良的行为有关。但他选择的是承担对自己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的后果,而不是当一名卖国者。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3)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北京4月12日电 据外交部12日消息,应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邀请,朝鲜外务省第一副相金桂冠日前来华进行了工作访问。外交部长杨洁篪、副部长张志军、中国政府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武大伟分别与金桂冠会见会谈,就中朝关系和朝鲜半岛形势等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本文来源:新华网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日本9级强震引发海啸,再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危机,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重要新闻,同样也成为中国媒体和公众关注的重要新闻。在这其中,互联网首当其冲,直接扮演了中国社会舆论的重要反映者。

  从3月13日开始,以新浪微博为代表,日本9.0级地震一直占据着热门话题榜的榜首,其间在多个时段内虽有短时间变化,但是话题榜上的转载量和关注度仍然是最高的。

  中国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上的信息交流,成为观察中日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时刻。

  公共外交至关重要

  在谈及中日关系时,中日双方的学者都非常重视彼此民意的形成。这种民意的形成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从根本上说,中日关系中的障碍,非常明显地集中在三个领域。

  一是围绕历史问题发生的林林总总。日本少数政治人物和右翼团体一直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在侵华问题上中国公众长期对日本右翼舆论持警觉态度,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的模糊性也一直伤害着中国人民的情感。

  二是中日同为亚洲国家,在地缘战略领域必然存在一定的摩擦。尤其是近年以来,在钓鱼岛、春晓油气田等问题上,甚至在中国军力发展和经济强盛的过程中,中日两国有一定的利益摩擦,也产生了不少争论。

  三是作为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两国在包括人权、宗教等问题上存在分歧,甚至在西藏、新疆等问题上,日本舆论中对中国的负面看法还不少。

  这些问题的形成,直接影响到两国民众的情感层面。因此,在谈及中日关系时,中日双方的学者都非常重视彼此民意的形成。这种民意的形成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社会舆论中长期的历史积累,它有合理的一面,也有情绪化的一面。

  例如在2010年底,日本内阁做的年度性“与外交相关的舆论调查”中,受访者中20%回答“对中国有好感”,77.4%表示“没好感”———这一比例是1986年以来最高的。

  但是与此同时,中日之间的经贸、人员往来都在不断增加。这二者之间并没有发生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另一方面,民意的形成也与媒体长期报道有关。在中日关系上,两国媒体都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年来,两国媒体关注彼此之间的冲突和突发事件,多于长期交往,也形成了舆论上的压力。这些突发事件的报道,直接影响中日两国民众中的相互印象。

  在21世纪初的几年时间里,由于小泉纯一郎对华采取相对强硬的政策,并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在中国的舆论中日本形象有较大的下滑。而在2005年之后,由于“毒饺子”事件,中日油气田争端以及2010年的钓鱼岛撞船事件等,日本舆论对华态度也有明显下滑。

  公共外交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舆论外化,更代表着一国形象在对象国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日之间的公共外交尤为明显。它不一定随着中日关系的改善而向好,但是在中日关系出现负面影响时,一定会向着更坏的方向发展。

  突发自然危机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契机

  中国民众更理性地区分历史问题和现实危机,更理性地区分日本军国主义与日本民众。

  自然危机推动公共外交的改善,在国家关系上并非没有先例。

  在智利圣何塞铜矿的矿难发生后,由于智利矿井下有一名玻利维亚籍的矿工,玻利维亚的媒体和舆论对救援关注度比较高,报道也相对正面,使得这两个在政治关系上屡有摩擦的国家找到了改善关系的契机。

  此次强震、海啸和核泄漏事故爆发后,中国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以及中国网民的网络讨论,形成了一种相对积极的公共外交氛围。

  从目前来看,这种氛围对中日两国民间舆论和彼此看法还是积极影响更多一些。

  这种公共外交领域的改善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当然是日本舆论和日本媒体对中国网络的关注。

