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周日, 16 1月 2011 09:22

鄰國恐引發「骨牌效應」

突尼斯變天,可能會對區內其他國家,尤其是那些好像阿里以鐵腕手段執政了很長時間的領袖,帶來衝擊。首當其衝的可能是毗鄰突尼斯的兩個獨裁國家: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

        阿里倒台的消息傳出後,其他阿拉伯國家的活躍份子都感到高興及大為振奮,希望突尼斯的民主抗爭行動可以激勵他們的國家也帶來改變,結束高壓統治。

        社交網紛發祝賀訊息

        在微博和社交網站twitter、facebook和其他網誌,許多人都發送訊息祝賀突尼斯人民。一些網民索性把他們在網上的個人頭像,改成突尼斯的紅色國旗。

        在埃及首都開羅,數十名反對總統穆巴拉克三十年統治的活躍份子在突尼斯大使館門外載歌載舞。他們高叫:「阿里,告訴穆巴拉克,也有一架飛機等他!」

        另一非洲國家蘇丹的反對派領袖薩德克說,她對突尼斯近期發生的騷亂悲喜交集,喜的是突尼斯的獨裁總統下台,悲的是蘇丹人民沒有那麼幸運。綜合報道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肖欣)持续数周的突尼斯骚乱突然演化成总统“弃国”,政权“变天”。执政长达23年的总统本?阿里14日突然宣布解散国会和政府,并乘机连夜“弃国出走”。本?阿里流亡前曾在当天发表的最后一次全国电视讲话中承诺,将放弃竞选2014年的总统职位,并在6个月内举行大选。

本?阿里的流亡目的地随即成为媒体关注和猜测的焦点。先是被传为法国,但被法国官员否认。随后,半岛电视台的消息称,本?阿里已从马耳他换乘民用机飞抵沙特。直到15日,沙特王室发表声明,证实本?阿里及其家人已于清晨抵达沙特,他们将得到沙特国王的庇护。

14日晚间,突尼斯总理穆罕默德?加努希则通过突尼斯国家电视台宣布,由于总统本?阿里已于当晚离境,根据宪法第56条的规定,他本人从即日起代行总统职权。并表示将与各政治派别协商,尽快恢复全国稳定和安全。

由于不满高失业率、高物价和政府腐败,近一个月来,突尼斯爆发了连续骚乱,已有数十人在骚乱中死亡,数百人受伤。本?阿里曾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全国电视讲话向民众表明推动改革的决心,撤换了内政部长,并承诺突尼斯不实行终身总统制,他本人也不会再谋求连任。

但本?阿里的承诺终难以平息愈演愈烈的抗议示威和骚乱,14日,上万示威者聚集在首都突尼斯市市中心内政部前,直接喊出了“要面包,不要本?阿里”的口号。此时,同样的骚动正在突尼斯几乎所有大城市上演。突尼斯有关当局14日傍晚宣布,为保护所有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突尼斯“决定立即在全国所有领土上实施紧急状态法”。

舆论认为,突尼斯政局的“风云突变”,折射出长期以来体制僵化、改革滞后和贫富分化严重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全球金融危机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突尼斯全球竞争力排名居非洲国家之首,但经济结构失衡,主要依靠出口和国外投资。欧洲经济的不景气直接打击了突尼斯的出口经济和支柱产业旅游业。国内物价飞涨、失业率特别是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成为了骚乱爆发的直接诱因。

本?阿里是突尼斯脱离法国殖民统治独立以来的第二位总统,其流亡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突尼斯人能否接受加努希领导的新政权,骚乱是否将就此终结,都还是未知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5日就突尼斯局势答记者问说,突尼斯是中国的友好国家,中国衷心希望突尼斯早日恢复社会稳定,这符合突人民的根本利益。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英國一級學府劍橋大學的著名辯論學會「劍橋聯合會」(Cambridge Union Society),繼早前以幫助學生紓緩考試壓力為由,開辦鋼管舞班後,再獻新猷,邀請小電影明星和導演就色情議題舌劍唇槍一番,實行讓學生一新耳目。

