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闻

  (日本大地震)菅直人要求6月底前提出灾后重建蓝图

  新华网东京4月14日电(记者 吴谷丰)日本首相菅直人14日下午出席“复兴构想会议”首次会议,他要求该机构在6月底前提出实现地震灾后重建的蓝图。

  菅直人在会上说,前不久的日本大地震是日本战后65年遭遇的最大危机,期望提出具有创造性而非只是恢复原状的重建方案,然后以此为基础实施具体重建措施。

  “复兴构想会议”主席五百旗头真在会上表示,该机构将汇集各方睿智,提出灾后重建方案。他说,虽然基本上是实现灾区的重建,但全国人民的支援和贡献不可缺少。

  日本政府11日决定设立“复兴构想会议”,以制订实现地震灾后重建的蓝图。该机构由地震重灾区宫城、岩手和福岛三县知事及社会各界著名人士等15人组成,日本防卫大学校长五百旗头真担任主席。

  日本东北部海域3月11日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新盈江

  ——温家宝总理赴云南盈江指导抗震救灾纪实

  3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看望慰问受灾的各族群众。

  温家宝指出,盈江地震灾区是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也是贫困地区,要把恢复重建同扶贫开发相结合,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相结合,同兴边富民工程相结合,同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相结合,同加强基层建设相结合,通过扎实努力的工作,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新盈江。

  地处中缅边境的盈江县是地震多发地区,傣族、景颇族、傈僳族和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半数以上。3月10日,盈江发生5.8级地震,由于震中距离县城近、震源浅,县城主城区烈度达到8度,造成大量房屋倒塌,25人遇难,300多人受伤,28万多人受灾。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派出抗震救灾工作指导组,启动应急预案。短短几天内,所有伤员得到有效救治,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本恢复正常,灾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

  18日上午,温家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北京飞往云南的飞机上召开会议,和随行的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研究盈江地震恢复重建工作,提出了灾后恢复重建的方针、重点任务以及中央支持的政策措施。

  下午2时许,在经过4小时的飞行和近2小时的山路跋涉后,温家宝一行来到受灾较重的盈江县弄璋镇贺哈村,逐户查看灾情。傣族妇女肖小闷正在自家废墟上整理砖瓦,温家宝走过去仔细询问她家受损情况,还弯腰拿起一块砖察看,说像这样完整的砖在恢复重建中还可以再用。他问地方干部:“一块砖多少钱?”一位干部回答:“三角五分。”总理接着又问:“建材价格稳定吗?”“稳定。”听到这里,温家宝点点头。他叮嘱乡亲们不要难过,只要人在,比什么都强。房子倒了,可以再盖起来,政府也会帮助大家。盖房子要科学选址,科学设计,科学选材。

  随后,温家宝又来到附近的允冒村,亲切看望受灾的各族群众。他走进一顶帐篷,和村民邴青妹等一起坐下。温家宝问:“帐篷住几口人?”邴青妹告诉总理:“住三家人,五口。”看到总理不解的神情,地方干部告诉总理,这里住的是三个家庭的妇女。温家宝一听笑了:“地震灾害以后,大家成了一家人。我们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大盈江江堤总长82.7公里,这次地震造成38.4公里的堤防被震裂,威胁着两岸5个乡镇和16万亩耕地的安全。温家宝来到弄璋镇段江堤,踏上一个连通两岸、十分狭窄的简易竹桥,不顾桥身摇摆,走到大盈江的江中心,实地察看水文水位情况。随后,他沿堤边走边仔细察看裂缝等受损情况。当地负责人介绍,堤坝受损达160处,有的裂缝深达2.5米,宽约30厘米。看着眼前蜿蜒曲折的裂缝、面目全非的坝顶,温家宝神情凝重,关切询问什么时候进入汛期、汛期来水有多少,叮嘱当地干部要在汛期来临前完成修复加固工程,确保安全度汛。

