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国际空间站新长期考察组3名成员莫斯科时间8日零时12分(北京时间4时12分)搭乘俄罗斯“联盟TMA-02M”载人飞船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飞赴国际空间站。

  据俄联邦航天署公布的消息,运载“联盟TMA-02M”载人飞船的俄“联盟-FG”型运载火箭按预订时间准时点火升空。目前,载人飞船与运载火箭已经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宇航员们感觉良好。

  此次飞赴国际空间站的是俄罗斯宇航员谢尔盖沃尔科夫、美国宇航员迈克福苏姆和日本宇航员古川聪。他们将在国际空间站值守5个多月,并进行大量科研工作和执行太空行走任务。此外,在此期间将有3艘俄“进步”货运飞船同空间站实现对接。

  另据报道,作为执行最后一次太空飞行的美国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计划于7月8日发射。届时,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们将迎接最后一架航天飞机机组成员的到来。

  “联盟TMA-02M”载人飞船预计于莫斯科时间10日1时22分同国际空间站对接。届时,正在那里值守的俄罗斯宇航员亚历山大萨莫库佳耶夫和安德烈鲍里先科及美国宇航员罗恩加兰将迎接新同伴的到来。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5月1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刊登了过去一周公布的最佳太空图片,包括泻湖星云、M5球状星团、俄罗斯火山喷发和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飞船二号”在内的精彩图片纷纷榜上有名。

  1.俄罗斯火山喷发

俄罗斯火山喷发俄罗斯火山喷发

  一幅伪色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一颗卫星于4月22日拍摄。照片中,俄罗斯别济米安纳(Bezymianny)火山喷出的火山灰覆盖了周围的多冰地带。这座火山4月14日开始喷发,火山灰高度达到2.5万英尺(约合7600米)。照片中,火山灰和裸岩呈灰色,雪冰则呈蓝色。红色“热点”为从火山顶部喷涌出的新熔岩,东南部一个面积较大的区域是一个熔岩流。

  2.肉钩星系

肉钩星系肉钩星系

  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新拍摄的一幅照片,展现了NGC 2442星系(又名“肉钩星系”)。NGC 2442位于飞鱼星座,不对称的旋臂使其呈双钩形,因此得名“肉钩”。这幅照片展现了肉钩星系的中部区域和两个更为紧凑的旋臂。

  3.阿根廷涝原

阿根廷涝原阿根廷涝原

  照片由宇航员4月9日拍摄,泥泞的水道相互缠结,包围巴拉那河流域一个宽阔的地带。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照片呈现的地带长18英里(约合29公里),位于巴拉那河下游阿根廷小城戈雅附近。因自然过程导致的移动,河床会“扣留”巴拉那河河道的残留物,它们好似湖泊一般,最终被泥浆充满。照片中的蜿蜒河道代表巴拉那河及其支流历史上走过的道路。

  4.M5球状星团

M5球状星团M5球状星团

  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最近拍摄的一幅照片,展现了M5球状星团,一些年轻的恒星在年老的恒星中“游荡”。M5星团是银河系最古老的球状星团之一,恒星数量达到数百万颗,绝大多数形成于120亿年前。天文学家认为最年轻的恒星在恒星撞击时形成,较老的恒星通过与伴星间的质量交换保持年轻外观。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磁场变化导致北磁极向俄罗斯方向移动(图片提供:Stefan Maus, NOAA NGDC)
磁场变化导致北磁极向俄罗斯方向移动(图片提供:Stefan Maus, NOAA NGDC)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4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核磁场变化,地球北磁极正以每年40英里(约合64公里)的速度向俄罗斯方向移动。

  据悉,由于地核所处位置太深,使得科学家无法直接探测其磁场的位置,不过,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跟踪地球表面和太空的磁场变化,推断地核磁场的活动情况。最新分析结果表明,地核表面存在一个磁性快速变化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是由地核更深处的神秘磁性“羽状物质”产生的。

  法国巴黎地球物理学院地球物理学家阿诺德-楚利亚特(Arnaud Chulliat)说,正是这个区域,让北磁极不断远离其长期所处的加拿大北部地区。北磁极是罗盘针所指方向,处于地理上所说的北极附近,但与北极不在同一个位置。目前,北磁极靠近于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

