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新华网北京2月26日电

  特稿:同胞遇险 爱心接力——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中国公民行动有序展开

  新华社记者

  近来,地处地中海南岸的利比亚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在利比亚中国公民的安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中国公民从利比亚撤离,一场大规模的爱心接力行动全面展开。

  几天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港口城市班加西,在利比亚与埃及边境塞卢姆口岸,在邻近利比亚西部的突尼斯拉斯杰迪尔口岸,在希腊克里特岛的伊拉克利翁港口,在马耳他的瓦莱塔大港……处处都有中国外交官的身影,为帮助在利同胞撤出而奔走忙碌。

  根据外交部的消息,截至北京时间2月26日14时,中国已从利比亚共撤出近16000人。其中约7000人已抵达第三国,约700人回国,约8300人正在赴第三国途中。

  希腊:翘首以盼的时刻

  当地时间26日上午9时40分许,中国驻希腊大使馆租用的“韦尼泽洛思”号客轮载着近2900名从利比亚撤出的中国公民在希腊克里特岛伊拉克利翁港缓缓靠岸。中国驻希腊大使罗林泉等外交官、当地华侨代表和克里特省副省长库基亚达基斯等希腊官员已在码头冒雨迎候。

  这是一个令人翘首以盼的重要时刻。记者在码头现场看到,“韦尼泽洛思”号客轮船舷靠码头一侧站满中方撤离人员,船还没停稳,甲板上就传出了“祖国万岁”、“感谢政府”的呼喊声。船停稳后,罗林泉大使等人走到船舱出口处,迎候这些历尽艰险的同胞。

  当天下午5时,从北京前来希腊克里特岛接回中国公民的第一架政府包机从克里特岛启程,载着328名中国公民回国。这是从利比亚撤到希腊克里特岛并回国的第一批中国公民。

  马耳他:“感谢祖国没有忘记我们”

  经历超过20个小时的风浪颠簸后,一艘搭载2216名从利比亚撤出中方人员的客轮26日上午抵达马耳他瓦莱塔大港。这是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为撤离在利中方人员租用的第一艘客轮。

  船舱门打开后,中国驻马耳他大使张克远第一时间赶到客轮上的接待中心,慰问撤离人员。“感谢祖国没有忘记我们,第一时间营救我们!即使在旅途最困难的时刻,我们大家都一直坚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营救我们,我们一定能回到祖国的怀抱!”在利比亚工作的华丰公司员工周凯对新华社记者激动地说。

  马耳他副总理兼外长博尔格代表马政府来到船上,欢迎中国撤离人员抵达马耳他。他表示马政府将尽可能为中国撤离人员提供帮助。

  埃及:“最温暖的一顿饭”

  “今天的西红柿炒鸡蛋比任何时候都好吃,这是最温暖的一顿饭,”在开罗国际机场,从利比亚撤出的中建公司山东工人张志国对记者说。

  经历约30个小时行程,270多名中资公司人员从利比亚的班加西地区通过埃利边境的塞卢姆口岸进入埃及,然后乘坐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安排的大巴于25日下午抵达开罗机场。刚到机场不久,他们就吃上了热腾腾的中餐盒饭——西红柿炒鸡蛋、米饭,还有埃及大饼。

  “现在我们离开了(利比亚),感觉轻松多了,回家的心情更加强烈了,”来自山东临沂的42岁工人李淑军说。

  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26日说,中方租用的埃及航空公司客机当天凌晨从开罗起飞,搭载275名从利比亚撤出的中方人员飞往北京。

  突尼斯:两千多名中国公民抵突尼斯等待包机回国

  截至当地时间25日23时,从利比亚西部地区撤出的第三批中国公民共552人顺利进入突尼斯境内,在中国驻突尼斯使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入住当地旅馆休息。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批中国人员主要是葛洲坝电力集团公司、中国土木建筑工程集团和中国辽宁国际公司在利比亚的职工。他们从25日凌晨从各自工地出发,分别于当日上午和下午抵达突利边界的拉斯杰迪尔口岸利比亚一侧。

