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继中国品牌的服装、牛奶、电脑等在《变形金刚2》《变形金刚3》中集体亮相之后,在全球热播的美剧《生活大爆炸》中,近日也出现了中国的广告。在该剧第五季第17集中,“科学天才”谢耳朵和他的朋友们继续“卖萌”,而他们面前茶几上则摆着“漂洋过海”而来的中国品牌的牛奶广告。由此,中国广告植入外国影视片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出口”意在内销

在《生活大爆炸》中,中国的牛奶产品广告出现在谢耳朵家中的茶几上,这一镜头持续了约三分钟,没有台词点明,甚至连个特写也没有,这与去年好莱坞电影《变形金刚3》中出现的中国牛奶广告不仅有特写镜头,甚至有演员台词吆喝相比,显然还不够给力,但这个镜头立刻在微博上引发了热议。不少眼尖的剧迷们还发现其他美剧也有类似中国产品植入广告,比如在军事题材的《反击》第4集中,在美军的大本营中就出现了来自中国的电脑品牌。

中国广告为何青睐美剧?如这是想“借船出海”进军国际市场,恐怕是自欺欺人。实际上,这些美剧虽然没有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公开播映过,但却在国内各大视频网站上被引进并热播。美剧在中国网民中影响不小,这使得中国企业不再把眼光只放在国产电视剧上,而是把大笔广告费砸在了美国片商身上,干脆来它个“出口转内销”。有消息说,该牛奶品牌与美剧《生活大爆炸》的合作还将持续半年时间。

瞄准更多目标

中国品牌广告热衷于进入美剧,显然看中的是美剧在中国网民中的影响力。喜欢看美剧的大多是年轻白领,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其次,中国广告喜欢植入美剧,还有其成本低的优势。据促成这些中国品牌和美国影视剧结缘的幕后推手——北京影工场公司总裁刘思汝说,中国企业进军国外影视剧是整个植入广告市场的新机会。随着国内视频网站纷纷购买美剧版权,美剧收视正在国内合法化,它们的植入成本也比大片更低,广告投入费用不高,但回报不错。广告植入美剧比植入好莱坞电影更加实惠。据悉,该公司瞄准的植入目标还有《特种部队2》《敢死队2》《钢铁侠5》等16部海外大片及热门美剧。其中,一家中国服装品牌已被植入最新一季的美剧《绯闻女孩》中。

质量把关重要

据业内人士介绍,植入式广告在欧美影视片中非常普遍,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崛起,中国元素进入乃是大势所趋。细心的网友发现,如今美剧中的中国元素已变得层出不穷,不仅有中国菜、中国功夫等“经典元素”,连开口说中文的美剧明星也越来越多,如《生活大爆炸》中的主人公们极爱说普通话,第一季首集就有霍华德说的“洗个痛快澡”,笑料令人捧腹。在最新一季中,谢耳朵除了喝中国牛奶,还戴起耳机学起了普通话。如今,接连在美国影视剧中出现中国广告,让中国元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据推算,中国植入广告市场现在每年以40%至50%的速度猛增,这种爆发式增长已催生了一大批专门从事品牌营销的传播公司。可见,中国元素在美剧中已渐成一种时髦。

眼下,这些中国广告的海外植入都靠“出口转内销”来争夺国内市场,随着时间推移,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品牌会越来越多,世界各国对中国品牌的关注度也会越来越高。但鉴于国内一些品牌时常闹出质量风波,一些明星频频闹出为虚假广告代言的丑闻,谁来为这些“漂洋过海”的中国广告进行质量把关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否则,一旦出现染色馒头、地沟油、瘦肉精、毒牛奶、霉大米等事件,脸就丢大了。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华龙网讯(记者李双全)昨日,记者从市烟草专卖局获悉,4月1日起,全市禁止明码标价或实际零售价格超过1000元/条的卷烟。

  昨日,记者了解到,目前重庆市的卷烟在售品牌约有100多个,零售价(每条)在千元以上的品牌接近10个,900元~1000元/条之间的“准千元”品牌还有10余个。其中,光是990元/条的品牌就有9个。

  率先发出禁令的万州区烟草专卖局表示,从4月1日起,该局将派出大量稽查人员对全区范围的卷烟销售网点进行拉网式清查。并且,该局也希望广大消费者不要购买零售价格超过1000元/条的卷烟。与此同时,烟草专卖局也希望广大市民积极举报销售1000元/条以上“天价烟”的违规行为。