  数百年来,一旦远离可识别的界标,航海家就利用北磁极导航。尽管全球定位系统(GPS)已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这种传统做法,很多人发现,在水下和地下等全球定位系统无法与外界联系的地方,罗盘仍有其用武之地。科学家在1831年首次确定了北磁极的位置,在之后的七十多年里,它几乎没有移动过。

  然而,到了1904年,北磁极开始以每年大约9英里(约合15公里)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1989年,它再次开始加速,科学家在2007年确认,北磁极每年以34到37英里(约合55到60公里)的速度朝西伯利亚方向移动。

  由于北磁极的快速移动,这意味着必须更为频繁地更新磁场图,以便让罗盘使用者随之做出重大调整,从北磁极指向真正的北部。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之所以有磁场,是因为地核的核心由固体铁构成,而核心周围又是快速旋转的液态金属。这形成了一个驱动地球磁场不断运转的“发电机”。

  科学家长期以来便猜测,由于处于熔融状态的地核在不停地移动,其磁性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北磁极的表面位置。尽管最新研究看起来支持这一观点,不过楚利亚特表示难以确定磁北极最终是否会进入俄罗斯。楚利亚特说:“预测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另外,没人清楚地核是否会发生别的变化,让北磁极朝新的方向移动。(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日前,一个新的间歇泉在俄罗斯突然喷发,由于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有人在现场不禁发出“普利考尔尼”(Prikolny,即“奇怪的、罕见的”意思)这样的惊叹,谁也没有想到,这竟然成为新间歇泉的官方名称。

  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在俄罗斯遥远的堪察加半岛的第一个新间歇泉。间歇泉是天然热喷泉,通常出现在火山地区,间歇性地喷射强有力的水柱或蒸汽柱。但是,“普利考尔尼”间歇泉比其突然现身更奇怪的是,它还对周围环境有益。

  间歇泉喷出的高16.4英尺(约合5米)的水柱在落回原地时会得到循环利用——每隔6至20分钟,同样的水柱就会喷出一次。目前,科学家尚不清楚间歇泉形成的原因,但有一些理论认为,某一地区水位升高或温泉有规律的跳动形成了这种断断续续喷发的喷泉。

  “普利考尔尼”间歇泉位于克罗诺基自然保护区,距间歇泉峡谷(Valley of Geysers)约8.7英里(14公里)。间歇泉峡谷是欧亚大陆上唯一一处间歇泉地区,曾经有约100个大大小小的间歇泉,2007年6月,间歇泉峡谷遭遇了一场可怕的山崩,峡谷中半数间歇泉泉眼被泥土掩埋,科学家预测这些间歇泉泉眼可能会永久消失。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工作人员亚历山大·费拉基娜(Alexandra Filatkina)在一份声明中称,在那次破坏性的山崩过后两年,“克罗诺基自然保护区另一处发生了新的奇迹。我们获得了千载难逢的机会,目睹这些自然过程在成为历史时的奇景。”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环球时报驻匈牙利特约记者李震报道 匈牙利驻白俄罗斯大使馆一名外交官近日被曝出性丑闻,网上还出现了做为证据的视频和告发他的博文,这位外交官顷刻间名誉扫地,被召回国内并遭解职。但匈牙利分析家认为,这起事件背后有白俄罗斯情报机关的操纵,目的是向匈牙利和欧盟进行政治报复。

  开博客、曝新闻揭外交官性丑闻

  5月25日,俄罗斯“新闻之地”网站以《匈牙利外交官在明斯克的性丑闻》为题曝料说,匈牙利驻白俄罗斯大使馆参赞巴奇•佐尔担与一名白俄罗斯女子发生婚外情,但当这名女子怀孕后,巴奇催促她堕胎,并中止了两人的关系。女子的哥哥因此告到匈牙利大使馆和外交部,要求进行赔偿。新闻网站上还提供了一段6分钟半的视频,上面是这名外交官今年2月6日与4月21日间在明斯克的街头、餐馆、咖啡厅和体育馆内与三名不同的年轻女人约会的画面。

  网站的新闻来源于自称是当事女子的哥哥5月23日开设的一个题为《匈牙利外交部掩盖其外交官的性丑闻》的英语和俄罗斯语的博客网页,网页域名包含了巴奇的全名。这位哥哥在文中说,他妹妹在明斯克结识了欧盟主席国匈牙利的外交官巴奇,巴奇谎称说已经离婚,现在身居外交要职,且为匈牙利情报机关工作,现在被派到白俄罗斯就是执行一些秘密任务。巴奇对她妹妹说他不久将会成为驻西班牙大使,可以把她带到西欧并与她结婚。她妹妹信以为真。但当她妹妹怀孕后,巴奇则要求她堕胎并以种种借口不再出现,这使她妹妹极度伤心。