  此前,已有近两千名中国公民分两批从利比亚西部撤至突尼斯境内。他们正等待中国包机前来接运回国。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2月26日,在马耳他瓦莱塔大港,中国驻马耳他大使张克远(挥手者)登上客轮慰问从利比亚撤离的中方人员时看望一名未满月的婴儿。新华社记者 王庆钦 摄   2月26日,在马耳他瓦莱塔大港,中国驻马耳他大使张克远(挥手者)登上客轮慰问从利比亚撤离的中方人员时看望一名未满月的婴儿。新华社记者 王庆钦 摄

  综合新华社电 目前利比亚局势仍然不明朗,部分中国同胞仍然滞留当地。为了尽快将在利比亚的我国公民接送回国,中国民航局26日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大规模运输任务。自2月28日至3月10日,中国民航将每日派出15架飞机接运人员回国。

  各航空公司任务已分配

  民航局有关负责人在此间表示,除去之前派出的包机外,中国民航将每日派出15架飞机接运人员回国,具体安排如下:国航每天5架,至希腊克里特岛执行接运任务;东航每天4架,至马耳他执行接运任务;南航每天4架,至突尼斯杰尔巴执行接运任务;海航每天2架,至希腊克里特岛执行接运任务;马耳他、突尼斯两地任务完成后,东航、南航立即将运力投入至希腊克里特岛,继续执行相关任务。

  护航编队导弹舰赴利比亚

  目前,原在利比亚班加西港待命的我国中远集团所属的货轮“中远青岛”轮、“天福河”轮,中海集团所属的“新福州”轮已驶离班加西港,于26日抵达利比亚米苏拉塔港待命;中海集团所属的另两艘货轮“天杨峰”轮和“新秦皇岛”轮仍在班加西港外海待命。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将继续通过“船舶船位卫星监测报告系统”与这些船舶保持通信联系,实时了解船舶航行情况和我国撤离人员状况。

  正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七批护航编队“徐州”号导弹护卫舰,也参与了这次撤离行动。该舰早已赶赴利比亚附近海域,为上述撤侨船舶提供支持和保护。

  300多人未带护照滞留

  另据记者了解,尚有300多名中国人员之前为办理长住居留将护照交到了利比亚移民局,因未随身携带护照滞留利比亚一侧。目前,中国外交部派出的工作小组已赶到突利边界的利比亚一侧,正与利比亚边防和海关部门交涉。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从利比亚班加西港撤离点已撤出至少12975名中国公民,分别抵达希腊和马耳他。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利比亚班加西码头已无受困中国公民。

  国航第三架包机飞赴希腊

  在北京,尽管下起了入春后的又一场雪,国航第三架包机CCA062还是克服困难于26日9时28分许从首都国际机场起飞,飞往希腊克里特岛。此前,国航于23、24日派出的2架包机已接回了450余名中国公民。

  26日上午9时20分许,东航第一架撤侨包机直飞马耳他。20分钟后,东航第二架包机起飞。顺利的话,两架飞机都将于27日下午完成撤侨任务,来回约28个小时。未来几天内,如需要东航可提供更多运力。

  海航和南航也各派出一架包机飞往克里特岛和突尼斯杰尔巴岛。中方租用的埃及航空公司客机载着275名撤出的中方人员,于26日凌晨从开罗起飞,飞往北京。

  25日下午首批从利比亚撤回的83名工人中的一部分,已乘坐大巴车抵达江苏南通海门市,回到家乡。

  ■ 故事

  多人遭抢后及时安全撤离

  从利比亚撤出的中国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了此前的遭遇,多人称遭到抢劫,但因政府的积极撤离行动,现已转危为安。

  公司被抢时领导要求别抵抗

  25日早晨,从利比亚撤离的中国人员刘有建和几名工友回忆受困经历。

  刘有建说,利比亚安全局势恶化,总能听到零星枪声。几天前,两名歹徒持枪和弩闯入工地院子,抢劫财物。当时工地有50多人,纷纷找棍棒想阻止歹徒,被中建八局二公司领导拦住,“生命安全最重要。”

  公司领导23日凌晨4时召集开会,传达撤离命令。刘有建说,工地准备的早饭有米饭和粥;紧张加兴奋,许多人没有心思吃。走得急,许多人只带随身衣服。“急行军”约5公里后,他们抵达集合地点。公司方面稍后安排卡车和集装箱车运人,“速度很快”。

