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立委”参观太平岛战备演练 “立委”参观太平岛战备演练

  台“国防部副部长”杨念祖、国民党籍“立法委员”林郁方等人前日搭机前往太平岛考察后表示,“行程目的是宣示主权、慰问官兵”。“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今日将邀请“国防部长”高华柱等专案报告“维护钓鱼台及南海主权应有之作为”;“外交部”与“国防部”的报告昨天已送到“立法院”。“国防部”报告指出,将提升“海巡署”在东、南沙地区守备能力,“国防部”须定期督访,协助“海巡署”各项战备工作推展,共同确保太平岛安全。台湾“外交部”报告指出,对菲律宾宣称“黄岩岛为菲律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领土,且派船舰进入海域进行执法措施”这都属于非法行为。

  “外交部”

  菲律宾派船舰属非法行为

  台湾“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2日将邀“外交部长”杨进添、“国防部长”高华柱等专案报告“维护钓鱼台及南海主权应有之作为”;“外交部”与“国防部”的报告昨天送到“立法院”。

  “外交部”报告指出,无论就历史、地理及国际法而言,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及其周遭水域,都属于中国固有领土及水域,主权属于中国,不容置疑。任何国家无论以任何理由或方式主张或占据,“中华民国政府”一概不承认。

  “外交部”呼吁相邻南海各岛礁的各方自我约制,并透过协商对话,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台湾愿积极参与相关对话,解决纷争,共同促进区域和平稳定与发展。“外交部”表示“对菲律宾宣称黄岩岛为菲律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领土,且派船舰进入海域进行执法措施”这都属于非法行为。

  “外交部”与“驻菲律宾代表处”都成立因应小组,密切掌握态势发展,为因应菲律宾反华情绪,“驻菲律宾代表处”也与侨社保持密切联系,适切处置,避免波及侨民。

  “国防部”

  协助“海巡署”南沙各项战备

  “国防部”报告则指出,为提升“海巡署”在东、南沙地区守备能力,在“国安全议”指导下,“国防部”须定期督访,协助海巡署各项战备工作推展,使其达到等同陆战队坚强战力目标,共同确保国土安全。

  太平岛是南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也是唯一有淡水的岛屿,并在2006年兴建飞机跑道,在南海海域中战略地位显着。

  前日上午7时,台“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成员“立委”林郁方、陈镇湘及詹凯臣,与台“国防部副部长”杨念祖、“空军副司令”林于豹、“参谋本部作战计划次长室”多位将官和“海巡署南巡局局长”张德浩等陪同下,自屏东基地搭C-130H运输机前往太平岛,下午1时30分返台。

  林郁方等人返回台北后,在台“立法院”举行记者会表示,南海区域情势紧张,这趟行程是要鼓励“政府”采取积极作为,“捍卫台湾在南海的主权”,尤其是太平岛、中洲礁,并提醒民众重视南海问题。他说,越南在南海区域已占领20多个岛礁,有的岛礁在涨潮时,只能站一两个人,而台湾在南海拥有最大的太平岛,“政府”若太消极,未来太平岛防务会变得很危险。

  “立法委员”

  参观太平岛官兵战备演练

  林郁方表示,他们向当地辛苦的官兵说声谢谢,并参观岛内各种设施、官兵战备演练等,了解当地战备“是否足够保护太平岛和周遭海域主权”,还特别绕行中洲礁一圈,中洲礁不远的地方,就是目前越南拥有的另外一个岛礁,表达“捍卫主权决心”。

  曾任台军“陆军总司令”的陈镇湘说,太平岛自古以来就是固有疆域,期盼“政府”给予更多资源;詹凯臣表示,太平岛是“中华民国”在南边最重要的门户,宣示意义浓厚,很高兴达成任务。

  这是1946年12月台湾海军收复太平岛以来,首次有“立法院”考察团前往视察。今年台湾海军敦睦训练支队实施海外航训时,也曾经前往太平岛,拜访“海巡署”南沙守备队,以积极行动宣示“主权”。

  不过,林郁方也强调,在飞往太平岛航程中,会经过菲律宾飞航情报区,在南海情势紧张的时刻,他认为,的确不宜张扬,所以行程安排非常低调。“国防部长”高华柱表示,我们平常在南沙就有实施演训任务,“立法委员”利用演训的机会,对我们戍岛的官兵,还有海巡弟兄们加以慰问,这是很正常的工作!

