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商西) 在昨天召开的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大校就黄岩岛事件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军队将密切配合渔政、海监等部门共同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
有记者问:前不久菲律宾军舰在黄岩岛海域对中国渔船进行袭扰,并企图抓捕中国渔民,中国海监船及时赶到并阻止其企图,但中国海军没有出动军舰。请问中国海军是否有计划向南海海域派遣军舰进行巡逻或值班?对于南海主权争端问题,中国海军是否考虑介入,并采取哪些具有针对性的举措?
耿雁生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军队肩负着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的任务,始终坚持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履行自己的使命。根据职责和任务,中国军队将密切配合渔政、海监等部门共同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
对于正在进行的中俄海上联合军演,有外国媒体认为此次演习是针对美菲联合军演。耿雁生对此表示,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不以第三方为假想敌,演习都是例行性的,此时举行与当前国际和地区局势无关。
有记者问及中国航母平台近况,耿雁生说,我航母平台前期开展的海上试验均达到预期效果,后续还将按照计划进行一系列科研试验。这次航母平台出海试验是按照计划安排的,与当前地区局势没有关系。
中新社北京4月17日电 伊朗17日在德黑兰南部的霍梅尼陵墓附近举办纪念伊朗建军节阅兵式,并展示多款新型武器。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阅兵式上发表讲话称,伊朗军队将严厉打击任何侵犯伊国家利益和尊严的行为。
据伊朗伊斯兰通讯社消息,内贾德和多名军政高官出席阅兵式。内贾德在阅兵式上发表讲话,高度肯定伊朗军队保卫国家的能力。他称伊朗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是维持地区和平的重要力量。内贾德强调称,对于任何侵犯伊国家利益和尊严的行为,伊朗军队都会给予严厉回击,让敌对者自取其辱。
内贾德重申,伊朗军队已做好充分准备,保卫伊朗的国土完整和主权。他指出,伊朗进行科学技术研究,获得科研成就需要持续的安全环境的支持,而这些都需要“勇敢的、训练有素”的国家军队作保障。
他说,波斯湾地区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该区域内国家的共同努力,任何国外势力的干涉只会导致不安全因素和分歧。
在阅兵式上,伊朗陆海空三军先后接受内贾德的检阅,展示军工实力。伊朗自制的“M60”重型坦克、“M110”火炮、空对空导弹、地对空导弹、无人机方队、机载武器、国产“旋风”导弹、鱼雷、潜艇等新武器悉数亮相阅兵现场。
较之去年,此次阅兵式中还加强了雷达等通讯设备、侦察预警系统等体现军队“软实力”设备的展示。另有一些美式、俄式武器也出现在阅兵中。此前备受关注的伊朗第一种固体远程导弹“泥石2”并未如期出现。分析认为,伊朗此举释放出缓解同西方关系的信号。
按照惯例,伊朗每年4月份都会为纪念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军节举行阅兵式。(完)