  上船后,他悬了多日的心终于放下。

  遭抢受伤工人被同胞抬走

  所在工地18日晚遭歹徒袭击,中水电职工邓朝勇双腿和肩膀受伤。

  “当晚6时左右,歹徒袭击,领导要求大家保持冷静,只要歹徒不伤人,财产随便拿,”邓朝勇25日回忆说,“歹徒后来开始抢劫,在院里开咱们的车,照着咱们的人横冲直撞……”

  多名同事受伤,邓朝勇他们被公司的人抬到安全地点。

  邓朝勇在班加西医院住了3天,“医生都跑光了。”邓朝勇撤出后,“伤口还有点疼,但好多了。政府把我们这么快撤出来,我们真的很激动。”

  工人上山躲避抢劫

  安徽工人李运平到利比亚务工半年,腿上有遭霰弹枪打伤后长的痂,衣领上有血迹。

  受伤前,他刚调到利比亚北部一处工地。“局势乱了以后,工地相当危险,随时能听到枪响,已经被歹徒抢了两次。我们住到项目部,因为宿舍已被歹徒烧了。几乎每个歹徒都拿着砍刀。”

  18日晚,住地遭歹徒抢劫,李运平多处受伤,伤势不重。歹徒当晚在附近抢劫,李运平等人不敢出去,在山上躲避了一宿。

  第二天,公司找车把李运平送入班加西一家医院。“他们没怎么管,给吊了点盐水,外用药都没抹。”工友们架的架,抬的抬,把伤员送上撤离船只。

  交通部四局工人撤离时遭抢

  由于连日动荡,利比亚班加西港异常冷清。

  25日中午12时40分,中国租用的撤侨轮船“希腊精神”号驶向利比亚班加西港。数千名中国同胞在岸边等待登船,他们有的穿着军大衣,有的提着行李。两个多小时后,“希腊精神”号靠岸,他们开始登船。

  据了解,这批中国同胞主要是中国交通部第四工程局的工人。他们说,出门比较早,路上人不多,但刚抵达班加西港便遭到持枪歹徒威胁。为了安全,公司决定将员工乘坐的汽车交给持枪歹徒。除大货车外,其他的轿车和卡车都被歹徒抢走,没有人员伤亡。

  据新华社电

  政府现在把我们营救出来,比我们想象的速度不知道快了多少倍,我真的特别感谢。

  ———江苏盐城一名撤离工人

  ■ 现场

  工人吃上炒鸡蛋连说香

  经历了约30个小时行程,276名中资公司人员从利比亚的班加西地区通过埃利边境的萨卢姆口岸进入埃及,然后乘坐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安排的大巴车于25日下午抵达开罗机场。刚到机场不久,他们就吃上了中餐盒饭西红柿炒鸡蛋、米饭。

  “今天的西红柿炒鸡蛋比任何时候都好吃,这是最温暖的一顿饭。”中建公司山东工人张志国对记者说。中建八局青岛公司的工人刘恩强连说:“饭很好,很香!”他们撤离过程中快两天没有吃上热饭,路上主要靠饼干和矿泉水充饥。

  此前,在营地时,这些工人遭遇抢劫。

  “现在我们离开了,感觉轻松多了,回家的心情更加强烈了,”来自山东临沂的42岁工人李淑军说,为减少路上负担,许多工人将厚重衣物都扔在了工地。

  江苏盐城工人王援仁回忆,前几天在利比亚他和工友们“4个人分一个馒头,3个人分一瓶水”。

  ■ 数据

  近16000人撤出利比亚,7000人已抵达第三国,700人回国,8300人赶赴第三国。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为三批次240余名证件丢失同胞办理入境证件。

  本报记者 邢世伟 甘浩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2月25日上午9时10分,中国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218名职工及劳务队人员自埃及的开罗机场乘坐包机安全降落在首都机场。中新社发 于鲲 摄    2月25日上午9时10分,中国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218名职工及劳务队人员自埃及的开罗机场乘坐包机安全降落在首都机场。中新社发 于鲲 摄