        劍橋聯合會於一八一五年成立,是劍橋大學內最大的社團,以言論自由和公開辯論而享譽世界,經常邀請英國和其他國家的名人,參加政經及外交議題的辯論,應邀的名人包括戰時首相邱吉爾、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和列根,以及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等。

        英首位鹹片女導演出席

        但今次這個辯論,社團竟請來小電影明星參加,震撼校園內外。應邀的嘉賓包括脫衣舞男兼小電影男演員安格拉斯(Johnny Anglais),他原本是一名學校教師,但因為兼任成人電影演員的「秘撈」曝光而被停教席。

        另一位嘉賓是英國首位成人電影女導演阿羅.史密斯(Anna Arrowsmith),她一度以自由民主黨員身份參選國會議員。

        第

三名嘉賓則是美國前成人女星、現任牧師的呂本(Shelley Lubben)。三人應邀請於下月十七日,以「色情對公共服務有好處」為題,辯論一番。

        劍橋聯合會候任會長戴維森接受劍橋學生報《Tab》訪問時解釋,色情已成為現代社會的熱門話題。她指出:「人人都會意識到性的問題,我希望創造一個正常的討論環境。」

        英國《每日郵報》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社内罗毕1月2日电(记者王雅楠)肯尼亚总理奥廷加2日启程前往西非国家科特迪瓦,将与贝宁、塞拉利昂、佛得角三国总统一道继续对科特迪瓦选后危机进行调解。

  根据肯尼亚总理办公室当天发表的声明,奥廷加首先将抵达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主席、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就科特迪瓦局势及如何化解该国危机进行商讨。随后,奥廷加将于3日作为非洲联盟调解代表与贝宁、塞拉利昂、佛得角三国总统共同前往科特迪瓦展开斡旋。

  奥廷加在声明中说,他此行是为了维护科特迪瓦民主及科人民的权利。他说,科特迪瓦及其人民向往国家稳定、经济稳固增长,而该国近年来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他希望此次与贝宁、塞拉利昂、佛得角三国总统的调解能够使科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危机,保护科人民生存及安全的权力。

  奥廷加去年12月27日被非洲联盟任命为非盟调解科特迪瓦危机代表,负责“跟踪”科特迪瓦局势。

  去年12月2日,科特迪瓦独立选举委员会宣布前总理瓦塔拉在总统选举中获胜。次日,科特迪瓦宪法委员会废除这一结果,宣布时任总统巴博赢得选举。两人4日分别宣誓就任总统。西非国家贝宁、塞拉利昂、佛得角三国总统12月28日先后抵达科特迪瓦进行斡旋,以破解这个国家自总统选举结束以来出现的“一国两主”政治僵局。随后,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12月29日表示,调解代表团将于2011年1月3日将再赴科特迪瓦,与巴博对话。(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拉萨1月2日电(记者 胡星)记者从日前召开的西藏发展改革工作会议上获悉,《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十大工程目前已累计到位国家投资25亿元,西藏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西藏自治区发改委主任金世洵介绍说,目前天然草原保护、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水土流失治理和防沙治沙等工程进展顺利,“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72万亩。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生态系统独特多样,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中央和西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2009年初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计划投资155亿元,实施3大类10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到2030年基本建成西藏生态安全屏障。

    据西藏自治区环保厅介绍,这10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包括:天然草地保护、森林防火及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及保护区建设、重要湿地保护、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防护林体系建设、人工种草与天然草地改良、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安全屏障监测。

    至2030年,国家将通过保护与建设藏北高原和藏西山地以草甸、草原和荒漠生态系统为主体的屏障区,藏南和喜马拉雅中段以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为主体的屏障区,藏东南和藏东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屏障区等三个生态安全屏障区,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周五, 31 12月 2010 21:38

最先迎接新年的国家

新年即将来临。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有趣的问题:究竟哪些国家最先跨入新的一年的呢?