  昨日,市烟草专卖局有关负责人证实,严查“天价烟”是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的统一行动。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张学荣)听说了喝奶粉可致性早熟,没料到穿件运动服也会出此状况。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其昨日发布的《毒隐于衣——全球品牌服装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调查》报告中称,阿迪达斯、李宁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产品中含有“环境激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医学实验证明这类激素可能导致性早熟,并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雄性体征的发育。

  “2/3样品被检测出NPE”

  “今年4月至5月间,我们绿色和平在中国、英国、阿根廷等全球18个国家采购了15个服装品牌的78件样品,其中包括运动服装、休闲服装及鞋类。这些样品的产地涉及中国、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等13个纺织品生产国。绿色和平将这些样品送至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实验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包括阿迪达斯、李宁等在内的2/3的样品被检测出含有NPE。”负责此次调查的绿色和平项目主任张凯告诉记者,在此次抽样中,阿迪达斯含有NPE的比例为40%,而李宁含有NPE的比例为100%,这些李宁品牌系列服装全部产自中国大陆。

  张凯告诉记者,NPE在纺织生产中常被用作表面活性剂,被排放到环境中会迅速分解成壬基酚(NP)。NP是一种公认的环境激素,它能模拟雌激素,对生物的性发育产生影响,并且干扰生物的内分泌,对生殖系统具有毒性。同时,NP能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蓄积,因此研究表明,即便排放的浓度很低,也是极具危害性的。

  “用最通俗的话来讲,NPE摄入量和性早熟有正相关;同时,试验证明,这种环境激素能导致雄性鱼类雌性化。科学家在对小白鼠的试验中发现,长期摄入NPE的母鼠产下的雄仔睾丸要比正常情况下小很多。”张凯说。

  “所有产品符合欧盟标准”

  据了解,鉴于NPE和NP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性,欧盟已于2005年颁布《REACH法规》,禁止其在纺织生产行业中的使用。中国政府也在今年年初将NPE和NP加入《中国严格限制进出口的有毒化学品目录》。“但我们无法理解的是,中国政府禁止含有NPE的服装对外出口,但是却允许其在国内市场生产销售。对于NPE在国内的使用和排放,中国还没有出台相应的规定。”张凯说,希望中国政府能尽早出台相关规定规范NPE的使用。

  昨日下午,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张小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和平发布报告后,李宁公司迅速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李宁公司所有服装产品中NPE的含量绝对符合欧盟标准,“绿色和平组织公布了其对包括李宁服装品牌在内的抽样产品检测报告,所抽查的4件李宁产品NPE含量分别为680毫克/千克、9.8毫克/千克、7.1毫克/千克、2.8毫克/千克,均符合欧盟REACH标准。”

  阿迪达斯北京办事处公关部工作人员在接受北京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此事尚不清楚。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号称来自达芬奇故乡的著名家居品牌“达芬奇”,原来不过是将在国内的产品运到意大利“旅游”一番,再回到中国却摇身一变,成了“原产意大利”的奢侈品。不良商家的这个“国际玩笑”引发声讨巨浪,网友甚至将“达芬奇”负责人在发布会上“哭诉”的形象植入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名曰《达芬奇的哭泣》,以戏谑之作尽表气愤与嘲讽。“达芬奇”的西洋镜确实值得猛力打破,但我们似乎更应该追问:“达芬奇”此前的“成功”,是不是说明了热捧者在文化上的不自信?

这样的追问十分必要,因为“达芬奇密码”绝对不是孤例。随便一想,我们的眼前就会出现无数披着“洋皮”的“狼”:火爆名牌“德国欧典地板”却产于北京通州;自称意大利顶级品牌“吉诺里兹”服装实为中国制造;声称源自美国的阿诗丹顿热水器其实只不过是穿了身美国“马甲”;标榜为丹麦国际知名音响品牌“香武仕”却产自东莞卢村……在当下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的时代,中国产品起个有点儿国际色彩的名字原本无可厚非,但如此弄虚作假且形成风潮,其中的“洋品牌崇拜”颇值得忧虑。