  中新社联合国2月25日电 (记者 孙宇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呼吁,包括欧洲在内的利比亚各邻国能够开放边境,让利比亚难民得以逃离。

  潘基文指出,联合国难民署的报告称,已经有22000利比亚难民逃入突尼斯,15000难民进入埃及。但他表示,更多平民被困无法安全离开。

  潘基文当日下午就利比亚局势对媒体表示,他已敦促安理会采取果断行动。潘基文表示,现在已经是关键时刻,国际社会应共同应对这一问题。

  按照潘基文的说法,目前利比亚局势非常严重,根据收到的报告,伤亡人数高企,侵犯人权暴行不断。

  潘基文称,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保护好利比亚平民,并竭尽所能停止正在发生的暴力。因此他敦促安理会考虑采取更加宽泛的具体行动,应对利比亚局势。

  潘基文表示,下周一,他将赴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讨论利比亚问题。完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人民网华盛顿2月25日电 (记者张旸)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24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美国政府很快会针对利比亚作出反制措施,白宫正在考虑出兵利比亚、采取禁运等制裁方式。

  卡尼表示,奥巴马总统已经计划与英国首相卡梅伦、法国总统萨科齐等会谈,共同商量应对利比亚局势,并希望会谈在近期进行。

  人民网巴黎2月25日电 (记者顾玉清)美国总统奥巴马25日与法国总统萨科齐通电话,交换了对利比亚局势的看法。

  法国总统府发表公报说,萨科齐宣布法国将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再次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利比亚形势。萨科齐向奥巴马表示法方将就利比亚形势在欧盟框架内提出动议。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示意图 示意图

  据新华社电 记者从外交部了解到,截至当地时间25日,已有至少13000名中国公民从利比亚撤离回国或暂时转移至较安全的第三国。

  25日凌晨2时21分、上午9时25分,中国政府2架民航包机已分别从的黎波里和开罗飞抵北京,分别搭载224名、227名我撤出人员。另有部分人员自利比亚撤出后,已搭乘商业航班返抵国内。

  截至25日中午,中方租用的4艘船舶已经累计接应1万多名中国驻利人员从海上撤离。

  而中国驻马耳他使馆租用的另一艘希腊籍高速客轮预计26日凌晨抵达班加西港。

  另有1000余人和460余人已分别从陆路撤至突尼斯和埃及境内,还有数千人正在利比亚与突尼斯、埃及边境通关出境。

  中国政府正在协调飞机,自利比亚和希腊、马耳他、突尼斯、埃及等周边国家接回我已撤出人员。我租用的多艘大型邮轮正驶向利比亚港口,大客车车队正在突尼斯、埃及与利比亚的边境迎候。我前方工作组和各使领馆工作人员正在各个关键地点组织撤离、接护行动。

  外交部希望仍在利比亚的中资企业和人员继续与中方工作组和使领馆保持联系。

  中方对有关国家以各种方式对中国撤离人员行动提供的帮助与便利表示感谢。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日内瓦2月25日电(记者 杨京德 王昭)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团王群大使25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利比亚人权状况特别会议上表示,中方对利比亚局势持续动荡十分关注,强烈希望利比亚尽快恢复社会稳定和正常秩序,敦促利方切实保障各国在利侨民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王群说,中方对人权理事会本次特别会议上有关中止利比亚理事会成员国资格的看法有可能产生的影响表示关切。我们认为人权理事会成员国资格的中止问题尚有待各方充分讨论,以寻求共识。本次特别会议有关中止某一国成员国资格的任何行动都不构成人权理事会的先例。

  王群指出,利比亚当前的问题应通过利比亚国内对话达成政治解决方案。中方希望人权理事会本次特别会议能有助于利比亚国内尽早实现上述目标。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15次特别会议当天在日内瓦万国宫人权厅举行,专门讨论利比亚人权状况。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皮莱表示,利比亚局势急待关注。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本报开罗2月25日电(记者 黄培昭)的黎波里消息: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游行者与安全部队25日再次冲突,造成人员伤亡。鉴于目前利比亚国内的紧张局势,许多国家开始撤离在利比亚的侨民。