  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海峡两岸都有责任加以维护。记者所提到的两岸共同开发南海,是个好主意。”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范丽青

  “南海区域情势紧张,这趟行程是要鼓励‘政府’采取积极作为,捍卫台湾在南海的‘主权’,越南在南海区域已占领20多个岛礁,有的岛礁在涨潮时,只能站一两个人,而台湾在南海拥有最大的太平岛,‘政府’若太消极,未来太平岛防务会变得很危险。”

  ——国民党籍“立法委员”林郁方“两岸既可以在许多议题上都采取求同存异,搁罝争议,共创双赢的方式,为什么不能在南海议题同样采取搁罝争议,共同开发呢?职是之故,深盼两岸当局都能朝此目标努力。”——国民党《中央日报》

  
  相关报道:

  台官员称太平岛驻军太少将建议增加至少1倍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英国媒体29日报道,为确保今年7月在伦敦举行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顺利举行,国防部正着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安保准备。邻近奥运会举办地的一些居民获悉,居民区内建筑可能安装高速导弹发射系统,用以防范空中恐怖威胁。

  方案  选址正在进行

  英国国防部一名发言人28日说,作为奥运安保举措之一,国防部正在选择适合安装导弹发射系统的地址,所部署的“地基防空系统属于一项空中安全计划的一部分”。这一计划还包括部署行动快捷的战斗机和直升机。

  “根据军方建议,我们已经确定数个地点,”这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发言人告诉法新社记者,“我们正与地方当局和相关地产业主协商,以便把任何临时部署计划的影响降到最低。”

  英国广播公司29日报道,伦敦东部一处居民区的居民已收到传单,称导弹发射系统和大约10名士兵在奥运会期间可能会部署于这一小区。

  根据传单内容,国防部已经选定小区内一座水塔,希望把导弹发射系统安装在塔顶,因为这个位置可以让人“拥有奥林匹克公园上方空域及周边地区的极好视野”,是“这一区域安装导弹发射系统的唯一合适地点”。

  根据计划,军方将在5月2日至7日期间举行一次演习,测试军方这一部署在奥运会期间协助警方维持安全局面的能力。

  疑虑 小区收到传单

  如果英国国防部作出正式决定,这将是“二战”以来伦敦地区第一次部署导弹发射系统。一些居民获悉情况后对自己生活的地方将变成“导弹发射基地”感到震惊,记者布赖恩·惠兰现年28岁,住在国防部“中意”的居民区内,他难以理解当局不咨询居民意见就擅作主张。

  “没有咨询,也没人来敲大家的门(告知),”惠兰说,“大家早上醒来,就收到一张传单,告知会把导弹装到他们家屋顶……这么做让人感觉中了‘奖’一样,事实上这种做法冒犯了居民。”

  惠兰说,他和邻居聊过,其他人都对安装导弹发射系统的事感到不快。

  “我认为(导弹发射系统)根本没有必要安装在这里,”惠兰说,“我不知道决定怎么做出,由谁做出……即使决定会被强制执行,他们也应该召开一次会议,消除人们的担忧。”

  辩解 决定还未做出

  或许意识到居民可能对部署行动的抵制,国防部极力解释导弹发射系统是应对恐怖威胁的“最后选择”。

  根据国防部的说法,导弹将确保只在特定条件下发射,即“出现已证实的极端安全威胁,而且,政府最高层授权采取应对行动”。

  有居民担心,在居民区部署导弹系统和士兵,反而会让居民区遭受恐怖袭击的危险加大。

  国防部解释:“拥有一支全天24小时、每周7天不间断的部队,当地安全将得到加强,居民不会成为恐怖袭击目标。”国防部发言人强调,当局没有就是否部署导弹发射系统做出最终决定。

  徐超(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 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

  本报讯 (记者 张乐) 昨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抵华,开始其为期4天的访问。这是以色列国防部长10年来首次访华。据悉,巴拉克计划访问北京和上海。

  以色列驻华使馆官员对记者介绍,巴拉克此访将与中方讨论“如何进一步增进两国和两军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以色列国防部称,这是一次“特殊的访问”,是该国国防部长10年来首次访华。此前,中以国防事务交流因“美国背景”而陷入低谷。以色列在沙龙政府时期,曾计划向中国出售预警机和无人机,但都遭美国阻挠。受此影响,中以军事交流沉寂多年。