而“洋品牌崇拜”的背后,正是对本民族文化不自信的最直接直观的表现。“品牌”是市场经济范畴内本土文化的集中展示,一个自信的民族,总是强力输出代表自己文化的品牌。麦当劳、可口可乐、好莱坞之于美国,本田、索尼、哆啦A梦之于日本,无不成为各自国家文化的形象代言。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也应该立足本土文化,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品牌文化。这才是中国企业的王道。笔者绝不是要中国百姓抵制洋品牌,因为那是另一种文化的不自信;我们要反对的是以洋品牌甚至假洋品牌来包装中国品牌,是假冒伪劣的文化赝品,是追捧洋品牌的消费思潮。

品牌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就在各国思想家、艺术家纷纷到中华文化中寻找灵感,寻找解决人类矛盾的新思路的时候,我们的某些商家却“以洋为尊”,“以洋为美”,我们的某些消费者却“唯洋为大”,“唯洋是从”,实在是值得警惕。如果说“达芬奇”这样披上显性“洋皮”外衣的假货我们尚可识别并痛斥指责,在验明正身后撕下其虚伪的皮囊,那么渗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对民族文化的隐性伤害不仅难于发现,更是难以治愈,因为这种伤害源于民族文化自信的失落导致的民族文化精神遭遇的深度蚕食。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绝对不可能靠各种假冒“达芬奇”得来,因为那绝对是“豆腐渣”工程。

所以,呼唤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绝不是一句空话。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牛奶不是植入式广告,只是喜剧的道具。你们不觉得‘别妨碍我喝可口可乐’不好笑,而‘别妨碍我喝舒化奶’就很有喜感吗?”回应片中中国品牌植入式广告是否能有更好的表现方法时,《变形金刚3》(以下简称《变3》)导演麦克·贝将让中国观众眼前一亮的国货乳制品定义为“喜剧道具”。21日零时开始公映的《变形金刚3》,因为乳制品、服装、电视机、计算机多个国产品牌的“批量植入”,让中国的“钢丝”们有了更多的谈资。尽管麦克·贝解释出现植入式广告的片段,不过是一个个普通场景,但是由于“国货品牌”和“海外大片”的反差对比,从冯小刚、徐静蕾影片开始饱受争议的植入式广告,此次的争议似尤为热烈。

广告对白也能成“潮语”

很多人还没看过《变3》,却听说过“别妨碍我喝舒化奶”这句“潮语”。这句话的大热,源自《变3》中一段饱受争议的情节。被霸天虎追杀的亚裔角色王深在与男主角山姆一起站在电梯间里,画面中不仅能清楚地看见该产品的中文包装盒,王深还对旁边好奇地看着他的老外说了一句:“别妨碍我喝舒化奶。”

有情节也有台词的“植入”,给足了品牌面子,却被很多电影评论认为过于夸张,打断了故事的脉络和说故事的节奏。麦克·贝坦陈在美国买不到“舒化奶”,美国观众看这段情节时的反应是集体大笑。这段对于主体故事而言,似乎可以被剪掉的情节,为的只是凸显植入的品牌。难怪有网友在微博上写影评称,“这是一次成功的广告插播”。

有了和国产大片的多年合作,国产品牌植入《变3》时,已经学会一套“形象保护”的守则。针对有可能被打得遍体鳞伤的主角,服装品牌提出衣服不能弄破弄脏;计算机和电视机品牌担心被“嘎吱嘎吱”的人形金刚抢了风头,提出“平板产品”也要有变形成人的画面;而乳制品品牌更讲究,提出不能出现在混乱的办公室中,不然很可能因为注意力分散而导致观众对产品视而不见。对这些要求,麦克·贝都一一照做。特别是为了突出乳制品品牌,不但把原本在办公室里的戏安排在了四面只有不锈钢板的电梯里,以单调环境突显被植入的产品,甚至还为没有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货设计了“这是什么外国牛奶?”、“看什么看,别妨碍我喝舒化奶”等“露骨对白”。

广告与剧情需要“配平”

“生活中处处都是产品,这不过是一个个普通的场景。”麦克·贝淡化广告痕迹,希望观众把广告看成普通场景。品牌植入式广告,不“入戏”是否还“值”的问题,也值得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思考一番。

会感觉情绪出离、情节被植入式广告抢了风头的电影,不是好电影;而看不见植入式广告、观众完全被情节锁定的电影,又失去了植入的意义。商业电影需要在广告主和观众双方的情绪之间,用情节“配平”。电影学者聂伟说:“巧妙的广告植入,完全可以承担影片的叙事功能。”在电影产业化程度较高的运作模式中,专职植入式广告的代理公司,会在电影的剧本创作阶段开始介入,全程参与现场调度和后期剪辑,并且在影片上映后对观众的反应和广告的效果进行评估。好莱坞甚至创造了一个名词“硬线”,从植入方式、产品品牌等要素,划分广告植入的成功与否。