  在的黎波里附近地区,忠实于卡扎菲的军队进一步加强了安全警戒。

  近日,又有利比亚驻国际组织代表、驻外大使宣布辞职。

  白宫发言人称正在考虑出兵利比亚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本报华盛顿2月25日电(记者 张旸)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24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美国政府很快会针对利比亚作出反制措施,白宫正在考虑出兵利比亚、采取禁运等制裁方式。

  卡尼表示,奥巴马总统已经计划与英国首相卡梅伦、法国总统萨科齐等会谈,共同商量应对利比亚局势,并希望会谈在近期进行。

  本报巴黎2月25日电(记者顾玉清)美国总统奥巴马25日与法国总统萨科齐通电话,交换了对利比亚局势的看法。

  法国总统府发表公报说,萨科齐宣布法国将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再次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利比亚形势。萨科齐向奥巴马表示法方将就利比亚形势在欧盟框架内提出动议。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2月24日,从利比亚撤至埃及后乘卡塔尔航空公司航班飞抵上海的33名中资公司人员安全抵达江苏省海门市后鼓掌致谢。当日,从利比亚撤至埃及后乘卡塔尔航空公司航班飞抵上海的33名中资公司人员安全抵达江苏省海门市。新华社发(许丛军 摄)   2月24日,从利比亚撤至埃及后乘卡塔尔航空公司航班飞抵上海的33名中资公司人员安全抵达江苏省海门市后鼓掌致谢。当日,从利比亚撤至埃及后乘卡塔尔航空公司航班飞抵上海的33名中资公司人员安全抵达江苏省海门市。新华社发(许丛军 摄)

  新华网北京2月25日电 25日凌晨2时15分和上午9时25分,450名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分别搭乘中国政府的两架包机陆续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与此同时,中方租用外籍船舶接运在利中国公民的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埃及:455名中国公民已回国

  中国驻埃及大使馆领事部主任张志忠25日说,当地时间25日8时左右,新一批276名在利比亚的中资公司员工在埃及萨卢姆口岸办理手续后,乘坐使馆组织的7辆巴士赶往开罗机场。使馆工作组正积极联系航班,争取将这批中国公民尽早运送回国。

  据中国驻埃及使馆提供的信息,截至25日晚,已有731名驻利比亚的中资公司人员经埃及与利比亚边境陆路撤离至埃及,其中455人已搭乘中国政府派出的包机或搭乘外国航空公司航班回国。

  希腊:租用客轮再赴利比亚班加西港接运中国公民

  经过17个多小时的航行,中国驻希腊使馆租用的“希腊精神”号客轮于当地时间25日中午12时40分许再次抵达利比亚班加西港,接运2000多名滞留当地的中国公民。另一艘客轮“奥运冠军”号于当天下午也抵达班加西港。

  中国驻希腊使馆租用的“韦尼泽洛斯”号客轮载有数千名中国公民已于当地时间25日上午离开班加西港,26日将抵达克里特岛。

  中国驻希腊大使罗林泉25日表示,使馆方面正与国内联系,等待国内派包机尽早将24日撤到克里特岛的约4200名中国公民运送回国。

  突尼斯:突利边界利比亚一侧中国滞留人员全部撤离

  24日晚,第二批从利比亚西部地区撤出的920余名中国公民顺利进入突尼斯境内。此前已有近千名中国公民从利比亚西部撤至突尼斯境内。至此,在突利边界利比亚一侧已没有中国滞留人员。

  据记者了解,中国南航从26日起,每天将安排一班大型客机,飞赴突尼斯杰尔巴岛,接运中国公民回国。南航赴突尼斯的首架飞机将在北京时间26日12时从广州起飞赴突尼斯。

  马耳他:中国驻马使馆租用四艘客轮接运在利中国公民

  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政务参赞傅智敏25日说,使馆方面已租用四艘客轮前往利比亚接运撤离的中国公民。其中,首艘客轮25日早晨已从利比亚班加西顺利离港。首艘客轮共载有中国公民2216人。受天气影响,这艘客轮航行时间将延长,预计于26日中午前后抵达马耳他首都瓦莱塔港。