就让澳视网来帮你解答这个疑问吧。Tongue out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将180度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白令海峡、阿留申群岛及南太平洋的某些区域稍有曲折修正),这就是世界地图上用虚线标明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地球上新的一天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也是在这里结束的。这个知识大家在上地理课的时候应该学过的啦。

从世界地图上看,南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国,位于紧靠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西侧,是世界上最先开始新一天的地方;而位于该线东侧的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进入新一天的地方。它与汤加虽然相距只不过二三百公里,但两国的日期始终相差一天。
新的一天是从子夜零时开始。那么,这零时的标准时间又是怎样确定的?为此,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从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出发,向东与西各划分12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度,各差1小时。
本来,同处在东12时区的国家,应该同时开始新的一天,也应同时进入新年。但有的国家为争第一,在时间上变花样。如新西兰实行夏令时(南半球元旦前后正处夏季),时间提前1小时;汤加说它的时间全年都提前1小时,这样它们都提早1小时跨入新一年。基里巴斯则宣布,把地处日期变更线以东很远的加罗林岛划过来,那里可提前2小时迎接新年。照此说来,俄罗斯的最东端可到西经170度,它也应是最早过新年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它领土的主要部分没有采用东12时区标准时,因而得不到公认。
在南太平洋国家中,按它们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距离由近及远排列,最先迎来新的一年的前十个国家是:汤加、新西兰、斐济、图瓦卢、基里巴斯、瑙鲁、瓦努阿图、所罗门群岛、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在澳洲的朋友们,我们比祖国人民早3个小时迎来新的一年,在迎接新年之际,不要忘了给亲人们你们真挚的祝福哦。(anna)

发表在栏目: 生活菜园
周四, 30 12月 2010 19:10

查韦斯向美“发难”

坚决抵制美驻委大使人选

 如果(美国)政府想驱逐我们的大使,由他们去吧!如果美国要切断与委内瑞拉的外交关系,由他们去吧!现在美国政府威胁说他们要进行反击,那么,让他们随便做什么。但那个人(帕默)不会来这儿的。———查韦斯

  由于不满美国总统奥巴马新提名的美国驻委内瑞拉大使人选,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28日表示,即便美国威胁断绝两国外交关系或驱逐委驻美大使,他都会将反对立场坚持到底。

  帕默曾批委军队

  美国驻委内瑞拉前任大使帕特里克·杜迪于今年7月结束任期回国后,奥巴马总统不久前提名退休外交官拉里·帕默接任。

  最初,委内瑞拉政府同意了这个决定,但随后查韦斯总统提出强烈反对,理由是帕默对查韦斯政府提出过批评。帕默曾公开表示委内瑞拉军队士气低迷,他还认为哥伦比亚反政府武装在委内瑞拉境内寻求庇护。

  28日晚,查韦斯在电视讲话中再次措辞强硬地表示,如果美国要派大使,大使人选“就要尊重这个国家。”

  对于查韦斯的不满,美国国务院表示支持帕默的提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委内瑞拉反对提名帕默的做法将影响两国关系,美国政府会考虑如何应对。目前,这一任命还需获得美国参议院的批准。

  查韦斯为扩权辩护

  令两国关系再度紧张的还不止是新任大使人选。本月17日,委全国代表大会投票批准给予查韦斯18个月的“委任立法权”。这意味着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查韦斯可以不经全国代表大会的批准,即可颁布法令。

  反对派称,该法案是由查韦斯的盟友发起的,这是授予查韦斯的“超级权力”,这将使他有更大的权力排除异己。

  美国国务院也表达了类似担忧,称此类权力使查韦斯有更多的方式来“为独断专行正名”。查韦斯则反驳称扩大“委任立法权”是必要的,这将有助于加快委内瑞拉洪灾过后的灾后重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过去10年中,全世界的众多社会研究分析机构均把目光对准了丹麦这个仅有500多万人口的北欧小国,这里夏天日照稀少,冬天寒风呼啸,资源并不丰富,征税还高得吓人。但就是这个小国,却拥有全世界最清廉的公务员系统和最幸福的国民。“世界第一清廉国”是怎样炼成的?日前,丹麦新任驻华大使裴德盛向本报记者介绍了丹麦的“秘诀”。

    最近半年,欧洲童话之国连续摘了两个“世界冠军”,一个是7月份公布的盖洛普国民生活满意度调查,2005年至2009年,在全球155个被调查国家中,丹麦当选为最幸福国家,国民综合幸福指数高达82.二是10月份,“透明国际”公布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丹麦、新西兰和新加坡以9.3分并列第一,被评为本年度“世界最清廉国家”。政府清廉,国民幸福,这是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众都梦寐以求的目标,丹麦到底有什么秘诀?