  今年59岁的巴拉克属于以色列政坛上的中左翼势力,曾担任拉宾政府和佩雷斯政府的内政及外交部长,1999年曾出任总理。巴拉克对中东和平持积极的态度,2000年,时任总理的巴拉克命令以军撤出黎巴嫩南部地区,结束了以军在当地18年的军事存在。

  特拉维夫大学中东问题学者朱兆一称,巴拉克此访说明以色列重视中国的国际影响,也表明中国政府最近在中东外交上加大力度。朱兆一称,中以两国最近双边交流活跃,如中国海军高级代表团访以,以色列军事情报局长访华等,都说明中以关系正逐步走出之前“美国的阴影”。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华盛顿3月13日电(记者 易爱军)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菲利普·克劳利13日因指责军方不恰当对待一名泄密军人而辞职。

  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一项声明中说,她已经“遗憾地”接受了克劳利辞去负责公共事务助理国务卿职务。声明援引克劳利的话说,他的言论造成了影响,应当对此承担“完全责任”。为此,他递交了辞呈。

  驻伊拉克美军情报分析员布拉德利·曼宁因私自下载大量美国外交电报以及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机密报告并将其泄露给“维基揭密”而于去年5月被捕。美国国防部将其单独关押,夜间禁止他着装睡觉并不时将其唤醒,以防他自残。

  克劳利11日在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一次讨论会上说,国防部对待曼宁的方式“荒谬可笑、适得其反而且愚蠢”,他对此感到不解。

  美国总统奥巴马11日在白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国防部已向他保证相关程序“适当而且符合基本标准”,而且国防部的担心与曼宁的安全相关。

  现年60岁的克劳利早年在美国空军服役26年,曾在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职,2009年5月开始担任负责公共事务助理国务卿和国务院发言人。

  希拉里·克林顿在声明中还说,克劳利的副手迈克尔·哈默将代理国务院发言人一职。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据新华社电 受财政紧缩政策影响,英国国防部打算进一步削减军事开支,预计月内发布详细方案。消息人士披露,军方可能在先前减支方案基础上再削减5亿英镑(约合8亿美元)支出。

  英国国防部先前制订的2011至2012财政年度收支方案显示,军费收支面临较大缺口。按照国防大臣福克斯的说法,上届工党政府给国防部留下380亿英镑的“黑洞”。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6日援引军方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国防部打算进一步削减军费,预计削减总额为5亿英镑。

  国防部将在月内向陆、海、空三军指挥官通报各自减支比例,由各军种自己决定裁减哪些人员或装备。

  迄今为止,海军在各军种中受财政紧缩政策影响最大。不少人担心,海军可能不得不再裁减一艘23型驱逐舰、一艘后勤舰艇部队油轮或一艘补给舰。

  一些人猜测,军方可能减少部署在阿富汗的“死神”无人机和“捕食者”无人机数量,从而节省大约1亿英镑;取消为陆军增设3000多辆装甲战车的“未来快速效果系统”计划,预计今年可节省1亿英镑,4年共可节省5亿英镑。

  英国政府去年10月发布《战略防务和安全评估报告》,涉及一系列军费削减措施,如“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和“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将退役、2020年前不部署处于运行状态的航空母舰、取消总额40亿英镑的“猎迷”式海上巡逻飞机采购方案等。

  英国国防部削减军费计划招致不少军方高官和政界人士反对。特种航空团前指挥官迈克尔·罗斯、前空军参谋长格雷顿等50名前军方官员、军事专家和政界人士联名致信国防大臣福克斯,要求国防部重新评估军费,恢复先前裁减的军备和人员。

  这些人在这封公开信里说:“我们认同有必要节省国防预算,但是《战略防务和安全评估报告》似乎更体现财政考虑,而非军事考虑。”

