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長期放在車內的礦泉水能喝嗎?有市民表示早上放在車里的一瓶礦泉水,中午打開後就聞到一股塑料味,這是咋回事呢?   

 

  沈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工作人員介紹,夏季車內溫度偏高,塑料瓶內的塑化劑極易到礦泉水中,一旦礦泉水摸起來燙手的話,就不建議再飲用礦泉水了。   

 

  為了證實到底礦泉水中有沒有塑化劑,如果含有塑化劑的話,含量是多少呢?記者走進了沈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實驗室內,為大家一探真相。

 

  30℃後的塑化劑猛增   

 

  60℃接近飽和實驗員取出一瓶瓶裝礦泉水,放在恆溫箱中加熱,實驗從0攝氏度開始加熱,每隔10攝氏度對礦泉水進行取樣,分別取出0攝氏度、10攝氏度、20攝氏度、30攝氏度、40攝氏度、50攝氏度和60攝氏度7個樣品。   

 

  昨日,沈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理化蔣科長指著屏幕上的兩條曲線稱,這就是她按照溫度和時間作出了兩組塑化劑含量圖。從圖上可以明顯看到溫度曲線圖上,礦泉水在30攝氏度的塑化劑含量前都趨于平緩,遷移量在0mg/kg左右,可當溫度達到30攝氏度後,塑化劑含量猛增,在40攝氏度時塑化劑含量就達到0.3mg/kg左右,60攝氏度時則達到0.9mg/kg,這時幾乎就會達到飽和狀態。   

 

  從溫度曲線圖上不難看出,當溫度達到30攝氏度後,礦泉水中的塑化劑遷移量呈“陡坡形”上升,也就是說溫度越高,塑料瓶中的塑化劑越容易溶進礦泉水中,而且塑化劑的遷移量是不可逆的,不會因為溫度降低就減少。   

 

  在30℃室內放80天   

 

  45天時塑化劑猛增   

 

  除溫度外,時間長短是否影響塑化劑含量呢?實驗員為推斷時間與塑化劑含量的比例,將一瓶裝礦泉水放在常溫30攝氏度的室內進行檢測,每15天提取一次水樣品,分別是首日、15日、30日、45日、60日和80日,共計6個樣品。按照上一個實驗步驟制出一份儲存時間和塑化劑含量的曲線圖。   

 

  在時間曲線圖上,礦泉水中的塑化劑含量在第45天時發生猛增跡象,前45天的塑化劑遷移量還不到0.05mg/kg,可緊接著的15天的樣品中塑化劑遷移量則達到0.3mg/kg多。   

 

  蔣科長介紹,塑化劑的遷移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溫度的上升逐步溶解到水溶液中,而且是不可逆的,由此判斷,水溶液盡量不要長時間存放在高溫的塑料包裝內,否則長期飲用含塑化劑的水會引起生殖系統異常,造成肝髒和腎髒的損害,甚至引發癌癥。 -結論   

 

  溫度和時間都可導致塑化劑超標由于塑化劑有十多個品種,實驗員選取了DB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作為比較數值。   

 

  我國塑化劑相關標準根據《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9685-2008,其中規定了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的使用原則、允許使用的添加劑品種、使用範圍、最大使用量、特定遷移量或最大殘留量及其他限制性要求,其中涉及6種增塑劑指標。   

 

  由于實驗中主要檢測了DB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的遷移量,所以不難看出,從溫度升至40攝氏度後,和第60天時獲得的樣品DBP遷移量都已經超過國家的標準。 -提醒   40℃時放在車內的塑料瓶裝水   

 

  2小時後塑化劑即可達飽和綜合上述實驗,蔣科長介紹生活中此類現象其實很普遍,最常見的就是司機願意將瓶裝水放在車里,甚至一放就會一個多月,這種習慣很不健康。   

 

  夏季高溫天氣下,車內溫度經常會達到40攝氏度,礦泉水放在車內就是變相加溫,從實驗數據分析得到,如果將一瓶礦泉水放在車內2個小時後,礦泉水中的塑化劑含量就能達到飽和狀態,還由于汽車通常在運動狀態下,不停地搖晃礦泉水瓶就會增加水分子的溶解效果,塑化劑就更易溶解進水中。   

 

  值得注意的是,酒精、油類的塑化劑溶解要比礦泉水更大一些,而且塑化劑不只存在于飲料與食品里,它還被廣泛應用于玩具、食品包裝材料和個人護理用品,如指甲油、香水中等。   

 

  在生活中有很多食物在加工、加熱、包裝、盛裝的過程里可能會造成塑化劑的溶出且滲入食物中。“其實加工流程中產生的塑化劑要比儲存過程中產生的要多得多。”蔣科長說,一些加工廠的生產線上有很多塑料設備,高溫作業下就容易產生塑化劑,並溶解進飲料、食品和生活用品之中。

 

  -識別   買塑料包裝品看代碼   

 

  “5”最安全“3”最危險有食品專家稱,塑化劑的毒性大概是三聚氰氨的10倍。由于塑化劑是一種對人體有持續性危害的有機污染物,可能對人體的生殖系統、免疫系統、消化系統帶來危害,如損害男性生殖能力。尤其是幼兒正處于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發育期,如果大量飲用含有塑化劑的飲料、礦泉水和食用塑料包裝的小食品等,都會促使兒童性早熟或是性別錯亂,這在男童身上體現較為明顯,長期大量攝取還會致癌。   

 

  怎麼能盡可能地避免受到塑化劑的危害呢?蔣科長取出四五個塑料瓶樣品,指著瓶底介紹,按照國家標準每個塑料包裝的制品都需要標注產品材質,通常是有三個箭頭組成的三角形,中間有一個數字代表材質。   

 

  數字5是最安全的塑料制品,材質學名為聚丙烯PP,可承受100攝氏度以上溫度,也是惟一可放入微波爐且重復使用的塑料制品,多用于微波爐餐盒。數字3(聚氯乙烯PVC)是不可以用作食品包裝的,只能應用在一些裝飾材料中。另外,嬰兒使用的水壺、水杯和奶瓶等多用數字7的PC類材質,這類材質遇熱後產生雙酚A的有毒物質,也不適宜加熱。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