  温家宝十分惦记受灾学校的复课情况。平原镇岗勐中心小学是一所有451名学生的半寄宿制学校,地震后,两栋教学楼都成了危房。在部队帮助下,学校在校园内搭起了帐篷教室和宿舍。温家宝走进小学四年级一班的教室,景颇族教师聂青正在给孩子们上品德与社会课,围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主题启发孩子们探究和了解家乡盈江。看到温爷爷走进教室,同学们高兴地鼓起掌来。谢丽艳同学把自己画的画“过去的家、现在的家”给总理看,温家宝夸奖她“画得很好”。温家宝挨个察看帐篷教室和宿舍,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他对同学们说,地震虽然毁坏了学校,但经过磨难,你们会变得更加坚强。只有懂得苦难,才能懂得生活,才能知道为什么要努力学习。

  地震中,平原镇拉勐村倒塌400多间房屋。温家宝来到这里时,解放军战士正在清理废墟,排除险情,十分忙碌。当地干部告诉总理,目前已经清理了30多处废墟,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快清理步伐,争取早日重建。看到物资发放点里货源充足,温家宝十分欣慰。饭菜供应点内,一口大锅,几个炒勺,两三张方桌,几位妇女正在切土豆,准备晚饭,温家宝走过去仔细察看,还掀开菜盆,了解菜品种类。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围拢过来,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哪里有解放军,哪里的群众就安心、放心。抗震救灾包括救人、解困、除险、重建4项任务,现在,除险和重建工作刚刚开始,解除群众困难还有不少事情要做,希望大家发扬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夺取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大盈江广场是盈江县城内最大的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540多顶帐篷内住了3300多名受灾群众。温家宝来到这里看望大家。在一处临时医疗点,温家宝拿起汤勺,小心翼翼地将防治感冒的中药汤剂用漏斗倒进塑料瓶,发放给排队领取的群众。他来到报警点、志愿者服务站等公共服务点,和公安民警、志愿者亲切握手。他还走进10多顶帐篷,了解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情况,叮嘱大家要注意冷暖,注意防火,鼓励大家振奋精神,团结起来,共同战胜这场灾难。

  地震发生后,盈江县人民医院收治了80多位伤员。温家宝走进帐篷病房,来到在地震中脚部骨折的孕妇梁普艳的病床前,仔细了解伤情,鼓励她乐观起来,困难很快就会过去。5岁的傣族小朋友邵以根的右腿在地震中骨折,温家宝坐在病床边,关切地问疼不疼,鼓励他做个坚强的小男子汉。看着总理慈爱的笑容,邵以根腼腆地笑了起来。温家宝还向医务人员表示衷心感谢,鼓励他们为受灾群众做好服务。他说,医院和卫生院的恢复重建也要提高抗震设防标准,要同医改工作结合起来,加强设备配备,改善灾区医疗卫生条件。

  傍晚时分,温家宝在抗震救灾指挥部临时搭建的大帐篷里召开会议,听取抗震救灾工作汇报,他提出了下一步抗震救灾的五项重点工作:第一,进一步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确保每一个人有吃有住。搞好灾区卫生防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保证灾区市场供应和物价稳定。第二,认真处置地震带来的灾害隐患。深入开展危房排查,全面检查基础设施受损情况,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严密防范次生地质灾害,切实加强对隐患点的监测。第三,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使医院、银行、派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尽快运转起来。组织力量帮助农民收割甘蔗,搞好运输。第四,科学规划和安排灾后恢复重建,尽快组织灾害评估,编制灾后恢复重建方案。科学确定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严格建筑技术规范,确保安全。重点帮助城乡居民建设住房。要把学校和医院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第五,加强对灾区恢复重建的支持。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管理要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回良玉在会上讲了话。他指出,盈江抗震救灾工作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要充分认识到恢复重建工作的复杂性,结合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西部地区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重建规划,把中央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实处。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广网北京3月19日消息(记者刘乐)在实地查看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傍晚,在盈江抗震救灾指挥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召开现场会,部署下一阶段抗震救灾工作,确定灾后恢复重建方针。

