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7日电(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今日14:30,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主题为“财政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谈及今年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时表示,要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国家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各种补贴。
谢旭人表示,今年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中国政府在全面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落实好这个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而且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谢旭人表示,要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就是说,要继续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国家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各种补贴,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消费
人民网北京3月7日电 (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今日14:30,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主题为“财政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会上表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谢旭人表示,今年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中国政府在全面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当前世界经济尽管在逐步复苏,但是复苏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还存在。我国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也需要应对这些影响,还需要必要的政策支持。
谢旭人说,与此同时,我们近几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增加了公共投资,有不少在建的项目还需要继续增加投入。今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有计划地启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这些都需要加大财政投入,所以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谢旭人说,落实好这个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而且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谢旭人说,今年财政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进一步下降,预算赤字比去年减少1500亿元,全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去年是2.5%,今年可望进一步下降到2%左右。与此同时,在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在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下更大的工夫。按照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这一要求,我们在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大力支持和促进诸如粮食、棉花、蔬菜、糖料、肉类、肉禽蛋奶等人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进一步清理、规范流通领域各种收费,进一步做好促进化肥、农药、薄膜等农用生产资料的供应以及价格的管理,促进增加这些方面的供应。
本报讯(记者 周宇)昨天,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透露,目前计生部门正在考虑放开二胎政策,很多专家对此做了研究。王玉庆认为,放开二胎政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
王玉庆说,他个人赞成逐步放开二胎政策。现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如果第一个是女孩儿,政策允许生第二胎。王玉庆认为,这一政策可以在城市逐步放开。因为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人口红利也到了一定阶段。
王玉庆透露,目前计生部门也在考虑此问题,很多专家对此做了不少研究,他个人认为,二胎政策到“十二五”末期可能会放开。
二胎政策一旦放开会不会导致人口暴涨?王玉庆认为不会。他说,现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特别是本地常住人口。因为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成本高了许多,且年轻人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也符合国际规律,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不需要政府控制,人口自然会下降。
据新华社电 以色列资深外交官伊兰·巴鲁赫2日辞职,称理由是他不愿再代表本届政府的政策,特别是外长阿维格多·利伯曼的观点。
巴鲁赫接受以色列军方电台采访时说,利伯曼在联合国声称巴勒斯坦建国今后几十年都无法实现,他无法接受这一观点,不能再代表政府的政策。
巴鲁赫2日在一封写给外交部全体职员的信中解释自己的辞职决定。以色列多家媒体刊登了这封信的内容。
巴鲁赫在信中说:“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和外长利伯曼的外交政策正在损害以色列的国际地位……近两年国家领导人多次表达的信息令我愤慨,无法无动于衷,我发现自己很难再代表他们和真诚地为他们解释。”
以色列近来因与巴勒斯坦的和谈停滞和约旦河西岸定居点建设面临国际社会批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2月18日就一项谴责以色列扩建定居点的决议草案举行投票表决,但由于美国行使否决权,草案未通过。
巴鲁赫具有30年外交工作经验,上次驻外职位是以色列驻南非大使。宣布辞职之前,他在外交部担任一个高级职位,还没有到通常退休年龄。
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伊加尔·帕勒莫尔说,一名外交官在退休之前批评政府不常见。
新华网巴黎2月28日电(记者彭梦瑶) 法国总统萨科齐与英国首相卡梅伦28日通电话,决定要求欧洲理事会召开特别会议,以便欧洲各国就利比亚局势制定共同政策。
法国总统府28日晚发表公报说,萨科齐跟卡梅伦通电话时讨论了利比亚局势,二人一致认为目前欧盟急须出台共同政策应对利比亚危机。
公报说,法英两国领导人决定一起向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提议,要求召开一次欧洲理事会特别会议,以便在欧盟层面讨论并通过必要的措施。
萨科齐27日晚在就国际形势发表电视讲话时曾经呼吁欧洲各国针对利比亚形势采取共同的应对政策,并表示希望欧洲理事会开会讨论此事。
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到全国,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土地招拍挂制度试点,加快房地产市场和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今天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提交了《发展改革委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报告中提出,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对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的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明确提出了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