环球网国际军情中心3月29日消息:美联社3月28日于马尼拉报道称,菲律宾方面无视中国的抗议,宣称将会继续在南海被菲律宾军队实际占领、但中国声称拥有主权的岛屿上建造渡运码头。
美媒称,菲律宾政府发言人阿比盖尔·瓦尔特声称,菲律宾认为帕加萨岛(即我国中业岛--环球网军事注)是其领土的一部分。上周中国外交部重申了对于该岛的主权,并且表示反对在那里进行的非法活动。瓦尔特于28日宣称,菲律宾政府认为修建独运码头一事不会导致中菲两国关系紧张升级。
文章最后写道,菲律宾军队将在下个月在该地区与美军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新华网罗马8月23日电(记者王昀加)北约发言人23日在北约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指挥中心所在地那不勒斯举行新闻发布会说,北约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尚未结束,而卡扎菲并不是行动的最终目标。
这位名叫拉瓦的发言人说,北约现在并不确定卡扎菲的藏身位置,也不确定他现在是否还在利比亚国内,但是利比亚的冲突将以政治方式解决,卡扎菲不会出现在未来的利比亚,因此他已不再是这场冲突的关键人物。
拉瓦排除了北约向利比亚派遣地面部队的可能,但他表示北约的行动目前尚未结束,忠于卡扎菲的军队依然在负隅顽抗,对平民造成了威胁和伤害。现在很难预测北约的行动会在何时结束,“没有人知道卡扎菲的军队会在何时罢手,但我可以确认卡扎菲的军队在过去数个月中得到了逐步削弱”。
他重申,北约的使命包括保护平民、实施武器禁运及设立禁飞区。
拉瓦说,尽管利比亚反对派武装近日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利比亚局势依然错综复杂,北约仍在密切跟踪事态发展。
新华社大马士革6月11日电(记者拱振喜)叙利亚军队11日继续在伊德利卜省吉斯尔舒古尔地区追捕武装分子,并与袭击穆阿尔特怒曼地区燃料库的武装分子发生激烈交火。
军方发言人11日发布新闻说,一伙武装分子当天下午使用吉普车和摩托车袭击了穆阿尔特怒曼地区的燃料库,企图烧毁这座油库。叙军动用直升机运送兵力,占领了油库,并同武装分子发生激烈交火,死伤多人,并逮捕了一些武装分子。
发言人说,叙军在当天的军事行动中还逮捕了两个反政府武装领导小组成员,缴获了大量武装弹药。
新华社摄影报道员巴西姆说,正在吉斯尔舒古尔地区采访的7名记者遭到武装分子的两次伏击,所幸没有伤亡。他说,他在伊斯塔巴拉克村采访时,看到武装分子点燃了该村附近的农作物和丛林,浓烟滚滚。该村距吉斯尔舒古尔县城1500米,叙军坦克部队已经部署在该县城周围。
叙利亚军队10上午开始在吉斯尔舒古尔地区执行追捕武装分子和恢复该地区秩序的任务。叙利亚新闻部长马哈茂德6日说,伊德利卜市附近的农村地区出现大批训练有素的武装分子,与安全部队发生激烈交火,造成至少120名警察和安全人员死亡。
拥有大约5万人的吉斯尔舒古尔县城,距首都大马士革300多公里,靠近叙利亚与土耳其的边界。(完)
示威活动进入第5天 巴林国王呼吁全面对话
据新华社电 巴林政府19日发表声明说,巴林王储已下令所有军队撤离巴林街道。当天,巴林军队和装甲车撤离示威者先前主要聚集的珍珠广场。
巴林国王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18日授权王储萨勒曼·本·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全权负责开启全国对话,召集各派解决眼下巴林面临的危机。
警察继续维持秩序
但示威团体19日拒绝王室的对话要求,要求军队先行撤离。几小时后,巴林军队和装甲车从首都麦纳麦珍珠广场撤离。
巴林政府当天发表声明说,身为武装部队副总司令的王储萨勒曼已经下令,要求所有军队立即从巴林街道撤离,警察部队将“继续监督法律和秩序”。