    “我们就没有腐败传统”

    丹麦刑法典里对腐败这样解释:“滥用权力以牟取个人私利”。刑法规定,向丹麦官员行贿是一种犯罪行为。2000年,该国刑法还把犯罪范围扩大到行贿外国官员。

    对于官员收受贿赂,刑法典也作出了相应规定。但立法并不完全是丹麦反腐的关键。“我们的司法体系和我们的邻居,其他的北欧国家很相似,”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表示,他认为丹麦之所以能获得“最清廉国家”的称号,还因为丹麦没有腐败的理念和文化,丹麦人认为,没有腐败才是正常的社会和政治现象。

    他反复强调丹麦的“幸运”,因为丹麦的文化、社会里就没有腐败问题,“甚至在历史传统上,我们也没有腐败问题。所以我们根本就不用抗击腐败或避免腐败。这是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中的,我们的文化不相信贿赂、敲诈和腐败。”也有说法称,在丹麦,反腐意识已经作为一种公共道德深入人心。

    此外,丹麦政府每年还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培训丹麦企业,加深它们对腐败的认识,以避免他们在进行商业活动时向官员行贿。

    当然,丹麦的公务员、公共雇员的酬劳都非常高,相对很多国家来说,丹麦的工资标准要高得多,可谓是高薪养廉。这得益于丹麦经济的高速发展,最新数据显示,丹麦的人均GDP高达5万多美元。这从经济方面解释了丹麦为什么没有腐败。“我们很幸运,我们的文化、社会、历史和经济条件都阻止了腐败在丹麦滋生。”

    “法律对每个人都一样”

    此外,完善的财产公开和申报制度也是丹麦零腐败的原因。丹麦的税务部门负责统计丹麦全体个人和公司的财产,并对其经济价值作出评估,因此税务部门对包括政治人物和公务员在内的所有丹麦民众和公司的财产状况了如指掌。丹麦有完善的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征收体系,税额很高,每个人都必须如实申报以保证税款的征收。

    但如何监督这种个人申报,保证没有漏报、瞒报呢?裴德盛表示,在丹麦,人们的住房、财产、土地都是经过所有者注册的,财产登记部门不会允许任何瞒报的事情发生,在当今的电子信息时代,你要想隐瞒你的某处财产、土地或其他资产都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这使得官员们想要获取任何便利或得到区别对待都非常困难。在丹麦,法律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反腐败也体现在对公共开支的监督上。所有的公共部门都必须公开他们的预算和开支情况,丹麦有一个独立的机构———国家审计局,负责对这些预算和开支进行调查、研究,检察是否有违规和滥用的情况发生,并把相应情况上报给丹麦议会。此外,在每年的年度预算白皮书中,每个市民都可以看到所有公共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所有的公共开支信息也会在互联网上公布,以供民众监督。

    “全球最公平分配制度”

    丹麦有句俗谚,“不要认为你有什么特殊———你和我们每个人都一样”。这种平等的精神在丹麦社会体现得非常透彻。

    裴德盛表示,丹麦拥有可能是全世界最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和财产分配制度,高额税收就是用来重新分配财产和收入的一种手段,用以保证社会公平。

    丹麦国民通过交税可以获得免费的教育、医疗和养老金等社会福利。尽管税额很高,几乎达到个人收入的50%,但裴德盛表示,丹麦人民乐意交税。因为,他们会发现他们交的税物有所值。