  现场会上,当地负责人汇报了盈江地震抗震救灾前一阶段工作,温家宝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温家宝:短短的时间内所有的伤员得到有效救治,受灾群众基本得到保障,交通、供水、供电、通信也基本恢复正常,大部分学校已经复课,危房的排除、废墟的清理、卫生防疫等工作有序进行,灾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总的看,抗震救灾工作反应快捷,指挥有力,工作有序,成效显著。

  温家宝部署了下一阶段盈江抗震救灾要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第一、进一步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主要抓好五件事:

  温家宝:一是继续做好伤员救治,特别是要加强重伤人员的治疗,力争不再新增死亡人员。二是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每一个人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住处。三是妥善解决灾区学生的复课问题,全面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四是搞好灾区的卫生防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五是保证灾区市场供应和物价稳定,坚决防止灾区物价大幅上涨。

  第二、认真处置地震带来的灾害隐患。

  温家宝:深入开展危房的排查,全面检查基础设施受损的情况,三要严防次生地质灾害。

  第三、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第四、科学规划和安排灾后恢复重建。

  温家宝:要把重建同扶持少数民族特别是较少民族地区的发展结合起来,同兴边富民结合起来,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同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同基层建设结合起来。

  第五、加强对灾区恢复重建的支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现场会。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广网北京3月19日消息(记者刘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18日至19日来到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看望慰问受灾的各族群众。

  地处中缅边境的盈江县是地震多发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半数以上。3月10日,盈江发生5.8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25人遇难,300多人受伤,28万多人受灾。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派出抗震救灾工作指导组,启动应急预案。

  18日上午,温家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北京飞往云南的飞机上召开会议,和随行的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研究盈江地震恢复重建工作,提出了灾后恢复重建的方针、重点任务以及中央支持的政策措施。

  下午2点,在经过4小时的飞行和近2小时的山路跋涉后,温家宝一行来到受灾较重的盈江县弄璋镇贺哈村,逐户查看灾情。他叮嘱乡亲们不要难过,只要人在,比什么都强。

  温家宝:老乡,人在,房子倒了,我们再把它建起来。我这次来就和你们商量怎么把房子建好。

  随后,温家宝又来到附近的允冒村,亲切看望受灾的各族群众。他走进一顶帐篷,和村民们一起坐了下来。

  温家宝:“一共睡五个人,三家人?”

  地方负责人:“女的在这个地方住,男的在隔壁住。”

  温家宝:“地震灾害以后,就都成了一家人了,大家要互相帮助。”

  这次地震造成大盈江江堤38.4公里的堤防被震裂,威胁着两岸5个乡镇和16万亩耕地的安全。温家宝来到江堤,踏上一个连通两岸、十分狭窄的简易竹桥,不顾桥身摇摆,走到大盈江的江中心,实地察看水文水位情况。他叮嘱当地干部要在汛期来临前完成修复加固工程,确保安全度汛。

  温家宝十分惦记受灾学校的复课情况。平原镇岗勐中心小学地震后,两栋教学楼都成了危房。在部队帮助下,学校在校园内搭起了帐篷教室和宿舍。

  温家宝:“同学们好!”

  学生:“爷爷好!”