  为确保首批抵马人员顺利安全回国,使馆方面正积极准备,随船工作组正进行人员登记和其他服务工作。另外,使馆还积极协调马警方、医疗和码头、机场等部门,寻求支持与配合。根据安排,中国东航两架前往马耳他接运中国公民的飞机将于26日抵达马耳他。(综合新华社记者梁业倩、刘洋在利比亚班加西港,李来房、蔺妍在开罗,冯康在埃及萨鲁姆口岸,马震、王强在希腊克里特岛,康新文在突尼斯拉斯杰迪尔口岸,王昀加、王庆钦在马耳他圣朱利安斯报道)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卡扎菲之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20日晚发表电视讲话,警告说利比亚有发生内战的危险。新华社法新社   卡扎菲之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20日晚发表电视讲话,警告说利比亚有发生内战的危险。新华社法新社

  美联社华盛顿2月24日电 美国总统奥巴马周三谴责利比亚使用暴力是“暴虐和不能接受的”,并说,他将派国务卿希拉里前往日内瓦,参加旨在阻止这场暴力活动的国际谈判。

  奥巴马说,他正在研究“各种方案”,以对卡扎菲政权施压,迫使其停止对利比亚人的攻击。他说,这些方案包括美国可与盟国一起采取的 “行动”,可能是制裁,也有美国自己的措施。

  这是利比亚经历数天暴力冲突后,奥巴马首次公开发表评沦。奥巴马说:“我们强烈谴责利比亚使用暴力。这场苦难和杀戮是暴虐的,是不可接受的。同样,威胁进一步惩罚利比亚人民的做法也是暴虐和不可接受的。”

  奥巴马说,希拉里将出席下周一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她将与别国外长就有关事态举行磋商,并继续确保与国际社会一道对利比亚政府和人民发出同样的声音。奥巴马还说,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伯恩斯将前往欧洲,与盟国商讨事态发展。

  路透社华盛顿2月23日电 奥巴马表示,华盛顿将与国际伙伴一道,让卡扎菲政府对其行为负责。

  这是奥巴马首次对利比亚暴力事件公开发表讲话。一些人指责他表态太晚,但美国官员辩称,需要缓和回应,以保证在利比亚数以千计的美国人可以安全撤离。奥巴马说:“我们正在尽一切所能来保护美国公民。这是我的第一要务。”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2月23日报道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今天说,奥巴马政府将考虑所有可能的选择来迫使利比亚当局停止针对抗议者的暴力活动。

  希拉里说,美国已明确表示它谴责针对利比亚抗议者的暴力活动。她提出,鉴于美国对利比亚的影响力有限,应通过联合圜安理会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渠道由全世界共同应对此次危机。

  俄古反对外部施压

  俄新社莫斯科2月23日电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今天在与阿盟秘书长穆萨通电话时表示,俄不接受对正在发生骚乱的中东和北非国家的事态施加外部压力的企图。

  俄方强调:“国内政治问题可以而且必须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要本着对所有政治力量负责的态度展开全民对话。”

  俄塔社莫斯科2月23日电 俄外交部部务会议结束后提供给媒体的通告说,中东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触及俄罗斯的重要利益。会议提出,俄在中东和北菲的首要外交任务是,在新情况下更有效地加强俄在该地区的地位。

  与会人员认为,“整个地区进入了长期重大转变的阶段,这将加深对一系列问题的危险挑战,如不同文明间的关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不扩散机制、国际反恐、反毒品、防止非法移民和打击跨国犯罪”。

  俄外交部还表示,任何外部干涉阿拉伯国家内政、强迫这些国家接受不考虑当地特点的解决办法等做法同样不能接受。

  墨西哥《每日报》2月23日报道 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在最新文章中揭露,美国计划下令北约入侵利比亚,霸占该国的石油资源。

  在这篇题为《北约的计划是占领利比亚》的文章中,卡斯特罗指出美国的目的远不是使这个非洲国家局势恢复正常。他指出:“我绝对认为美国政府关心的绝非利比亚的和平,它会毫不犹豫地下令北约入侵这个富庶的国家,或许只是几个小时或几天内的事情。”

  卡斯特罗强调,美国通过跨国企业控制全球石油资源获得了政治权力,而利比亚也拥有丰富的高质油气资源。他认为, “在北约准备对利比亚人民采取行动面前保持沉默”是非正义的态度。