    而丹麦之所以能成为最幸福国家,裴德盛表示,第一,丹麦人觉得很有安全感。丹麦的社会福利体系保证了人们能生活在一个相对高的生活水准上,尽管人们可能会失业,但他们依然能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失业津贴等福利,维持自己原来的生活水准。

    第二,丹麦的社会非常有活力,人们在丹麦从事的是他们感兴趣的工作,而不是赚钱多的工作。在很多国家,许多人工作“向钱看”,追逐高薪工作,但在丹麦,人们却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工作,做最让自己“快乐”的工作。人们想做律师、牙医都只是因为兴趣。因为人们知道税收很高,你很难在这种社会中真正成为大富翁,因为不论你赚多少,高税收都会“均贫富”。因此,金钱的诱惑减少了,人们就更趋向于做他们感兴趣的工作,这也使得丹麦的社会非常有创新精神和活力。

    但裴德盛也说,丹麦的成功,也部分归因于它的小。“丹麦仅是一个拥有500多万人口的小国,这使得在丹麦推行反腐和司法制度都相对容易,但在一些人口众多的大国,政府治理和成功的方式就会更复杂。”裴德盛说。

发表在栏目: 生活菜园
周四, 23 12月 2010 09:38

暴风雪“冻瘫”欧洲交通


  20日,伦敦圣潘克勒国际火车站堆积了大量行李。


  21日,伦敦希思罗机场3号航站楼,一个哭泣的女孩裹着铝箔毯取暖。

数千趟航班与列车取消,数万名乘客滞留机场,零售业在圣诞季陷入萧条

 随着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圣诞节临近,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却让欧洲这个圣诞节“降温”。绵亘数日的大雪使得欧洲的空中、陆地交通陷入瘫痪,数万名乘客被困在各国机场无法出行,不少学校被迫关闭,众多欧洲民众不得不临时更改圣诞计划。

  乘客被困三天仍未登机

  20日凌晨,气象台在伦敦附近的白金汉郡记录到英国有史以来的同期最低气温———零下19.6摄氏度。

  伦敦希思罗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但在周末连续两天的恶劣暴风雪天气下,机场跑道结了厚厚的冰霜,难以清除,只能被迫关闭。尽管20日机场重开,但两条跑道中仅有一条跑道能工作。几千名乘客无奈之下,只能在机场候车室打起了“地铺”。

  “人们朝着彼此大喊大叫,女人在哭喊,更多人在翻来覆去地整理行李。地面上到处都是被丢弃的行李散件,”一位目击者描述候机大厅的情景,“人们的愤怒无处发泄,仅有的几名机场官员被反复诘难,很多人不愿被调剂到其他航班而大吵大闹。”

  令乘客愤怒的是,空乘人员19日晚上关闭了3号候机厅的门,许多人不得不在恶劣的室外条件下等待,并在通往候机室的地下通道过夜。人们用塑料泡沫做睡垫,一些人则枕着行李凑合入眠。

  在希思罗机场度过了48小时的乘客凯丽·迪吉纳尔说,她和丈夫上周六下午来到机场,得知自己的航班至少要延迟到第二天早晨六点。“机场直到凌晨一点半才给了我们一张毛毯和一瓶水。”凯丽表示。

  但直到第三天,也就是20日早晨,夫妇俩依然在等待自己的航班。“我们还年轻,但那些老人和孩子怎么办?他们也没有得到任何特殊对待,这一切真让人恶心,”凯丽说。

  法国派装甲车“营救”汽车

  21日下午,伦敦盖特威克机场整晚关闭后重新开放。欧洲大陆最大的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在关闭了一早上之后开放,此前,已有464架航班被取消。“这么大的雪,只有孩子们才能找到乐趣,”柏林的律师卡特加·费舍尔说,“对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大雪让人头痛。”

  在巴黎戴高乐机场,超过3000名滞留乘客不得不在机场过夜,另一大机场奥利机场也有超过400人滞留。荷兰斯希普霍尔机场则紧急准备了1700张行军床,提供给滞留的乘客。