  信里援引最近中东和北非局势变化,认为与去年相比,国际安全格局“已经彻底改变”,英国军方应重新设定军费评估所用依据。

  福克斯则坚称,面对数百亿英镑收支缺口,国防部除了削减开支别无选择。更何况,英国军事预算“居世界第四,正投资于联合攻击战斗机、新型潜艇、新型航母等顶尖装备”。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资料图片:2月18日,德国国防部长古滕贝格在位于柏林的德国国防部发表讲话。 新华社/路透
德国拜罗伊特大学2月23日决定,取消德国国防部长古滕贝格(Karl-Theodor zu Guttenberg)的法学博士学位头衔,原因是他的博士论文中所用引文没有充分标注出处。
拜罗伊特大学法学和经济学系博士学位授予委员会是在当天的会议上做出这一决定的。校长吕迪格·博尔曼会后对媒体说,古滕贝格“没有客观地遵守”科学标准,逐字或者按照原意引用他人文本段落,同时没有充分注明出处,这是不允许的。
博尔曼说,委员会没有就古滕贝格在论文撰写中是否存在有意欺骗行为展开调查,因为这一调查过程耗时过长,而且古滕贝格此前已经请求校方退回他的博士论文。
古滕贝格当天在德国联邦议院就“论文抄袭”风波接受议员质询时再次承认错误,但否认存在有意欺骗行为。反对党议员纷纷指责古滕贝格是“说谎者”“伪君子”,要求总理默克尔解除其职务。
古滕贝格21日承认,在博士论文撰写中犯有“严重错误”,他向因此受到伤害的所有人道歉。他表示,“不再使用博士头衔”,但拒绝辞职。
近日,德国不来梅大学法学教授菲舍尔·莱斯卡诺和法兰克福大学法学专家费利克斯·汉施曼说,古滕贝格的博士论文《宪法与宪法条约:美国和欧洲的宪法发展》有多处抄袭,有些段落与其他文章一模一样,却没有写相应的注脚和出处。
“论文抄袭”事件连日来在德国引起轩然大波,反对派纷纷要求古滕贝格辞职,而执政联盟内部普遍支持他留任。默克尔多次表示,支持古滕贝格继续担任国防部长。
今年39岁的古滕贝格是德国政界最受欢迎的明星,他2007年获得拜罗伊特大学授予的法学博士学位,2009年10月起担任国防部长一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新网2月7日电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国防部7日表示,韩朝军事工作会谈将于当地时间8日上午10点在板门店韩方“和平之家”举行。

  韩国防部发言人金玟奭当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工作会谈朝方将派出人民军大校李先权(音译)等3名代表,韩方将派出国防部朝鲜政策科科长文尚均大校等3名代表。

  双方将在此次工作会谈上重点讨论韩朝高级别军事会谈的级别、性质和议题。

  金玟奭说,此次会谈不会派出联合采访团,而只派2名军方媒体记者作为记录员参加会谈。会谈结束后韩国防部会说明会谈结果或发布报道资料。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据新华社电 韩国军方26日宣布,定于27日起在全国20多处地点实施海上实弹射击训练,但地点不包括与朝鲜存在争议的部分海域。

 韩军联合参谋本部宣布,这次实弹训练定于27日开始,31日结束,演习地点为韩国周边23处海域,不涉及朝韩存在争议的西海“北方界线”附近海域。

 联合参谋本部一名发言人告诉法新社记者,即将展开的这次海上实弹射击训练“属于例行训练一部分,涉及海陆空三军力量”。

 11月23日,“北方界线”附近延坪岛一带发生韩朝相互炮击事件,延坪岛上两名韩国海军陆战队员和两名平民死亡,18人受伤。朝鲜半岛局势高度紧张。

 11月28日至12月1日,韩美在韩国西海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12月6日至12日,韩国在西部、东部、南部海域29处地点举行海上实弹射击训练。12月20日,韩国在延坪岛一带举行实弹射击训练。12月23日,韩国陆军和空军在首都首尔以北的京畿道抱川市军用训练场展开大规模联合火力演习。

 ■ 声音

 朝官兵演讲斥责“敌军”

 媒体称朝通过官兵现身说法,提升军队士气

 朝鲜官方媒体上周播出了人民军士兵在参加一个座谈会时,发表演讲的片段。朝鲜士兵公开了延坪岛炮击事件的“真相”,声称如果再遇挑衅,将会猛烈回击。

 “我们高喊万岁口号”

 为了纪念金正日成为该国最高领导人,朝鲜中央广播电台于24日主持了一场座谈会,并邀请数名参加延坪岛炮击事件的人民军官兵做演讲。朝鲜国家电视台随后“罕见地”向全世界播放了他们慷慨激昂演讲的片段。

 电视画面显示,一名士兵一边挥舞着拳头,一边慷慨陈词。在其身旁,还站着其他3名和他一样身穿人民军军装的战友。

 朝鲜媒体称,这位名为金文哲(音译)的士兵揭露了炮击事件的“真相”,即韩国军队首先袭击了朝鲜领海,因此在接到作战命令后,朝军展开了反击。

 金文哲大声演讲说:“看到敌人向我们领海发射炮弹,我们顿时火冒三丈,向敌人进行了猛烈的还击。第一枚炮弹炸毁了敌人的观察哨所,看到敌人阵地四处着火的景象,我们高喊着万岁的口号,热烈欢庆胜利。”