  利比亚现对峙局面

  路透社的黎波里2月24日电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24日谴责“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操纵一些利比亚人起来反对他并控制了这个石油生产国的大片地区。

  卡扎菲通过电话对利比亚电视台说: “本·拉丹……这是一个操纵人民的敌人。不要被本·拉丹所控制。” 在提到离首都的黎波里约50公里的城镇扎维耶发生的暴力冲突时,卡扎菲说:“扎维耶发生的事情是一场闹剧……理智的人是不会参加这场闹剧的。”他呼吁国民“让国家平静下来”。

  卡扎菲还对抗议活动中的死难者表示哀悼,称他们为“利比亚的儿女”。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网站2月23日报道 据报道,效忠卡扎菲的军队今天固守首都的黎波里,而利比亚东部已落入叛乱分子手中,他们试图组建自己的政府。

  在利比亚东部城市贝达,叛乱分子正在组建一个临时政府,新领导层还将一些效忠卡扎菲的人扣为人质。

  东部局势仍一片混乱。前利比亚驻联合国外交官贾布里勒表示,利比亚东部将保卫自己,但他们希望国家是统一的。他说:“我们不会将利比亚一分为二。我们不会接受利比亚分裂。”

  美联社利比亚班加西2月24日电 23 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控制范围逐渐变小,靠近首都的主要城镇落入叛乱分子手中。在东部,反对派誓言将“解放”的黎波里。

  卡扎菲统治利比亚长达40多年。如今,他的控制范围缩小到的黎波里附近的西部沿海地区、南部沙漠地区和中部部分地区。

  反对派当天表示,已接管利比亚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月24日报道 据黎巴嫩电台报道,贝鲁特机场昨天拒绝一架利比亚私人飞机降落,据称机上有卡扎菲妻子及一个儿子。

  已倒戈的利比亚驻阿拉伯联盟代表穆奈姆昨天声称,卡扎菲“数口”内便会倒台,但指利比亚在他倒台前要付出沉重代价。

  外界担忧爆发内战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2月22日文章 利比亚目前似乎正走向血腥的内战,卡扎菲的支持者控制着该国西部,反对派则控制着东部。

  卡扎菲的倒台可能会导致出现权力真空。在这次骚乱中,伊斯兰分子可能试图浑水摸鱼,上世纪90年代他们被卡扎菲政权摧毁。

  另外,利比亚的动荡可能导致石油和灭然气出口暂停,这将对欧洲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彭博新闻社网站2月24日文章 推酬卡扎菲可能意味着利比亚“陷入混乱”。在突尼斯和埃及领导人下台后,两国都根据宪法将权力移交给临时机构代管。但白卡扎菲1969年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国王起,他就一直统治着利比亚,该国没有宪法,政党和工会等组织也长期遭禁。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教授范德瓦尔说:“如果卡扎菲离开,利比亚不仅将出现巨大的政治真空,还会出现巨大的社会真空和经济真空。”

  由于卡扎菲抓住权力不放,又没出现可替代他的领导人,所以与中东邻国相比,利比亚可能迎来时间更长而且更加血腥的动荡时期。

  利比亚缺少像埃及那样可以取得政权的政治阶层或军官团体。利比亚有 100多个部落,国民缺少国家认同感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意大利1934年将本国1911年从奥斯曼帝国手里夺取的3个省合而为一,这就是利比亚的前身。利比亚1951年在伊德里斯国王领导下取得独立,国王的支持者大都来自该国东部。范德瓦尔说:“利比亚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国家。缺少认同感的问题从未得到解决。”

  美联社开罗2月24日电 卡扎菲从不信任自己的军队,他建立的民兵和“革命委员会”是他最后的援军。如果正规军倒戈,预料这两支力量将为他而战。

  这便是他能继续待在首都的原因,尽管首都以外的大片地区已很快落入抗议者手中。

  此外,一些部落对卡扎菲忠心耿耿,并可能最终决定其政权的命运。卡扎菲利用国家庞大的油气财富收买部落,并通过鼓励部落间通婚培植血缘关系。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13 页,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