  女子的哥哥说,他之后开始跟踪巴奇,发现他同时至少与三四名白俄罗斯女人在交往。所以他认为巴奇是个以外交官和情报人员名义玩弄白俄罗斯女人的骗子。哥哥希望妹妹向巴奇索要身心和道德上的赔偿,但他们又认为巴奇是个虚伪和毫无信用的人,根本不可能与他坐下来谈。这位哥哥说,因此,他将一段巴奇与一女子在旅馆房间中性爱视频放到了网上,以迫使巴奇“为他做过的丑事交出钱来”。否则,他们将在白俄罗斯,即使是他将来当上驻西班牙的大使,也要到那些欧洲国家的法院去告他。如果巴奇仍然拒绝赔偿,这位哥哥将不得不把带有更多机密内容的视频交给大众媒体。

  匈牙利外交部发言人在消息曝光当天对询问此事的当地记者承认说,确有一名驻白俄罗斯的外交官“因与外交人员身份不符的行为”已被召回并解职。而对于匈牙利因出于欧盟主席国形象考虑,曾想方设法阻止事件的曝光的说法,匈牙利外交部发言人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根本不值得回应。

  事件或为白俄罗斯情报机关有意制造

  匈牙利媒体报道这一事件后,人们发觉了其中的蹊跷。匈牙利外交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兹•安德拉什说,从消息内容中很容易就能发现,这是白俄罗斯情报机关有意制造的事件。

  人们综合了巴奇事件中的一些疑点。首先,俄罗斯网站上公布的是巴奇在公开场所与女人约会的画面,这与“哥哥”在网上发布的旅馆房间内视频完全不同。这个俄罗斯网站是如何获得一手的视频呢?第二,“哥哥”在博客中说是发现妹妹被骗后才开始跟踪巴奇的,但在俄罗斯网站上提供的视频标明是从2月6日开始的,在视频中巴奇丝毫没有已经遇到麻烦的样子。第三,在旅馆房间中明显是预先放置好了的摄像头,跟踪的“哥哥”如何可能做到这一点呢?第四,“哥哥”说曾到匈牙利驻白俄罗斯大使馆要求赔偿,但据驻白俄罗斯大使宫特劳•费伦茨证实,使馆中没有任何人听说过有白俄罗斯女人或是其家人向大使馆提出要求的事。第五,“哥哥”说巴奇表明自己是匈牙利的情报人员,难道他没有起码的基本保密常识吗?拉兹说,这与“哥哥”所说的巴奇说自己已经离婚一样,都没有任何证据说明他确定那么说过。

  拉兹说,情报机关通常的做法是掌握最小程度的真实情报后,最大程度地对目标人物进行威胁,即如果对方不同意合作,那么就将掌握的对他不利的材料曝光。他说,在过去的十年中,白俄罗斯情报机关用相似的手段也威胁过一些其它国家的外交人员。

  白俄罗斯新仇旧恨可能借机报复匈牙利和欧盟

  白俄罗斯被欧盟许多人士认为是“欧洲最后一个专制国家”。去年12月,卢卡申科宣布再次当选总统后,匈牙利和其它一些欧盟国家的大使参与了白俄罗斯反对派举行的示威活动。今年1月间,巴奇担任驻白俄罗斯大使馆临时代办,他提议欧盟国家大使馆拒绝参加卢卡申科的总统就职典礼。在典礼当天,巴奇带领其它11个欧盟国家的大使赶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并在那里举行的研讨会上发言说,“欧盟国家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我们对明斯克发生的悲剧事件非常忧虑。”这次研讨会普遍被认为是对卢卡申科就职典礼的抵制。

  拉兹认为,当前白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非常糟糕,现在匈牙利担任欧盟主席国,此时曝出这样的丑闻毫不奇怪。他说,整个事件是一次典型的政治黑色公关,白俄罗斯此次的做法也非常不合惯例。外交人员发生性丑闻这样的事情,一般是两国在内部进行解决,要么不公开地驱逐,要么悄悄地召回。而白俄罗斯此次则专门用当事人的名字开通了一个英语和俄罗斯语的双语博客网页,并将其与女人约会和性爱的视频放到网上,这样粗鲁的做法无疑是有意要让匈牙利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拉兹介绍说,2006年,白俄罗斯对一名同样闹性丑闻的拉脱维亚外交官也拍摄了录相,这位外交官与白俄罗斯反对派交往密切。