《变形金刚》首部曲中雪佛兰品牌的植入是成功的范例,而第二部中男女主角通过网络聊天互诉衷肠时,始终出现的网络运营商的巨型商标,则获影迷评出的“最煞风景植入广告奖”。按照“硬线”理论,与剧情关联度低,单一追求出镜率的植入式广告,纯属“银幕暴力”。

“《功夫熊猫》第一部中每个人物的对白都很有个性,影片也因此获得成功。其秘笈就是,确定某个人物的对白时,先考虑是不是只有他说才能推动情节、塑造个性的‘唯一性’,即,阿宝的‘笑点’如果放在其他动物身上也能用,那就不可以给阿宝用。‘谁都能说’的‘热词’,如‘给力’‘脑残’等,太没个性,宁可不用。”一位广告人告诉记者,电影植入广告的“境界”,应该参考成功的剧本。因为观众总是在电影中寻求和角色的情感认同,植入的品牌和产品正是通过这种附加在角色身上的认同,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广告要成为故事情节、人物个性‘唯一性’的一部分,那才是真正的植入。”

本报首席记者 王磊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昨日,在位于亦庄的沃尔玛山姆会员店,货架上销售的瓶身材质为PC的奶瓶。 本报记者 吴江 摄  昨日,在位于亦庄的沃尔玛山姆会员店,货架上销售的瓶身材质为PC的奶瓶。 本报记者 吴江 摄

  本报讯 婴儿塑料奶瓶的隐患又让家长们开始揪心了。欧盟认为含双酚A奶瓶会诱发性早熟,从今天起,将禁止含生产化学物质双酚A(BPA)的婴儿奶瓶。昨天,记者走访北京市场发现,塑料奶瓶仍多以PC材质为主,而PC奶瓶多含双酚A。商家表示,目前并没有接到国家政府部门的相关通知,不会下架。

  塑料奶瓶PC材质占主角

  前段时间,欧盟认为双酚A在加热时能析出到食物和饮料当中,它可能扰乱人体代谢过程,对婴儿发育、免疫力有影响,甚至致癌。欧盟从今年3月1日禁止生产含双酚A的塑料奶瓶,6月起禁止任何双酚A塑料奶瓶进口到成员国。

  昨天,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孕婴用品专卖店发现,市场上很多品牌的塑料奶瓶都使用PC材质。

  在亿客隆丰益店里,奶瓶货架上悬挂的主要是塑料奶瓶,品牌有爱得利、幸运星,查看外包装上的标志说明,瓶体有“PC”,外包装上标注着“耐高温”、“安全,允许蒸汽消毒”等字样。销售人员称,这些奶瓶是安全合格的。

  丽家宝贝的奶瓶专区同样如此。其中像家长们常用的NUK、贝亲等进口知名品牌,也有PC材质的塑料奶瓶。工作人员称,这些进口品牌比较畅销,很多消费者都冲着品牌和口碑买的。只要按照产品说明来使用,塑料奶瓶也是安全的。

  在沃尔玛、家乐福里,记者看到“喜多”品牌的PC塑料奶瓶外包装上,写有“本产品经过‘双酚A’测试”的字样。

  一生产含双酚A的PC奶瓶厂家的工作人员称,公司的产品是安全的,符合标准。

  PC奶瓶便宜 家长多选择

  而丽家宝贝销售的新安怡、智高、汤美等品牌的塑料奶瓶,则采用了PP材料或者PES材料制成,都对外明示“不含双酚A”、“绝对没有双酚A”,向消费者明示。

  这些不含双酚A的塑料奶瓶瓶体呈淡黄色,且价格比同样容积的普通透明PC奶瓶贵得多。但销售人员说,塑料奶瓶不易破碎,卖得不错,由于价格方面的因素,许多家长会选择更加便宜的PC奶瓶。

  商家表示暂时不会下架

  北京多家连锁店、商场超市表示,欧盟毕竟跟国内的标准不同,目前并没有接到国家政府部门的相关通知,也没有出现危害案例,因此暂时不会对双酚A奶瓶采取下架措施,也不接受类似问题的退货。