  机场罢工,地面交通也不容乐观。由于大雪,欧洲之星列车取消了多趟车次,多名乘客在伦敦圣潘克勒国际火车站焦急地等待。“由于天气恶劣,高速线面临速度限制,使得旅程时间延长了两小时。因此,我们不能按计划运行那么多趟列车,”欧洲之星的发言人玛丽·威尔士表示。在巴黎火车站,数百名乘客在火车站“安营扎寨”,通宵等候列车到来。

  20日傍晚,巴黎北部一高速公路路段因路滑发生一起12车连环相撞事故,造成3人受伤。法国军方甚至派出了装甲车,在高速公路上用装甲车把滑到路边的汽车拖拽出来。

  航空运输成交通“薄弱环节”

  极端天气也让期待圣诞节大赚一笔的商家们失望。英国商家表示,两天暴雪让销售额至少下跌了10%。英国零售分析师安德鲁·怀德说,“英国的大雪有个戏剧性的效应,在大雪重灾区,零售额甚至下跌了50%。”

  分析人士预计,极端天气让英国航空公司每天损失千万英镑的利润。根据天气预报,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极寒天气将持续到下周,其他欧洲国家则有希望在本周内气温回暖。

  21日,欧盟委员会负责交通事务的委员希姆·卡拉斯批评说,西欧国家的航空运输已成为整个交通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他将召集多国的航空部门官员会晤,讨论极端天气下机场如何更有效率地运作,“这种情况不可接受,也不应该再发生”。 本报记者 颜颖颛

  ■ 相关新闻

  北京赴欧四航班受阻

  昨日,中国国际旅行社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首都机场飞往欧洲的航线,仅有北京到伦敦和北京到巴黎两条航线受到影响,一共是四个航班。但每个航班具体的延误情况不太清楚。

  他表示,现在国旅的赴欧旅游团没有受到欧洲恶劣暴雪天气情况影响,都是正常发团。

  记者从首都机场网站了解到,由于气候原因,法国航空公司21日从北京出发前往巴黎的AF129航班、英国航空公司前往伦敦的BA038航班都已经取消。按计划,飞往巴黎的航班于10时15分出发,飞往伦敦的航班则于12时10分出发。

  此外,记者获悉,上海赴欧洲的航线也受到影响,分别是飞往伦敦的英航BA168和上海飞往巴黎的法航AF117航班。21日的这两趟航班同样被取消。

  国旅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在国外的旅行团并没有受到欧洲大雪恶劣天气的影响,主要原因是赴欧团大多前往欧洲南部,避开了大雪区域。此外,目前并不是赴欧游旺季,前往欧洲的游客整体来说并不多。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苏德沼泽区内一场野火留下的灰烬被大象的脚步踢得滚滚飞扬。野火常常是务农者烧荒所致,对野生动物造成了新的威胁:栖息地丧失。偷猎更是无时不在的危险。

苏德沼泽区内一场野火留下的灰烬被大象的脚步踢得滚滚飞扬。野火常常是务农者烧荒所致,对野生动物造成了新的威胁:栖息地丧失。偷猎更是无时不在的危险。

 

在野生动物保护学会的一架调查机投落的黑影中,成千上万只白耳水羚竞逐于博尔东边的公园区。苏丹南部动物的季节性迁徙是一大奇观,足可媲美塞伦盖蒂平原万兽奔腾的气象。

苏丹的内战在2005 年结束了。和平带来了令人鼓舞的发现:这个国家的南部地区仍拥有阵容浩大的被视为非洲标志的野生动物。

  撰文:马修 · 蒂格 Matthew Teague

  摄影:乔治 · 斯坦梅茨 George Steinmetz

  翻译:王晓波

  不久前,在朱巴的一栋墙壁开裂、供电时断时续的老旧建筑里,两名退役军人——弗雷瑟· 东恩中将和菲利普· 肖尔 · 马亚克少将——正在解说当下的状况。

  “有组织的黑帮,大概50个人,骑在马上闯了进来。”东恩说,“他们打的是大象和大型有蹄类动物的主意。射杀动物后,他们把肉晾干,取下象牙,放在骆驼背上运走。”