  曝光性丑闻的俄罗斯网站新闻中还报道说,巴奇5月14日参加了在明斯克举行的“平等节”的活动。他在活动上表示匈牙利“一贯支持人们捍卫自己的权利。”新闻中也提到了巴奇赴维也纽斯参会抗议卢卡申科就任总统一事。分析人士称,这其实是在揭示白俄罗斯搞臭巴奇的原因。

  当事外交官竟然被赞“舍身取义”

  巴奇1982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进入匈牙利外交部,1988年在匈牙利获得博士学位,是一位有着近30年阅历的资深外交官,曾任驻莫斯科、基辅和布宜诺斯艾利斯领事,已是外交部的司长级官员。巴奇还经常在大学里开设讲座,讲授外交和宗教史等。

  匈牙利外交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兹认为,巴奇性丑闻被曝光还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他没有屈服于威胁,拒绝与白俄罗斯情报机关进行合作。拉兹说,巴奇在这样一个危险的国家落入陷阱,这固然与他个人不良的行为有关。但他选择的是承担对自己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的后果,而不是当一名卖国者。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3)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新网5月29日电 在连续5天夜间攻击行动后,北约组织28日对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发动罕见的白天空袭,加大对利比亚领导卡扎菲的的军事和外交压力。

  一声巨响在格林威治标准时间约8时震撼的黎波里,但还不清楚是否为炸弹或飞弹造 成,以及目标为何。目前还无法取得进一步消息。

  据利比亚国家视台和阿拉伯电视台(Al-Arabiya)新闻频道报道,北约轰炸的黎波里数个地点。利国电视台指出,北约的突袭也造成的黎波里以南的米兹达(Mizda)人员和财物损失。利比亚电视台公布了最新空袭后的画面。

  俄罗斯要求卡扎菲下台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7日同美欧领导人一起呼吁卡扎菲下台,这表明对卡扎菲的外交窗口即将关闭。

  莫斯科一直强烈批评北约领导的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认为该组织对卡扎菲部队的空袭远远超出了联合国安理会批准的保护平民的授权。

  梅德韦杰夫称,已委派总统非洲问题特使马尔格洛夫赴利比亚进行调解。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俄罗斯和欧亚项目的副主任马修•罗詹斯基说,梅德韦杰夫突然希望斡旋利比亚冲突看起来像是为了挽回一些外交政策方面的影响力而进行的仓促尝试。罗詹斯基说:“但很难想像俄罗斯能让这艘船安全进港。卡扎菲此时没有太多停火的意思,而俄罗斯也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来说说服他。”

  利比亚政权27日拒绝八国集团峰会提出的让穆阿迈尔•卡扎菲下台的要求,称任何解决危机的倡议都要通过非洲联盟。

  在俄罗斯加入北约的行列要求卡扎菲下台后,利比亚副外长哈立德•卡伊姆说:“八国集团峰会是一次经济峰会。我们不关注峰会的决定。”

  卡伊姆说,的黎波里还拒绝俄罗斯调停,并且“不会接受任何排斥非盟和平计划的调停”。他说:“我们是非洲国家。非盟框架之外的任何倡议都将遭到拒绝。”

  北约军事行动进入“新阶段”

  英国首相卡梅伦27日说,北约组织对利比亚军事行动进入“新阶段”,英国部署武装直升机将加大对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的压力。

  八国集团峰会当天闭幕。卡梅伦在会后举行新闻发布会说:“我昨天晚上与4名领导人会晤,他们的国家同样参与军事行动,我相信我们正进入一个新阶段。”

  他说,英国在利比亚部署“阿帕奇”式武装直升机是这个“新阶段”的一部分。“现在有迹象显示,反对卡扎菲的势头正在真正形成。所以,我们应当渐渐加大军事、经济和政治压力。”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2)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国际在线报道(驻北非记者 方文军):首先来关注利比亚局势。自24号以来,北约战机加强了对利比亚的空袭力度。28号当天,利比亚包括首都的黎波里在内多个城市遭到北约战机的数轮攻击。与此同时,一直批评北约在利比亚过度使用武力的俄罗斯27号出人意料地转变立场。俄罗斯总统 梅德韦杰夫 当天在法国西北部海滨城市多维尔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表示,俄罗斯认为卡扎菲政权已失去合法性,这一立场与其他7个西方国家相同。俄罗斯的态度转变将对利比亚局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网连线本台驻北非记者方文军,介绍一下北约28号对利比亚空袭的最新情况。