  看到温爷爷走进教室,同学们高兴地鼓起掌来。温家宝逐一察看了帐篷教室和宿舍,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在教室里,他对同学们说:

  温家宝:只有懂得苦难,才懂得生活,才懂得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奋斗。你们会成长为一个不怕困难的人,顶天立地的人,坚强的人。

  地震中,平原镇拉勐村倒塌400多间房屋。温家宝来到这里时,解放军战士正在清理废墟,排除险情。看到物资发放点里货源充足,温家宝十分欣慰。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围拢过来,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温家宝:哪里有解放军,哪里群众就安心、放心。救灾任务还很重,救人、解困、除险、重建。现在,除险和重建工作刚刚开始,解除群众困难还有不少事情要做,但是我相信同志们会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不怕牺牲、勇于奋斗,一定能够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

  随后,温家宝还来到盈江县城内最大的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和盈江县人民医院,在帐篷病房里看望受灾群众,鼓励大家乐观起来,困难很快就会过去。

  傍晚时分,温家宝在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会议,听取了抗震救灾工作汇报。

(编辑:SN020)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由于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山森林分布集中,过去几十年(1970-1998)一直是森林采伐的重要对象,形成了广泛分布的块状皆伐迹地,地跨川西北、青海南部以及藏东北地区。而高山森林在维持源区生态系统稳定以及区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积极有效保护高山森林,加快大面积的皆伐迹地植被保护、恢复与持续管理,促进源区生态功能恢复已成为高山林区以及江河源区生态保护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之一。
近年来,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及三江源保护区工程的启动,这一重要区域的森林保护和恢复重建才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虽然对迹地造林与植被恢复技术有过试验研究,但是相关迹地植被恢复与森林重建的基础理论研究仍然比较缺乏,采伐迹地土壤性质及演替规律更是较少研究。长期以来,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山森林采伐迹地演替过程及其动态也仅有过概念性描述和记载。对高山森林采伐迹地次生演替恢复的理论认识不足,特别是土壤演变认识缺乏,使得当前的高山迹地森林恢复重建策略与技术措施缺乏针对性,导致现有技术应用常常失效,形成高山迹地造林成功率低的局面。强化高海拔林区采伐迹地土壤演替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无疑成为突破现有认识局限、寻找恢复重建与管理的有效策略的突破口。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包维楷课题组对采伐后4、5、10和17年的自然恢复迹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以原始冷-云杉林为对照,结果显示:随着采伐后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持续降低;有效养分和阳离子交换量明显受森林采伐的影响。通过退化指数综合比较发现,对采伐迹地放任不管,加上季节性放牧活动干扰,短时间内几乎所有土壤性质均呈现退化趋势。因此,改善对采伐迹地的管理是维持采伐迹地土壤质量和长期养分平衡的关键,停止人为活动(如季节性放牧活动)是采伐迹地土壤恢复的重要策略。
该结果发表于《土壤利用与管理》(Soil Use and Management)(DOI: 10.1111/j.1475-2743.2010.00324.x)。(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更多阅读 《土壤利用与管理》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八闽最早书院之一蓝田书院的重建工程,预计今年底完工并对外开放。记者14日在宁德古田县施工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忙着运输、安装材料。

在侨乡福建古田县水口闽江畔,鳌江之源的群山之中,有一个山村小镇叫杉洋,镇北二里有座蓝田书院。据考证,蓝田书院建于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是八闽最早的书院之一,后毁于兵火。宋乾道二年(1166年)由杉洋肇基者余仁椿后人余端卿发起重建。南宋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应邀前来讲学,并题“蓝田书院”四大字勒于石。从此,蓝田书院名耀八闽,后人为之立墨迹亭纪念。当年学子云集,盛极一时,蓍名的“朱子十八门人”就是此时形成,并为蓝田书院奠定了丰厚的文化沉淀。

蓝田书院历宋、元、明、清、民国多次修葺重建。民国十四年,占地已达941平方米,规模恢宏,历代名人学者造访不绝。但令人遗憾的是,蓝田书院在1975年12月的一场大火中被烧毁,留下的只有朱熹亲书的“蓝田书院”四个大字的石碑。   

2009年,古田县成立蓝田书院理事会筹备重修。项目负责人吴小龙说,重建的蓝田书院分三个层次,包括旁边的木字亭、回心阁,基本都是宋代的风格,力求仿建逼真,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真实面貌。