  记者昨天咨询国家检测机构,一位不透露姓名的负责人称,对PC材料的塑料制品,其国家标准正在修订中,新的标准还没有公布。

  ■ 名词解释

  PC:是聚碳酸酯的简称,英文名Polycarbonate,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延伸性、尺寸稳定性及耐化学腐蚀性,较高的强度、耐热性和耐寒性;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能见到PC塑料的影子,价格低廉。

  双酚A:简称双酚基丙烷(BPA),是聚碳酸酯PC的重要原料,许多日常消费品如食品包装容器、婴儿奶瓶等儿童用品都可能含有双酚A。双酚A在加热时能析出到食物和饮料当中,它可能扰乱人体代谢过程,对婴儿发育、免疫力有影响,甚至致癌。此外,双酚A有雌性荷尔蒙效果,可能会导致婴儿出现女性化变化。

  ■ 辨别小贴士

  瓶底“7”“58”

  可能含双酚A

  要识别塑料制品是否含有双酚A,消费者可以通过塑料瓶的瓶底三角回收标志进行辨认,多数瓶底都有该标志。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说,每个塑料都有代号,标有1、2、4、5的比较安全实用。如果三角标志中间有一个“7”或者“58”,同时在下面写着PC,该产品就有可能含双酚A。“7”代表PC和所有其他类别塑料,不过也并非所有7都如此,一些混合材料也在此类。而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2008年10月1日新实施的《塑料制品的标志》,对140种塑料名称和代号每个都有了一一对应,PC材料对应新代号是“58”。

  ■ 消费者

  “以后将少用双酚A奶瓶”

  记者昨天随机询问一些消费者,当提及塑料奶瓶双酚A和PC时,很多消费者一脸茫然:“PC是什么?双酚A是怎么回事?”

  年轻妈妈曹女士说,她给宝宝买了好几个奶瓶,有玻璃的,也有塑料的,主要是外出时带塑料奶瓶更方便些,但买的时候没有人告知塑料奶瓶有双酚A的隐患问题。以后会尽量避免用含双酚A的奶瓶。

  “看来塑料奶瓶还是不要用的好”,昨天在超市给自家宝宝挑选新奶瓶的肖先生说,对塑料瓶有点后怕了。他说,虽然塑料奶瓶都宣称安全无毒,但消费者哪儿分得清楚什么PC、PP这些材质,希望国家相关部门也能尽量出台更严格的规定,毕竟孩子的安全最重要。

  ■ 专家

  使用塑料奶瓶消毒别超100℃

  使用数月需要更换;国内有双酚A限量规定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昨天告诉记者,双酚A主要是增加透明度,同时抗摔性能好,不容易碎裂。而对于食品包装中用的双酚A,我国有国家标准规定。

  据介绍,目前我国只有一份适应于所有PC瓶的现行国家标准,就是GB 14942-1994《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里面对双酚A用量规定:就是一升蒸馏水中所含的酚须≤0.05mg。

  董金狮指出,这个是国家强制标准,按规定每种PC塑料制品都必须要检测双酚A这个项目的,并且限量使用。如果使用的是合格的PC材料,一般双酚A就不会超标。但如果奶瓶使用回收的废旧光盘、工业塑料来制造,就很容易导致双酚A超标。

  董金狮说,在超市里销售的大品牌塑料奶瓶还是比较能让人放心的。不过,出于谨慎的考虑,最好选玻璃奶瓶。如果使用塑料奶瓶,消毒时温度不要超过100℃,不用将奶瓶放在微波炉中消毒。塑料奶瓶在反复消毒后会磨损老化,溶出的双酚A就会增多,所以使用几个月就要更换。

  本组稿件采写 本报记者 廖爱玲 吴鹏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美國的芭比娃娃(Barbie)風靡全球,不少玩具生產商均推出同類產品,希望在市場上分一杯羹。俄羅斯前奧運韻律體操金牌選手阿琳娜卡巴耶娃,亦準備推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娃娃,鼓勵少女運動員以她為榜樣。

        鼓勵少女運動員

        卡巴耶娃早前獲俄版時尚雜誌《Vogue》邀請,擔任封面女郎,結果惹來劣評如潮後。消息透露,她會推出一款以自己名字「Alina」(阿琳娜)命名的娃娃,鼓勵時下少女運動員以她為榜樣,目前正等待商標局答覆。

        二十七歲的卡巴耶娃○六年退出體壇後,曾擔任模特兒及演員,並於○七年當選國會議員,隨後加盟總理普京領導的統一俄羅斯黨。外界更盛傳,卡巴耶娃是普京的緋聞情婦,甚至指她前年未婚誕下的兒子,其實是普京的私生子。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周四, 30 12月 2010 21:56

真相:你真的误会方便面了!