  记者:当地时间28号凌晨1点,北约战机再次对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首都的黎波里的官邸阿齐齐亚兵营展开空袭。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约利比亚行动发言人称,空袭的目标是的黎波里的指挥和控制中心,北约战机发射了3枚导弹,并击中目标。而9个小时过后,也就是当地时间上午10点钟,北约战机对的黎波里发动了第二轮空袭,一个政府军军营被击中,并发生一连串巨大的爆炸声。利比亚政府方面称,北约战机击中的目标只是一个空仓库。而北约发言人则称,北约战机击中的是阿齐齐亚兵营一个停满各类军车的车域。此外,利比亚官方通讯社当天还报道称,的黎波里南部卡利亚地区的一些民用设施也遭到了北约战机的袭击。

  另据利比亚反对派方面称,反政府武装与效忠卡扎菲的部队当天在利比亚东部石油重镇艾季达比亚附近也展开了交火,反对派方面有2人死亡。

  主持人:日前在法国召开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发表联合声明,要求卡扎菲立即下台。一直批评北约对利比亚过度使用武力的俄罗斯也对此予以支持。那么俄罗斯为什么会改变立场呢?那俄罗斯立场的转变对目前的利比亚局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记者:确实是这样的。八国集团峰会27号在法国多维尔闭幕。会议发表的宣言说,“卡扎菲和利比亚政府未能履行保护利比亚人民的责任,失去全部合法性”,“他必须离开”。而特别令人注意的是,俄罗斯态度发生了逆转。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会后的记者会上表示,俄罗斯与西方主要大国在利比亚问题上的立场一致:卡扎菲已失去所有的合法性,必须下台走人。“这不管对利比亚,还是对利比亚人民都有好处”。梅德韦杰夫说,他在峰会期间向其他领导人提出俄方愿意参与调解利比亚危机,并宣布已派代表访问利比亚反对派大本营班加西。

  而在此之前,对于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发动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俄罗斯一直持批评态度,认为过度使用武力超出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授权范围,不但未能制止流血冲突,反而造成平民伤亡。同时,俄罗斯多次呼吁卡扎菲政府和反对派停火。

  有专家指出,包括俄罗斯在内西方大国“倒卡”立场趋于一致,并不是它们认为反对派一定能给利比亚带来和平和发展。但结束内战,使利比亚和整个中东地区的形势相对稳定下来是当务之急,在此情况下选择“牺牲”卡扎菲,应是很多国家的基本想法。可以说,俄罗斯在利比亚问题上转变立场,与西方主要国家站在同一个阵线上,等于是对目前行踪不明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施加了更大的压力,但利比亚战事是否因为俄罗斯立场的转变而变得加速明朗化,目前还不清楚,还需要假以时日进行观察。

  主持人:那么利比亚政府以及反对派方面对俄罗斯转变态度都有什么反应?

  记者:利比亚副外长卡伊姆27号在的黎波里表示,针对有关俄罗斯在八国集团峰会上表示愿调解利比亚危机但卡扎菲应“走人”的报道,利比亚政府正与俄罗斯方面联系,以弄清俄方对利比亚局势的最新立场。卡伊姆表示,利比亚方面不希望俄罗斯立场出现那样的变化,目前正在与俄方联系,以弄清事实。

  卡伊姆说:“利比亚不关心八国集团峰会所发生的任何事情,它只不过是一个经济集团而已。”他强调:“我们支持非盟有关解决利比亚问题的倡议,我们绝不讨论任何企图使非盟倡议边缘化的计划。只有利比亚人自己才有权做出和利比亚有关的任何决定。”

  卡伊姆还说,一个利比亚部落代表团近日将前往埃及,会见在埃及的部落同胞及新任阿盟秘书长。

  而利比亚反对派对梅德韦杰夫要求卡扎菲下台表示欢迎。反对派领导人、“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28号在反对派大本营班加西表示,利比亚反对派方面重视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并愿意在相互尊重和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发展彼此关系,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北京时间5月26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刊登了过去一周的最佳太空照片,包括火星尘暴、泻湖星云、俄罗斯火山和“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在内的精彩照片纷纷榜上有名。
1.“奋进”号航天飞机
 