新书院建于杉洋镇北,距原址不远,占地面积580多平方米,工程建筑总面积是980平方米,总投资300万元人民币,规模与原书院相当。此处山清水秀,有“凤林栖霞、狮岩积雪、象峰夕照、马首嘶风、古洞流云、天池引月、一线洞天、云梯接汉”合称的蓝田八景及闻名的三井瀑布;当地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朱子一日教九斋”的传说。

蓝田书院理事会工作人员说,重建工程于2010年8月开始动工,至今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底完工。届时,将开展一系列文化研究活动,比如展示朱熹遗留的字迹、诗句、墨宝,让人们感受朱子文化,领略千年古镇的文化气息。

发表在栏目: 文化

  中新网3月3日电 据台湾中广新闻报道,新西兰总理约翰·基2日表示,在上星期遭浅层地震重创的基督城市中心可能需要耗费15年的时间进行重建。

  约翰·基说,市中心三分之一的大楼必须推倒重建,这些建筑过去是五万多人上班的地点。如今是人去楼空。

  约翰·基说,市心中的建筑都大多已成危楼,当局为避免民众进出危险,已经封锁,可能一直持续到圣诞节。

  由于当地吹起强风,因此当局当天开始发放口罩,以避免吸入灾区瓦砾灰尘。

  基督城市长帕克表示,这些灰尘并未遭污染,但是为保护呼吸道民众最好还是戴上口罩。

(编辑:SN020)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德国一对夫妇1991年在阿尔卑斯山区发现奥兹冰人,在获得这一重大发现20周年之际,荷兰艺术家重建了冰人头部模型,发现他拥有棕色的眼睛,这与以前的重建模型有很大出入。

  1.奥兹的重建图

奥兹的重建图(图片提供:Heike Engel/21Lux, Südtiroler Archäologiemuseum, and NG Deutschland)
奥兹的重建图(图片提供:Heike Engel/21Lux, Südtiroler Archäologiemuseum, and NG Deutschland)

  奥兹冰人的最新重建模型显示,他的外貌比实际年龄显得更加苍老,皮肤像皮革一样且布满皱纹、眼睛深陷,这一形象同以前显示他是一位身材高大魁梧 的中年男性的重建图相差甚远。荷兰艺术家亚尔芬斯和亚德雷•肯尼斯制作的这个新奥兹冰人模型显然,这个已有5000年历史的冰人拥有棕色眼睛,而不像以前 认为的是蓝眼睛。

  这个最新冰人重建模型是根据对奥兹的身体重新进行3D扫描获得的结果得出的,该模型将在名叫“奥兹20(Otzi 20)”的展览上展出。这次展览是为了纪念人们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发现这个天然木乃伊20周年。3月1日到2012年1月15日,“奥兹20”展览将在 意大利波尔查诺南蒂罗尔考古博物馆举行。该博物馆主管安吉里卡•弗利金杰在声明里说:“这次展览的目的是更全面地呈现一些纯科学方面以外的奥兹冰人的照 片。”

  2.躺在冰上的奥兹

躺在冰上的奥兹(图片提供: Vienna Report Agency/Sygma/Corbis)
躺在冰上的奥兹(图片提供: Vienna Report Agency/Sygma/Corbis)

  1991年,两名德国人在阿尔卑斯山区的奥扎尔(Otzal)地区登山时,在一条融化的冰川上偶然发现奥兹冰人的木乃伊,这张照片是在同一年的 9月拍摄的。奥兹的左肩显然曾被箭头射伤,他身旁散落着各种东西,其中包括铜斧、匕首、背包、未做好的弓、一个空箭袋和没有箭头的箭杆。

  3.冰人的最后时刻

冰人的最后时刻(图片提供:Vienna Report Agency/Sygma/Corbis)
冰人的最后时刻(图片提供:Vienna Report Agency/Sygma/Corbis)