 “献出生命在所不惜”

 另有一名士兵补充说:“如果敌军继续挑衅并试图发动侵略战争,朝军将毫不留情地进行反击,从而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敌军应该知道,朝鲜的炮门仍在打开着。”

 在另一场演讲中,一位名为金永顺(音译)的人民军官兵,身上挂满勋章。他在演讲中表示:“面对敌人咄咄逼人的姿态,我们高喊:要为打击敌人而英勇献身!为了我们伟大的领袖,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金永顺称,朝军将用行动告诉敌人,在反击时绝不会手下留情,并且要致敌人于死地。

 整个座谈会的主要与会人士为朝鲜人民军官兵。也有一些文职官员。媒体称,整场座谈会气氛十分热烈,每位官兵的发言都会不时被掌声打断。最后,座谈会在全场大合唱的军歌声中落幕。

 韩国媒体认为,朝鲜此举是希望借助前线士兵的现身说法,来提升军队士气。(张乐)

 “朝鲜明年或入侵延坪岛”

 韩研究机构预测朝鲜将加强特种部队实力

 韩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所26日出具的报告称,朝鲜在2011年可能会直接“入侵”延坪岛,或者“入侵”位于双方边界处的黄海其他岛屿。

 韩国媒体援引该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所的报告说,明年,朝鲜对韩国将展示出更敌对的姿态,因为需要军队展示他们对金正恩接班的忠诚度。据介绍,该研究所的评估是基于最近一段时间朝韩关系紧张以及金正日向其儿子金正恩移交权力的时间点而作出的。

 该报告预计,2011年,金正恩会进一步强化他在朝鲜政治生态中的地位,很可能会取得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一职,成为国家实际上的“二把手”。

 根据朝鲜宪法,国防委员会委员长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目前,金正日担任委员长。

 自上个世纪90年代金日成逝世后,朝鲜取消了国家主席的建制,认定金日成为“永远的主席”。此后,国防委员会成为朝鲜实际上的最高领导机构。

 韩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所称,朝鲜在明年将加强特种部队的实力,并且研究在有限冲突中朝鲜占据优势的战略,这一战略包括直接“入侵”延坪岛,或者“入侵”位于双方边界处的黄海其他岛屿。除了“夺岛”之外,朝鲜还可能袭击舰船、前线观察哨所等。“总之,(朝鲜)意想不到行动的可能性增加了,因为朝鲜军队要展示对金正恩的忠诚。”

 此前,有媒体猜测,朝鲜明年可能会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不过,有专家认为,不排除这些媒体是在制造紧张的气氛。

 (张乐)

 ■ 动向

 韩国国防白皮书未言“主敌”

 据称韩军方如此示弱可能引发不满

 韩国媒体26日称,韩国国防部可能于本月或明年初发布的《2010年国防白皮书》,并未采用“主敌”概念。

 韩国军方的一位负责人26日称,即将出炉的《2010年国防白皮书》并未使用“朝鲜是主敌”的措辞。军方内部的相关资料已将朝鲜描述为“主敌”,并且对外资料也已将朝鲜军队描述为“敌军”,因此军方决定在《2010年国防白皮书》中不使用“主敌”措辞。

 不过,有观察人士指出,在发生“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朝韩相互炮击事件后,韩国军方如此示弱的举措可能会在韩国国内引发强烈不满。

 由此,有人主张,韩国《2010年国防白皮书》应将朝鲜视为“主敌”,从而加强官兵的思想教育。

 1995年,韩国《国防白皮书》首次采用“主敌”概念。后来,在2004年,《国防白皮书》将“主敌”改为“直接的军事威胁”、“来自朝鲜的现有军事威胁”。2008年,《国防白皮书》的内容显示“朝鲜增强传统军事力量、发展核武和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将兵力部署在前线等行为,给我国安全带来直接而严重的威胁”。

 (张乐)

 韩近期军事动向汇总

 11月23日

 延坪岛一带发生韩朝相互炮击事件。 

 11月28日至12月1日

 韩美在韩国西海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 

 12月6日至12日

 韩国军方在29处地点举行海上实弹射击训练。 

 12月20日

 韩国在延坪岛一带举行实弹射击训练。 

 12月23日

 韩军方在首尔军用训练场展开大规模联合火力演习。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