 
奋进号航天飞机(图片来源:Lorrie LeBlanc)
 
上周从一架客机上拍摄的照片,“奋进”号航天飞机穿过云层,最后一次飞向地球轨道。照片由美国航空公司飞行员洛丽·勒布兰克使用手机拍摄,当时的飞行高度为3.7万英尺(约合1.1万米)。照片中的“奋进”号好似一个火点,窜入天空,身后是一条长长的尾气尾巴。发射时,这架航天飞机距离勒布兰克驾驶的客机大约40英里(约合64公里)。
勒布兰克在自己的Facebook个人页面上表示:“其他所有飞机都希望与我们通话,询问我们看到了什么。”16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进行最后一次太空飞行,将一台新的宇宙射线探测器运向空间站。退役之后,这架航天飞机将在洛杉矶的加州科学中心展出。
2.火山云旋涡
 
火山云旋涡(图片来源:Jeff Schmaltz, MODIS/NASA)  
 
一幅卫星照片,呈现了索科罗岛火山顺风处上空出现的云旋涡。这种螺旋结构被称之为“卡门涡街”,由3500英尺(约合1000米)高的火山阻隔南风所致。
3.躁动的俄罗斯火山
 
 
躁动的俄罗斯火山(图片来源:NASA)  
 
照片由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拍摄,呈现了俄罗斯的阿瓦恰火山。这座火山的高度达到8993英尺(约合2741米)。阿瓦恰火山出现在照片左侧,右侧为科泽尔斯基火山(Kozelsky Volcano)。后者是一个寄生火山锥,由大型火山喷口构成。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资料图:俄罗斯发射飞船

  俄航天署载人航天计划主任阿列克谢·克拉斯诺夫向记者透露,如果航天署的美国伙伴--美国Space Adventures公司无法在2011年8月份提交必需数量的有支付能力的候选人,那么在“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建造额外的“联盟”号航天飞船、用于太空游客的项目就可能从2013年推迟至2014年。

  据报道,此前预计,俄罗斯将在2013年恢复生产用于太空旅游的“联盟”号飞船。

  据介绍,“能源”火箭航天集团目前在保障国际空间站考察组轮班的联邦航天计划框架内,负责建造4艘“联盟”号飞船。为启动包括实施太空旅游在内的商业计划,俄罗斯每年需要额外的第5艘航天飞船。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俄罗斯《莫斯科时报》网站12日报道称,俄国防部近日决定,将完善南千岛群岛的两个岛屿上的军备部署。

  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尼古拉·马卡罗夫11日表示:“国防部的计划已经得到批准。”此外,马卡罗夫称,俄罗斯将在南千岛群岛上建设两个军事据点。

  军事据点的建设工作将于2012年完成。俄将为这两个军事据点配备新式的通信系统、电子对抗系统和雷达站。

  “红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隐身性能好,飞行速度达3060公里每小时。

  “堡垒”反导系统,有效攻击距离为300公里,可用于防卫长度超过600公里的海岸线。

  俄制米-28武装直升机,北约为其命名“浩劫”(Havoc),结构布局和作战特点与美国阿帕奇系列直升机类似。由此,西方国家戏称米-28武装直升机为“阿帕奇斯基”。

  这些被俄罗斯军方视作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将在今后三年至四年部署在俄日争议岛屿的国后岛和择捉岛上。

  俄罗斯称俄日争议岛屿为南千岛群岛,包括齿舞岛、色丹岛、国后岛和择捉岛;日本称其为北方四岛。

  “让日本人冷静下来”

  俄罗斯媒体12日援引该国国防部的计划称,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俄罗斯将开始着手在国后岛和择捉岛部署现代化武器装备,包括“红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堡垒”反导系统“道尔M2”防空导弹以及米-28武装直升机等“撒手锏”。

  俄军还计划在该地区部署从法国购买的“西北风”级登陆舰。军备部署工作预计三年至四年内完成。

  有分析人士称,俄罗斯在这些岛屿部署的武器已严重过时。其实,自苏联解体以来,南千岛群岛的防卫力量一直相当薄弱。

  俄军事杂志《国防》主编克罗特琴科指出:“我们有必要增强军备,以便让日本人的脑袋冷静下来。”