  艺术家格雷戈里•哈林的这幅油画显示,垂死挣扎的奥兹正在拼命呼吸,雪花飘落在他周围,到处天寒地冻。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奥兹设法从部 落冲突中逃出后,最后在这个山口活活冻死。然而,2010年9月由意大利罗马大学考古学家亚勒桑德罗•范泽迪领导的一个科研组,在《古物 (Antiquity)》杂志上提出新的假设,认为是住在附近的村民把奥兹的遗体搬运到这里,把他埋葬在这座山上。根据这一观点,奥兹可能并不是一名普普 通通的猎人,而是一名德高望重的人,在他周围发现的东西可能并不是从他身上散落下来的,而是被当作陪葬品,由别人小心摆放在那的。

  4.早期冰人头部重建模型

早期冰人头部重建模型(图片提供:Kenneth Garrett, National Geographic)
早期冰人头部重建模型(图片提供:Kenneth Garrett, National Geographic)

  20世纪90年代初为《国家地理》杂志重建的一个冰人头部模型显示,奥兹看起来显然比20周年版的重建图更年轻、健康。在制作90年代的重建图 时,约翰•古尔奇利用奥兹和现代欧洲男性的解剖学数据,以及他自己的理解,来塑造奥兹的面部轮廓。《国家地理》的编辑克里斯多佛•斯隆参与了早期重建工 作,他在2008年的博客上遗憾的说:“我们没对奥兹的头骨进行三维立体扫描,这对我们的重建工作产生很大限制。艺术家古尔奇应该利用奥兹的头骨CT扫描 图和照片重建模型。”

  据1993年发表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说,古尔奇在重建时,也是采用奥兹和现代欧洲男性的解剖学数据,以及他自己的理解,来塑造冰人 的面部轮廓。斯隆表示,这种重建工作“让一些人,尤其是科学家感到很不安,因为它们是最基本的艺术。由于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很有限,因此艺术家只能依靠猜 测来完成整张图片。”(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天花板上的裂缝虽经处理但仍然明显。 天花板上的裂缝虽经处理但仍然明显。

墙壁上最宽的裂缝能有半厘米。 墙壁上最宽的裂缝能有半厘米。

  中央领导批示严查此事,县长免职,新建房要在今年5月份全部完工

  急盼的救灾房,90%不合格!

  去年7月13日,本报率先以两个整版刊登了《姚安震区“统建房”开裂》《“三次要求停工都遭拒绝”》的报道,披露了刚刚经历2009年一场6.0级地震后的姚安灾区,因人为因素再次导致“家破”之灾。

  以当时的监理方说法,在二标段100栋房子中发现11栋不合格,愈10%的概率已经非常严重,然而令人发指的是——最终居然有90栋房不得不拆除重建。这样的建设丑闻,如何能让刚经历了地震的灾民安心,又如何对得起治下百姓的信任。背后是否深藏钱权交易我们不得而知,但事件凸显出的施工混乱、监理困难、无视百姓利益的丑态已跃然纸上,不容辩驳。

  房屋推倒不难,重建不难,难的是重建百姓心中勤政为民的责任政府形象。

  楚雄州姚安县官屯大村的地震统建房开裂下塌的事情,经过本报率先报道出来后,立即引起了中央、地方等各级媒体的高度关注,从当地政府到中央,也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随后,中央领导批示要严查此事,县长、副县长以及各相关部门的领导都受到了相应的处分。经过有关部门的检测确定,光二标段100栋房子中就有90栋房子要拆除重建。现场总指挥吕副州长表示,90栋房子要在今年5月份全部完工,让村民尽快搬进新房。