按路透社说法,军队撤离后,少量示威者试图重新进入珍珠广场,但警方发射催泪弹迫使对方离开。
18日早些时候,部署在巴林首都麦纳麦主要地点的军警再次与反政府示威者发生冲突,数十名示威者在冲突中受伤。
巴林国王哈马德18日在书面讲话中说,他已经授权萨勒曼王储全权负责对话事宜。他说,萨勒曼王储将顾及“所有派别民众的希望和热望”。
此前一天,巴林警察在首都麦纳麦珍珠广场采取强制清场措施,驱散了连日来在广场集会的数千名示威者。巴林政府官员称,警方行动是为了挽救巴林,使之不会陷入“宗教派系斗争的深渊”。
自本月14日以来占据珍珠广场举行集会抗议活动的示威者大多为什叶派,他们在集会中要求政府下台,呼吁各宗派获得“更加公正公平权利”。
泰国与柬埔寨军队16日凌晨在边界争议地区再度交火。这是双方自本月4日以来发生的第6次边境冲突,靠近交火地区的泰国村民已经临时撤离居住地,目前尚无伤亡报告。
本月4日至15日,泰柬两国军队在柏威夏寺附近有争议地区先后爆发5次武装冲突,双方动用了火箭炮、大炮等重型武器,互有多人伤亡。
最新事态
泰柬爆发新一轮冲突
前晚昨晨接连发生两次交火
泰国陆军发言人讪森16日说,由于柬埔寨军队试图向泰方推进,两国军队15日晚和16日凌晨在柏威夏寺附近地区发生两次冲突。柬埔寨外交和国际合作部则说,泰军向柬方发动袭击,柬方并未还击。
讪森说,当地时间15日20时许,柬军向泰军哨所投掷手榴弹,随后试图向泰国方向推进并剪断泰军哨所周围布设的铁丝网。此后,柬军又发动数次进攻,其中一次使用了迫击炮等武器。在泰国军队开火还击下,柬军几次均未能推进。冲突中泰方没有人员伤亡。
讪森说,柬军这几次进攻表明柬埔寨无视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泰柬边境实现永久停火的呼吁。
柬埔寨外交和国际合作部16日发表声明说,15日晚9时至16日晨5时,泰军公然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的要求,再次向柏威夏寺附近地区柬方境内发动袭击。但不幸的是,泰国一些士兵投掷的手榴弹因碰到树干后弹回炸伤自己。
声明说,柬埔寨军队保持了最大的克制,没有对泰方挑衅进行还击,目的是使将于本月22日举行的有关解决柬泰边境纠纷的东盟外长会议取得成功。
联合国工作人员撤离泰柬边界
联合国安全官员在一份电子邮件中说,联合国已从邻近泰国边界的柬埔寨戈公省首府戈公撤走6名工作人员。
戈公市距离泰柬边界8公里。德新社援引电子邮件内容报道,由于泰柬关系紧张,戈公市大约70%的居民已经离开。
安全人员还警告工作人员在接到“进一步通知”前尽量不要前往戈公市。
德新社报道,联合国还撤走了泰柬冲突地区周边的一些工作人员。
柬欲请东盟向争议地区派观察员
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和国际合作大臣贺南洪16日表示,柬将请求东盟向柬泰边境有争议地区派遣观察员,防止双方继续发生武装冲突。
在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有关柬泰冲突会议后,贺南洪于当天上午回到柬埔寨。他在金边国际机场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虽然受到泰国的阻挠,联合国安理会还是就柬泰边境冲突举行了闭门磋商。磋商后,安理会要求柬泰双方永久性停火,并积极支持东盟介入,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柬泰边境争端。
他说,东盟10国外长定于本月22日在印尼雅加达就柬泰边境纠纷问题举行会议。届时他将请求东盟向柬泰边境争议地区派遣观察员,以防止双方军队继续发生冲突。
新闻回放
先前四次交火造成严重伤亡和破坏
第一次 动用重武器相互炮击