  从短期来看,这种关注还没有来得及体现出来。因为在灾难报道中,本国媒体与舆论首先关注的是灾情发展情况和自身的安危。但是从中长期来说,外围舆论的看法和国外救援队的参与,还是会登上日本媒体,进入日本舆论,成为评估震灾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方面的报道一旦增加,会对中日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产生积极的作用。

  其实更重要的是我国网民认知的变化。公共外交的基础,是本国民众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观。一个国际意识强的民族,其公共外交的发达程度往往比较高。

  比如在日本强震刚刚发生的时候,在微博上有一些网友发出了“老天惩罚日本”的感慨,但是更多的微博发言在表达悲伤和同情。到了6天之后,我们依然可以从网络上看到一种复杂心理的表现,比如有微博网友说:“提到日本地震,当初我听到这个消息,心想让他们也尝点苦头。但这只是一瞬间的想法,很快被另一种声音所淹没,顿觉刚才的想法太黑暗了,还是为他们祈福吧。”

  这种认知上的变化,在不少微博中都有体现。中国民众更理性地区分历史问题和现实危机,更理性地区分日本军国主义与日本民众。

  好的公共外交,往往就是不同国家之间找到相似性的过程。中日之间也不例外。

  一方面,这种舆论基础的变化,会影响到中日公共外交的“话题意识”,使得两国民间容易找到超越分歧的共同话题,寻找共同结论的能力就更强。

  另一方面,因为自然危机的背后,往往有超越地区利益的共同诉求。人们对于生命的守护,对安宁环境的期待,和对真诚互助的感谢,也是超越国界的。

  这些都是公共外交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基础。在突发事件中,中日两国民众在情感上容易取得共识,因此也更有提升的空间。

  中日公共外交仍需解决长期命题

  中日之间需要更多的历史契机进行深入的公众对话,更希望有超越危机之外的长期对话。

  短时间来说,危机对中日两国公共外交产生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在此次强震和次生灾害发生后,中国舆论和中国政府的救援协助都会改变一些日本民众对华的看法,这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日本的救助工作,在当地民众中引起了好感,不少民众对救援队员致谢鞠躬,甚至以简单的汉语表达,这都是直接的公共外交效果。

  然而值得进一步观察的是,这种公共外交的变化是否能形成持续效应。

  在公共外交的历史上,短期危机会快速提升,但是中长期关系仍然会发挥重要作用。

  在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之后,日本救援队向中国遇难者致哀的照片感动了许多中国人,也的确引发了国人的思考。但这之后去年的钓鱼岛撞船事件,重新加剧两国民众中对彼此的负面看法。

  公共外交看似好也突发事件,坏也突发事件,实际上仍然是两国关系的三大基础在起作用。因此,如何在中日中长期的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力,仍然是一个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中日关系有许多特殊性,这是一种建立在复杂历史背景下的现实国际关系,在国与国之间很难找到可效法之处。

  由于历史积怨较深,中日之间的积极舆论基础比较薄弱;而又因为现实问题存在,历史和现实积累出来的矛盾就更相对集中。这些恐怕不能通过一次危机的公共外交工作发生彻底扭转。

  唯一能够肯定的是,中日之间需要更多的历史契机进行深入的公众对话。更希望超越危机之外的长期对话,在公共外交中真正有所突破。

  ■ 微博

  零弦:在灾难面前,有的是身为人类的平等,没有民族的偏见。日本加油!也请一些人不要以偏概全。我们并没有忘记历史,而是懂得怜惜生命。 

  盖彦成律师:我同情日本,我认为应尽最大的努力向日本施以援手,既基于道义,也基于长期利益,不要丢掉与日本民众改善关系的机会,不要被仇恨迷住双眼而放弃相互了解的机会。 

  随枫月:日本大地震,很多网友很开心。我觉得很心痛,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学会包容和谅解。在大自然灾难中,人不可能去控制,仇恨可以化解。曾经我为汶川、玉树流过泪。现在我为日本人民祈福,希望他们尽快建立自己的家园,我们住在同一个地球村。  

  @财经时评:记住这位普通的日本人!地震发生后,是他,挽救了20名中国研修生。当佐藤充再次冲回宿舍楼试图找寻自己的妻女时,海啸来了,佐藤充再也没能跑出来,而他的妻女到现在也下落不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祝他的妻女平安!感谢您,尊敬的佐藤充先生。