  村民:州县领导道歉,问题房全拆了

  “太感谢媒体了!太感谢记者了!统建点的所有问题房都全部拆除了,重新修建新房。”昨日下午,姚安县官屯大村的村民李先生打电话给本报记者,他代表全村的村民,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激之情。李先生称,地震统建房开裂下塌的事情,经过本报率先报道出来后,立即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和建设指挥部的重视,将其中开裂下塌最为严重的10多栋房子立即拆除了,重新修建成新房,这些村民的心里算是暂时踏实了些。随后的问题又出现了,陆续有更多的村民发现自家的房子出现开裂下塌的情况。村民再次开始四处反映,中央、地方等各级媒体高度关注,从当地政府到中央,也再次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

  李先生告诉记者,春节前的几天,楚雄州委州政府、姚安县委县政府等领导来到官屯大村统建点,召开群众大会,州委书记、县委书记等各级领导,分别向参加大会的群众赔礼道歉,对于没有把村民的房子建盖好,分别表示对不起村民,要将这些检测不合格的房子拆除后重新修建。州委领导表示,此事引起省委省政府和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批示要严查此事,处罚相关责任人。并当场宣布省里的文件,姚安县县长就地免职,分管该项目的副县长停职检查,指挥部的主要负责人及县安监局副局长、质检站站长、民政局副局长等被拘留。在场的数百名群众在听完这个信息后,当场就鼓掌欢呼:“感谢党中央!感谢各级领导!”大会上同时宣布成立新的建设指挥部,由吕副州长担任现场总指挥,从州县各个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新的指挥部。群众大会一结束,指挥部就进场开展工作。

  副州长:拆后再建房仍有不合格,再拆

  记者电话联系上了现场总指挥吕副州长,他正在工地上忙碌着,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工程的进展情况。吕副州长说,自己是1月5日来的,当天就把自己的办公室搬到了工地,在做好村民的宣传工作的同时,立即进行前期的施工筹备建设工作。经过权威部门的检测,光二标段100栋房子中就有90栋房子的质量不合格,上次拆除后重新修建的10多栋房子中,也检测出部分不合格的房子,必须要拆除重建,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这90栋房子必须在今年5月份全部完工,128平方米的面积哪怕一平方厘米也不能减少,而且要按质按量地建好房子,让村民尽快搬进新房。

  按照规定,由于房子的质量不合格,必须由原来的施工单位承担全部责任和损失。所以,还是由原来的施工单位拆除重新修建,政府和村民不再补贴一分钱。指挥部春节只放了3天假,所有工作人员都没有回家过年,从大年初四开始,工地上就开始正式施工,对这些质量不合格的房子进行拆除,施工队是昼夜施工,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也是24小时坚守岗位。到目前为止,90栋房子,已经拆除了一半。另外几个标段的房子,相关部门正在对房子的质量做进一步的检测,检测的具体结果还没有出来。

  宣传部:确实听说中央要严查此事

  “确实听说是中央领导批示了要严查此事,但具体是中央哪个领导批示的,我就不清楚了。”楚雄州委宣传部的一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中央领导的批示都在省领导的手中,他们是无法看到和拿到的。当时是根据中央和省里的文件精神要求,以及中央和省领导的批示,对姚安县县长、副县长,以及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做出了相应的处分决定。同时,云南省委省政府也成立了一个联合工作调查组,对此事展开全面详细的调查,目前,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

  记者 田钿(云南信息报)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周五, 14 1月 2011 11:17

巴西暴雨增至270死

南半球近日遭罕見暴雨侵襲,繼澳洲後,巴西里約熱內盧也降豪雨,觸發山泥傾瀉,造成嚴重死傷,死亡人數已上升至二百七十人,另有至少五十人失蹤,數千人無家可歸。不少人都是在睡夢中被山泥活埋。里約熱內盧北部山區受災最嚴重,當中有整個社區被山泥掩埋,水、電、交通和通訊全部中斷,不少居民被洪水圍困。當局派出大批消防員搜救,並出動直升機運送物資。

        巴西女總統羅塞夫已決定撥款四億多美元,幫助災民重建家園,她已趕赴災區視察。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2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