  东恩在半自治、以朱巴为首府的苏丹南部担任着管理野生动物的副部长工作,马亚克是业内老手,任野生动物管理实地指挥官,他在苏丹最后一场内战(始于1983年)中带领的部队凭借肩扛式火箭炮击落多架米格战斗机,因而声名大噪。五年前,一份停火协定终结了内战,但马亚克现在正打着一场新的战争。“我们必须保护这些动物,”他说。

  他的声音里有种急迫感。他和苏丹南部的同胞们对自己土地上的野生动物有着深切的亲情,这可能是其他地方的人无法想象的,因为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这里有两样“货物”是外国入侵者无餍掠取的:奴隶和象牙。土著和大象命运相系,两者几乎成了同义词,被一起驱赶聚拢,一起装船运走。

  内战时,这种牵系更强。当炮弹和地雷炸响时,没逃入临近国家的人就躲进丛林。大象和其他迁徙性的野兽也躲进来了,有些被猎户杀死,但也有许多在人类难至的险僻处安然躲过了枪炮。在苏丹南部人心里,它们变成了与自己共患难的战争流民。比较喜欢固守一地的动物——水牛、狷羚、长颈鹿——几乎被赶尽杀绝。士兵猎杀动物食用,但他们也有原则:不杀雄兽,并尽量避免使任何动物灭种。

  战火经久不熄。等到停战的时候,没人知道还有多少动物存留故土,多少将会返回。

  两年后,三个男人——负责野生动物保护学会(WCS)苏丹南部项目的美国生物学家保罗· 埃尔肯,同在WCS工作的迈克· 费伊,还有来自苏丹南部、在马萨诸塞大学读博士的马利克 · 马里安——乘一架小飞机从上空交叉巡视,进行该地几十年来的第一次动物统计。“太惊人了,”埃尔肯告诉我,“75万只水羚,近30万只红额瞪羚,超过15万只提昂牛羚,6000头大象。这可以说是非洲最难得的野生栖息地!”

  自那时起,WCS的空中调查范围已扩展,对苏丹南部大片地区的野生动物、家畜和人类活动进行监控。埃尔肯最近开着他的小飞机去了朱巴以北,白尼罗河沿线,又向东驶入一片一望无际的广阔地域。我们一连几个小时飞过无人侵扰的大地,这里的河流在雨季会自发暴涨,而干燥时节的野火亦肆虐无忌。“这是非洲现存完好草原中最大的一片,”他说。

  他驾驶飞机向一群白耳水羚俯冲过去,它们正成千上万只聚结起来向北行进。有些物种已近乎绝迹——斑马被无度猎杀,可能只剩7头了——但在飞机投下的暗影中,一头母狮在伏击羚羊;片片圆形泥板是大象的足迹,一直延伸向地平线。

  我们来到埃塞俄比亚边境附近的尼亚特,在一条泥土跑道上着了陆。这一带的村落首领们曾齐集听取WCS的野生动物保护计划。埃尔肯带来一个消息:苏丹南部的政府已下令禁猎。一名长者举手发问:“吃的怎么办?”

  埃尔肯回答说,家里的男子清早拿根长矛离开窝棚去打猎——此地的人们已这样做了几千年——跟职业猎户或北方来的偷猎者端着自动步枪狂喷子弹,这里面的分别很大。巡逻员也许可以忽略保护区(包括野生动物迁徙的主要通道)之外人们为糊口而打猎的行为,但商业性的猎杀必须停止。

  WCS和美国政府目前正与苏丹南部政府合作设立一个特区,占地近20万平方公里。它将容纳两个国家公园,一处野生动物保护区,多处特许开采油田,以及多块社区土地。埃尔肯解释说,如果管理完善、安保周全,这片充满野生动物的巨大区域将引来游客,创造就业和财政收入。他恳请各位首领把这消息散播出去。

  首领们点头了。苏丹南部人打了一场漫长而血腥的战争来赢得独立,如今动物——与他们患难之交的幸存者——也该拥有自己的和平。

发表在栏目: 环境
第 34 页,共 3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