2月4日,泰柬双方在边境柏威夏寺附近爆发严重武装冲突。柬方说,当地时间15时许,由于一些泰国军人不顾柬方警告强行进入柬埔寨境内,柬边防军被迫向泰国侵略者开火,以保卫国家领土完整。泰国军队进行顽抗,双方均动用了火箭炮等重武器进行相互炮击。柬方还称,此次共有300多名泰国武装人员侵入柬埔寨。泰国军队动用105毫米、130毫米和150毫米大炮,其炮弹落入柬境内纵深处约18至20公里。泰国公共电视台当天报道,5名派驻柬方的泰国军人遭柬方扣押。
第二次 柏威夏寺墙体部分受损
当地时间2月5日清晨6时15分左右,泰国和柬埔寨边防部队在柏威夏寺附近地区再次爆发交火,交火中动用火炮等重武器。泰国军方说,泰国士兵1人死亡,4人受伤。柬埔寨政府发言人派西潘说,泰国军队所射子弹和炮弹的弹片致使柏威夏寺建筑墙体受到“部分损伤”。
柬埔寨国防部发言人赛冲索吉说,交火发生在山区,位于柏威夏寺以西大约两公里处,7时左右停止。柬埔寨军队抓获一名泰国士兵。泰国陆军发言人讪森说,泰国士兵1死4伤,他否认有人被抓。
第三次 柏威夏寺一侧厅坍塌
泰柬军队6日傍晚在柏威夏寺附近两国争议地区交火,激战持续大约3小时。双方均称对方先挑起冲突,动用迫击炮、火箭弹等武器在黑暗中交火。
按泰国陆军发言人讪森的说法,柬方在冲突中使用射程至少可达20公里的BM-21型火箭炮。柬方指责泰国军队在交火中先使用毒气弹。
美联社援引泰军发言人的话报道,泰方10名士兵在当天的冲突中受伤。
按柬方说法,受泰方火炮攻击影响,柏威夏寺一间侧厅坍塌。泰方否认柏威夏寺受损一事。
第四次 双方数十名士兵受伤
7日上午,两国军队再度交火。柬埔寨首相洪森说,交火缘于“泰国士兵逼近边界线并向柬方一侧开火”。他说,交火致使至少10名泰国士兵受伤,一名泰国士兵死亡。柬方约20名士兵受伤,一名士兵死于泰方炮火,一名士兵死于枪支走火。德新社报道,连续4天的交火已迫使泰国一侧约1.5万居民撤离至远离边境的安全地带。
延伸阅读
柏威夏寺争端由来已久
位于泰国和柬埔寨两国边界处的柏威夏寺是一座拥有900多年历史的古寺,在两国民众间拥有极高宗教地位和艺术地位,两国因这座古寺而产生的争端已有数十年之久。
有高棉血统的近千年古寺
柏威夏寺,高棉文,泰国人称这座寺庙为帕威寒石宫。柏威夏寺起初并不是佛寺,而是一座印度教神庙,供奉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毁灭之神湿婆。十三世纪后,随着印度教在这一地区的衰败,柏威夏寺逐渐融合佛教元素,成为佛教寺庙。
柏威夏寺始建于公元九世纪,是古代孔科王国最重要的宗教建筑物。公元十世纪,随着高棉帝国(中国古称“真腊”)的扩张,孔科王国消亡,柏威夏寺并入高棉版图。
自公元十一世纪起的100多年,高棉帝国进入苏利耶跋摩一世和苏利耶跋摩二世统治的极盛时期,柏威夏寺形成现在的规模,成为高棉帝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石宫建筑物之一。
扼守险要“脚踏”两方
2008年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宣布柏威夏寺为世界文化遗产时给出的官方评定理由是,柏威夏寺占据极佳地势,融自然景观、建筑艺术和宗教功能为一体,寺内精美石雕为古代文明之瑰宝。
“极佳地势”和“自然景观”,确实是柏威夏寺的精髓所在,也是导致泰柬两国闹得不可开交的重要因素之一。
柏威夏寺建于海拔525米的马夸山“鹰喙”式摩艾丹崖顶。摩艾丹崖的“喙尖”朝向柬埔寨一方,“喙根”朝向泰国一方,崖顶有一块长约800米、宽约400米的平地,刚好满满当当地构成柏威夏寺的地基。柏威夏寺由此占据崖顶平台,三面可远眺,一面直抵山脚。
也就是说,柏威夏寺在柬埔寨一侧是陡峭的山崖,香客只能由泰国一侧沿山坡拾级而上进入寺庙。
百年前边界图留后患