  俄发展争议岛屿经济

  除了在俄日争议岛屿上完善军事部署,俄罗斯政府更希望在岛上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日本媒体11日援引几名俄远东萨哈林州官员的话报道称,俄罗斯副总理伊万诺夫定于15日视察国后岛和择捉岛。次日,伊万诺夫将在萨哈林州首府南萨哈林斯克召开会议,商讨南千岛群岛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今年3月,俄罗斯政府公布了2011年南千岛群岛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包括在择捉岛修建新机场、修缮国后岛门捷列沃机场、修复色丹岛上公路、在南库里尔斯克镇建码头、在国后岛建渔业加工厂等。

  此外,俄罗斯政府规划还考虑改造、维修择捉岛燃料供应系统及南库里尔斯克镇供水和下水道等排水系统。

  为推动一系列经济发展规划的开展,俄罗斯政府计划拨款11.4亿卢布(约合4119万美元)。

  俄日“热战”近一年

  自去年7月以来,俄罗斯与日本围绕争议岛屿展开了一系列博弈。

  2010年7月,俄罗斯在择捉岛实施了苏联解体后最大规模的军演。

  11月1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视察国后岛。这是俄国家元首首次视察俄日争议岛屿。

  12月4日,时任日外相前原诚司乘坐海上保安厅飞机从空中视察北方四岛,以此宣示日本对这些岛屿的主权所有。

  围绕争议岛屿,双方你来我往,展开了一系列宣示主权所有的活动。

  资料显示,1855年签署的《俄日友好条约》认定南千岛群岛归日本所有,但根据1945年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达成的默契,苏联出兵攻打日本胜利后将取得南千岛群岛主权。按照1956年苏日联合宣言,在签署苏日和平条约后苏联可归还日本两个较小的齿舞岛和色丹岛(占领土争议的6%)。但在冷战期间未能解决这一问题。苏联解体后的初期,俄国力大减,叶利钦政府考虑通过解决俄日领土争端来发展俄日关系,以便从日本引进资金、技术发展俄罗斯。

  此时,日本欲乘俄虚弱之机要求归还全部四岛,但叶利钦在国内强大压力下,不敢归还,被迫取消原定的1992年冬对日本的访问行程。自此,日本一直要求归还全部四岛,否则不签署俄日和平条约。

  普京2000年出任俄总统后,也于2004年表示可归还齿舞岛和色丹岛,条件是签订和平条约,但被日本拒绝。

  60多年来,日本各党派在竞选时在领土问题上都奉行强硬立场,以图争取选票。

  地震曾令紧张关系缓解

  今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俄日因岛屿纷争而紧张的外交关系有所缓解。

  地震后,俄罗斯向日本派出了紧急救援人员,帮助日本进行震后搜救。有分析人士乐观地认为,日本大地震可能成为俄日紧张关系缓解的契机。

  然而,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卡罗夫5月11日的表态将令这种期望再度落空。俄罗斯《莫斯科时报》认为,他的表态可能再度引起日本的强烈回应。

  近一年俄日岛屿争议

  2010年7月

  俄罗斯在择捉岛实施了苏联解体后最大规模的军演。

  11月1日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视察国后岛。这是俄国家元首首次视察俄日争议岛屿。

  11月3日

  日驻俄大使河野雅治暂时被召回,向时任日外相前原诚司汇报俄总统视察争议岛屿的情况。

  12月4日

  时任日外相前原诚司乘坐海上保安厅飞机从空中视察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以此宣示日本对这些岛屿的主权所有。

  12月13日

  俄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视察了择捉岛和国后岛,考察一些社会项目的建设进程。当晚,日首相菅直人表示,舒瓦洛夫视察国后岛和择捉岛非常令人遗憾。

  2011年1月

  俄国防部副部长布尔加科夫视察国后岛和择捉岛,承诺将会改善当地士兵的生活条件及增加燃料供给。

  2月4日

  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视察择捉岛、国后岛和色丹岛。此次访问旨在视察驻扎在当地的机枪炮兵师。

  2月19日

  日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乘坐海上保安厅飞机从空中视察北方四岛。枝野表示,北方四岛与北海道的距离比想像的近,如果日本人知道距离如此近,就会对北方四岛问题更加关注。

  3月11日

  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和严重核泄漏事故。日俄之间的岛屿争议暂息。

  5月11日

  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卡罗夫表示,俄方今年下半年将着手加强俄日争议岛屿军备部署,包括装备反舰巡航导弹。

  □本报记者 颜颖颛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5 页,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