  □周庆安(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公共外交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松木刚明正式升任日本新一任外相 松木刚明正式升任日本新一任外相

  环球网记者王欢报道,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3月9日在记者会上宣布,原日本副外相松木刚明正式接替前原诚司,担任日本外相一职。松木在答辩中称,自己就任外相后,将秉承前外相前原诚司的一贯外交政策。

  据日本NHK电视台3月9日报道,因非法收受在日外国人提供的政治资金,日本前外相前原诚司宣布辞职。迫于外交事务压力,日本首相菅直人8日晚紧急作出决定,起用现任副外相松木刚明为外相。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9日上午在记者会上正式宣布了菅直人的这一任命结果。

  枝野在记者会上表示:“松本作为副外相,他的能力以及见识和履历都很优秀。为了确保日本外交事务的持续性,眼下还有堆积如山的重要外交事务等待解决,作为副外相的松木应当得心应手,我想这也是首相菅直人的决定”。

  枝野在记者会上还对松木本人的能力做出了肯定,他说:“民主党还未上台时,松木一直担任民主党政策调查会会长,对政策了如指掌,特别对外交和安保政策更加熟知,具有非常出色的能力”。

  松木9日上午还在日本参院预算委员会进行了例行答辩。他表示,在前任外相前原诚司的领导下,日本外务省推动了日本新干线以及核电站相关技术的出口步伐。他还称:“我担任新一任日本外相后,将继续推进日本政府的既定出口目标。在既定方针的指引下,我将继续秉承前原诚司前外相的一贯外交政策,推进日本外交事务向前发展。

(编辑:SN012)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环球网记者张哲报道据韩联社3月9日报道称,针对驻上海总领事馆日前曝出的所谓“中国女间谍门”一事,韩国外交通商部已正式着手调查,并商讨以后的应对措施。

  报道称,韩国外交部一位负责人表示,外交部监査官室和驻上海总领事馆正在对此事件进行调查。韩国外交部计划全面加大对海外使领馆的管理力度,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加强对公馆职员的监督检查,以提高保密防范水平。

  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金星焕9日出席外交通商统一委员会全体会议时表示,“计划对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进行特别调查”。他说:“此事件让人深感遗憾,政府将对海外使领馆实施全面检查。”他还说:“今年1月,国务总理室属下的公职服务管理室曾接到与这次事件有关的举报,总理室和外交部正在对此进行调查。”《韩民族新闻》还引用“外交高层人士”的话称,调查显示“没有国家机密外泄”。

(编辑:SN012)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新网3月9日电 综合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首相菅直人8日继续酝酿新外相人选,以接替因接受外国人政治捐款而引咎辞职的前原诚司。鉴于八国集团(G8)外长会议将于14日起在巴黎召开,菅直人希望尽快决定新外相,并于9日在皇宫举行认证仪式,以结束政局及外交不稳的状态。

  菅直人8日晚表示,“正在深思中。希望不多费时日,尽快决定”。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就新外务大臣的任命问题写道:“哪怕是早一刻,也希望能早一点定下来。现在,人选正在调整中。外交是不能让它中断的”。

  日本政府内有意见称,提升外务副大臣松本刚明可以保持外交政策的连续性,或起用支持参加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前经济产业相直岛正行。菅直人的身边人士中还有人主张再次起用民主党干事长冈田克也,而冈田本人则表示,“下任不是我”。

  菅直人任命官房长官枝野幸男暂时兼任外相。然而,八国集团外长会议后,紧接着中日韩外长会谈将于19日在京都召开,菅直人有意加紧结束枝野的兼任状态,以应付接踵而至的各项外交日程。

  8日下午,枝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4日开始就要举行八国集团外长会议,自己作为内阁官房长官是无法离开日本的,因此希望首相能够早一点将人选确定下来。不过,他表示,据他所知,目前确切的人选还没有定下来。

(编辑:SN020)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2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