1904年,暹罗(泰国)当局与殖民柬埔寨的法国殖民者各派一个勘测组,协商测绘柬埔寨与暹罗边界线。当时,双方同意沿马夸山山脊划定边界。由于柏威夏寺位于崖顶,如按山脊划边界,柏威夏寺全寺应在暹罗界内。但3年后,法国殖民者完成边界划分图,暹罗政府意外发现柏威夏寺被划入柬埔寨一侧。尽管有异议,但暹罗政府还是接受了这张边界划分图。这张图,后来成了国际法庭判决的主要依据。
1953年11月,柬埔寨脱离法国独立,法军撤出柏威夏省,次年,泰国军队占领柏威夏寺。柬埔寨政府1959年提出抗议,一纸诉状将泰国告上了国际法庭。泰柬外交关系随之恶化,双方陈兵边界,互相威胁动武。
海牙国际法庭的判决依据不是寺庙的文化归属或高棉帝国的后继者身份,而是1907年法国殖民者测绘的边界划分图。
1962年6月15日,法庭大陪审团以9票赞成、3票反对的结果裁定寺庙归柬埔寨,同时以7票赞成、5票反对的结果判决泰国向柬埔寨归还所有从寺庙中夺走的文物珍宝。
柬独自申遗打破平静
1963年1月,柬埔寨在柏威夏寺举行宗教庆祝活动,约1000人由柬埔寨一侧的崖壁攀岩,艰难登上寺庙,其中包括当时的柬埔寨领导人西哈努克亲王。
在柏威夏寺内,西哈努克亲王向僧侣布施,而后宣布,自当日起,所有泰国公民可不用办理任何签证进入寺庙参观,泰国政府也不必归还所有先前流失的寺内文物。
1963年后的柏威夏寺,因为西哈努克亲王的一番决定,进入一个和平时期,两国民众不仅一道礼佛祈祷,甚至有柬埔寨人为了方便入寺,永久性迁入靠近寺庙平缓山坡一侧,以免登山之苦。
于是,在寺庙山前、泰国境内,兴起一片依附寺庙的小村落。这个村落里,有泰国人,也有柬埔寨人,有小学,也有供柬埔寨僧侣居住的僧舍。
2003年,柬埔寨建成漫长的盘山公路,可由柬埔寨一侧坐车数小时“盘”入寺内。此后,柬埔寨独自申遗,拒绝了泰国关于两国共同申遗的建议,泰柬关系又一次因柏威夏寺而恶化。
不过,泰国境内、寺庙北侧的小村落里仍有不少柬埔寨人居留。这个小村落,加上周围布满地雷的丛林,总计4.6平方公里。这片两国民众杂居的土地,成为如今双方争议的焦点。
综合新华社报道
国际观察
国际调停面临阻力
柬埔寨和泰国连日来在位于两国交界处的柏威夏寺附近地区多次发生武装冲突,造成双方人员伤亡,大批边境平民为躲避战火被迫撤离。双方虽一度达成停火协议,但协议很快就被打破。
柬埔寨:求助国际社会
柬埔寨首相洪森7日说,泰国挑起冲突的目的就是企图占领柏威夏寺附近4.6平方公里的土地。他说,柬埔寨在领土问题上绝不会退让,柬方将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解决与泰国的严重边境冲突。
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和国际合作大臣贺南洪7日召见了除泰国以外的各国驻柬使节,通报了柬泰边境的紧张局势和“泰国入侵柬埔寨领土”的情况。
柬埔寨外交部和洪森已分别致函安理会,请求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柬泰边境争端。洪森甚至要求联合国派维和部队进驻柏威夏寺附近争议地区,以建立缓冲地带,防止柬泰再次发生武装冲突。
泰国:反对外部介入
与柬方态度截然不同,泰国方面明确表示反对外部介入,重申必须通过双边机制解决争端。
针对洪森致函联合国安理会的举动,泰国总理阿披实7日也致函联合国安理会,阐述了泰方在边境问题上的立场,指责柬埔寨将这一问题“国际化”。《曼谷邮报》9日援引泰军方消息人士的话说,泰方反对安理会介入,“如果安理会希望介入两国边境问题,应首先获得两国同意”。
泰国国家情报局前局长普玛拉·他萨迪蓬认为,联合国不大可能应柬方要求介入两国边境争端,除非冲突升级为大规模战争。而现阶段冲突范围有限,对地区和平没有构成威胁。
泰国外交部长甲西·披龙耶8日说,他与贺南洪商定,将在第三国举行会谈。泰国外交部发言人他尼·通帕迪说,泰柬边界委员会将于本月晚些时候举行谈判。
尽管泰国对于外界的介入持反对态度,但国际社会的调停还在进行中。
冲突前景暂不明朗