[导读]说起方便面,真是名副其实,三分钟就能泡好一晚味道香香的面,但是泡面便利的同时也不能解决它本身营养缺失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对于方便面还有哪些认识上的误区呢?一起来看看吧。

真相:你真的误会方便面了!

谁误会了方便面

近来,有关方便面的争论不绝于耳,使原本对方便面不甚了解的消费者更加产生了一些疑虑。为此,记者采访了农业大学沈再春教授。他认为,目前消费者对方便面的认识存在三大误区。

真相:你真的误会方便面了!

谁误会了方便面

误区之一:方便面的营养不完全,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元素。

事实上,除了婴儿可以只吃一种食品——母乳外,没有任何一种食品可以提供全面营养,也没有任何人只吃一种食品就可以完全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营养需求。一个人最好每天吃10~30种以上的食物,才能满足人体营养和饮食多样化的需求。

据沈教授介绍,方便面被日本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2003年全球方便面的消费量约为652.5亿份,其中大约1/3是被中国内地消费掉的,年人均21份。方便面作为一种主食方便食品,其最大特点是方便快捷、口味好、价格便宜、保存期较长。要求每包售价1~2元左右、80克~120克的中低档方便面做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从技术上讲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关键是价格和定位问题。

应该承认,油炸方便面也和面包及米饭等主食一样,其本身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完全的。为了弥补方便面中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不足,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方便面生产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营养强化面粉生产方便面面块,在调味包中尽量多地添加诸如鸡蛋、肉块、肉丁、豆腐干、水产品和脱水蔬菜等佐料,但是这样势必加大生产成本。二是国内外通行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消费者因地制宜,适当补充所需营养。除了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外,可以就地取材,在泡、煮、烩、炒方便面时加入一些富含蛋白质(如鸡蛋、香肠、大豆蛋白、肉丸、鱼丸、肉块等)及新鲜蔬菜等食物,以弥补方便面中营养素的不足。

真相:你真的误会方便面了!

谁误会了方便面

误区之二:含油量和含盐量高,不利于健康。

我国驰名品牌的油炸方便面面块的含油率为18%~20%,含盐率为1.6%~2%,与国际上基本相同。事实上,油炸方便面的含油率比油条、油炸薯条、薯片低得多。

营养和口味往往存在着矛盾,但消费者的天平往往偏重于口味。品牌好的方便面,汤料也一定香浓味鲜,不会太咸太油腻,也不会太淡,缺乏油性,而是恰到好处。

国内外常用棕榈油作为煎炸油,这是因为棕榈油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只要油炸工艺操作正常,是不会发生酸败变质的。油炸时的油温在145℃~165℃之间,油炸时间只有几十秒钟,低于200℃的食品加热“临界温度”。由于油炸温度低、时间短,面块中的维生素等微量成分损失较少。

真相:你真的误会方便面了!

谁误会了方便面

误区之三:加入添加剂的食品,不是好食品。

所谓食品添加剂,指的是能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形,以及为满足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其中,为增强营养价值而添加的营养强化剂也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

目前,大中型方便面生产企业都拥有自己生产专用面粉的小麦种植基地和专供面粉厂,所生产的面条中添加有天然有机物,如鸡蛋、小麦蛋白、大豆蛋白以及天然无机物,如盐、碱、磷酸盐等。油炸方便面的面块采用高温油炸,微生物已全部消灭。为了提高油脂的抗氧化性,添加微量TBHQ抗氧化剂,这是一种国际上公认安全的优质抗氧化剂。

汤料的灭菌已广泛采用钴60辐照,安全可靠,而且调料包中不加防腐剂。事实上,在一般家庭食用的酱油、醋中,常允许加入微量的焦糖色素着色剂和微量防腐剂(如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以抑制霉菌生长繁殖。绝大多数方便面生产企业对这些液体调味品自己不生产,常是外购的。如同家庭购买的酱油和醋一样,都含有微量防腐剂,只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就可以放心食用。

 

发表在栏目: 生活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