柬方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柬泰边境局势的恶化实际上与泰国国内政局动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泰国“黄衫军”近来的抗议活动和对阿披实政府在边境问题上施加的压力,是导致边境形势恶化的主要因素。鉴于柬方目前的强硬立场以及泰国国内政局的继续动荡,两国短时间内要彻底解决边境纠纷,避免武装冲突的再次发生仍有很大难度。
不过,柬泰双方也都认识到,仅靠武力不可能解决争端,因此依然保留着对话的通道。
洪森7日表示,柬泰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双方发生冲突不会有赢家。因此,他希望不要将目前的边界争端扩大到800公里长的整个边界线,也希望柬泰边境冲突不要影响两国正常的贸易和其他关系。
柬外交部发言人贵光7日也表示,几天来的边境冲突虽然使两国外交关系趋于紧张,但尚未发展到召回各自大使的地步。
专家访谈
争议土地到底归属谁?
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翰灵说,可以肯定的一点是,1962年海牙国际法庭判定柏威夏寺属于柬埔寨。判决书上说,在勘测地图交给暹罗当局50多年间,泰国从未对柏威夏寺的归属权提出任何异议,说明泰国事实上接受这一边界划分。因此,柬埔寨应当是这座寺庙的主人。泰国人对这个判决不服,但是不服判决也翻不了案,所有国际判决都是结局判决。
然而,国际法庭并没有解决附近4.6平方公里土地的主权归属问题,因为当时双方当事国都没有提出关于这块土地归属权的诉求,国际法庭就没有权去管,这个案子就留了条“尾巴”。国际法庭判决的规则是,如果双方当事国没有提出诉求,国际法庭就不会进行判决,当事国有一个诉求它就做一个判决,有两个诉求它就做两个判决。如果从国际法的角度来判断这4.6平方公里土地归属权的话,就要找出1907年法国殖民者和暹罗组成的委员会绘制的边界划分图,看这片土地到底是归在哪一方。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说,现在很难判定柏威夏寺附近4.6平方公里土地到底是属于谁,双方只有和平协商才能合情合理地提出解决方案。类似泰柬冲突这样的领土纠纷,其实都是殖民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产物。国际法在当时代表的是欧美殖民者的强权政治,谁也不能说国际法庭的判决就一定合情合理。法律并不能适用于全部领域,如果一定要把这块土地划分给某一方,表面上看法律很公正,实际上行不通,普通民众很难接受:划分之前泰国和柬埔寨两国的居民都可以上山烧香,划分后会导致一个国家的民众不能烧香。法律主权是一个政治概念,而这座寺庙的争议还涉及到种族和宗教概念。东方人的种族和宗教概念的产生远远早于西方人的法律主权概念,民众认为这个寺庙本来是大家的,可以共享。
冲突令东盟尴尬
有分析人士认为,武装冲突发生后,泰柬双方似乎不太相信东盟有能力调解冲突,东盟的作用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也因此凸显了东盟这个组织的失败。对此北京大学东南亚问题专家杨保筠表示,东盟长期奉行“不干预内政”原则,即使其成员国爆发边境争端,严格来说仍属于相关国家的“内政事务”,这在某种程度上就限制了东盟介入调解。“去年东盟外长签署了《东盟宪章框架内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以完善解决各种争端的机制。这个机制如何能真正发挥作用、解决问题,需要多方面努力,比如成员国要遵守共同制定的相关原则。”
杨保筠说,这次泰柬边境冲突是对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的主席身份和领导能力的一次考验。印尼一直希望能继续在东盟扮演一个比较重要的领头羊角色。如果这次印尼的斡旋能促使泰柬双方和平解决冲突,印尼将来在东盟的影响力就能得到增强。当然,如果处理得不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印尼是一种打击。
(胡超平 周勇进)
据新华社电 泰国陆军发言人讪森16日说,由于柬埔寨军队试图向泰方推进,两国军队15日晚至16日凌晨在柏威夏寺附近地区发生多次冲突。
柬埔寨外交和国际合作部则说,泰军向柬方发动袭击,柬方并未还击。
“泰士兵炸伤自己”
讪森说,当地时间15日20时许,柬军向泰军哨所投掷手榴弹,随后试图向泰国方向推进并剪断泰军哨所周围布设的铁丝网。
此后,柬军又发动数次进攻,其中一次使用了迫击炮等武器。在泰国军队开火还击下,柬军几次均未能推进。
讪森说,柬军这几次进攻表明柬埔寨无视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泰柬边境实现永久停火的呼吁。
柬埔寨外交和国际合作部16日发表声明说,15日晚9时至16日晨5时,泰军公然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的要求,再次向柏威夏寺附近地区柬方境内发动袭击。但不幸的是,泰国一些士兵投掷的手榴弹因碰到树干后弹回炸伤自己。
声明说,柬埔寨军队保持了最大的克制,没有对泰方挑衅进行还击,目的是使将于本月22日举行的有关解决柬泰边境纠纷的东盟外长会议取得成功。
外长希望和平方式化争端
泰国与柬埔寨军队16日凌晨在边界争议地区再度交火。这是双方自本月4日以来发生的第6次边境冲突,上一次冲突发生在14日晚。
据悉,泰国东北部四色菊府甘塔拉拉县村民在当地时间16日凌晨3时左右听到枪声和爆炸声。靠近交火地区的泰国村民已经临时撤离居住地。目前尚无伤亡报告。
应柬埔寨要求,联合国安理会14日就泰柬边境冲突召开闭门磋商会议,泰国外交部长甲西·披龙耶同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和国际合作大臣贺南洪在参加会谈后均表示,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边境争端。
新华网金边2月16日电(记者 张瑞玲 雷柏松)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和国际合作大臣贺南洪16日表示,柬将请求东盟向柬泰边境有争议地区派遣观察员,防止双方继续发生武装冲突。
在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有关柬泰冲突会议后,贺南洪于当天上午回到柬埔寨。他在金边国际机场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虽然受到泰国的阻扰,联合国安理会还是就柬泰边境冲突举行了闭门磋商。磋商后,安理会要求柬泰双方永久性停火,并积极支持东盟介入,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柬泰边境争端。
他说,东盟10国外长定于本月22日在印尼雅加达就柬泰边境纠纷问题举行会议。届时他将请求东盟向柬泰边境争议地区派遣观察员,以防止双方军队继续发生冲突。
贺南洪还说,2008年7月柬泰军队在柏威夏寺附近地区发生武装冲突后,柬泰双方举行了多次谈判,并达成一系列共识。但由于泰国不遵守共识,使谈判没有对解决柬泰边境争端起到任何作用。因此,柬埔寨要求今后的有关谈判必须有第三方参与,特别是要有东盟代表参加。
本月4日至7日,柬泰两国军队在柏威夏寺附近有争议地区先后爆发4次武装冲突,双方动用了火箭炮、大炮等重型武器,互有伤亡。14日晚以及16日凌晨,双方军队又两度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