报告提出,2010年以来,针对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要保持房地产政策的统一性、稳定性,坚持供需双向调节,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主要工作包括:对省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进行考核和问责,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严格执行好差别化房地产信贷政策,对不认真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的商业银行,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切实落实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计划和供地计划,督促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增加居住用地的供应总量;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闲置土地、违法改变土地用途和性质、拖延开工时间、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曝光和处罚力度。
同时,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要内容,将强化政府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责任,继续做好基本住房保障法的研究论证工作;对各地2010年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提早分解下达2011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1000万套的分地区计划,及时下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加快建立差别化的房地产土地供应政策,确保落实中央确定的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完不成这三类住房供地任务和比例的地区应停止商品房建设供地;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抓紧制定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政策。
(本文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亦君 崔丽)本报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黄碧梅、李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国八条”),各地要在2月中旬之前,出台住房限购实施细则。截至20日,北京、上海、青岛、贵阳、南宁、长春、成都、南京、济南、哈尔滨等部分城市已经出台相关政策。
各公布细则的城市都对限购作出规定,但是限购程度有所区别。
在限购套数上,已公布细则的城市皆按照“国八条”落实。但非本地户籍家庭购房资格的取得,在本地居住和工作的年限要求上,各城市有所差别。成都没有限制外地居民购房的严格条件,仅要求有社保或是纳税记录即可。上海、广州、南宁、哈尔滨、长春、贵阳、青岛和南京等城市则只需提供本市一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如何认定一个家庭拥有几套住房,是根据产权登记还是根据房贷记录?在本轮限购政策中,各城市多采取“认房”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有购房资格的家庭卖掉一套房,只要总套数不超过限购套数,可以重新再买一套。广州也实行此政策。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解释,这是考虑到部分家庭早年购买了小户型,但在生孩子或与老人同住后,需要换大房,实行“卖一可再买一”原则,则可实现他们的换房需求。
限购区域而言,以往广州市出台的房地产限购政策中,广州市代管的增城、从化两个县级市并未纳入限购范围。本次广州市楼市调控细则,则将增城、从化两个县级市纳入限购范围。
“国八条”要求,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
从已出台房地产调控细则的城市来看,大多未提出量化目标,只有贵阳的表述相对具体:新建房价格增幅不高于去年全国平均值。上海与南京则公开了房价调控目标的公布时限。
各城市都执行“国八条”规定的购买第二套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的政策。在此基础上,北京进一步提出:研究提高本市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和利率。银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商业银行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
据新华社电 太原市政府19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意见》,将本地楼市“限购令”细化成了11条,其中将限购房屋范围从“新建商品住房”扩大到了“住房”,即购房人购买存量房也将按此政策执行。
“限购令”明确提出,从2011年2月19日起,太原市原则上对拥有一套市辖六区住房的本市居民家庭(包括购房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能够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市辖六区住房的本市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本市辖六区住房的非本市居民家庭和无法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的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市辖六区内向其售房。
为了稳定商品住房价格,意见还提出,相关部门要全力配合房地产调控政策,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金融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和相关税收政策,对居民家庭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其销售收入全额征税。
记者采访发现,太原市出台“限购令”以后,购房二套及以上住房房贷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提高的相关条例给一些囤房者、炒房者带来资金压力,他们开始通过房产论坛、QQ群等渠道发布原价转让房屋的相关信息。
与此同时,太原市的房产开发和投资者开始处于观望状态,观望政府“限购令”的执行力度。
聚焦中国经济50人论坛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会昨在京举行 有专家在会上强调——
“未富先老”将成“十二五”重要挑战
本报北京讯 (记者赵琳琳、张莹、柳建云)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年会于昨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本届年会题为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几个重大问题。在昨日的论坛中,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中国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成为与会专家聚焦的重要议题。论坛成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昨日的演讲中表示,中国人口变化的一个特点是“未富先老”,这将成为“十二五”最重要的挑战。
中国老龄化比例高
2009年,中国的老龄化比例已达8.3%,显著赶超世界平均水平7.5%。
“提及人口老龄化,我们过去更多的作为一般现象来看待,其实,其背后有更多的含义,特别是对经济增长的含义。”蔡昉在昨日的论坛上表示,中国人口变化的最大特点是“未富先老”,2000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结构比重为6.8%,与世界平均水平完全一样,至2009年,中国的老龄化比例已达8.3%,显著赶超世界平均水平7.5%。
他说,没有办法让老龄化停下来或者退回去,也就是说,是发展阶段造成了人口转变阶段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而非某一项政策造成,所以调控政策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更重要的是,如果10年或20年后,我们的参照对象为高收入水平国家,和他们比我们并不老,甚至还相对年轻,最关键的是如何关闭未富先老的窗口。”
蔡昉说,“先老意味着要素发生变化,劳动力贵了而资本相对便宜了,也意味着我们丧失原来劳动密集比较优势;而未富则是说,我们不会再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得到足够显著的比较优势,因此,我们面临着尴尬境地,这时比较优势不显著,我们需要进行选择。”
城市化率低于工业化率
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樊纲表示:用各种方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让农民在城里待下来,这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点。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樊纲则表示,工业化进程根本核心是劳动力转移,按目前分析数据,如果计算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力,至少有30%~35%的劳动力是农民劳动力,尽管他们的收入目前仍在增长,但其收入也只是农民工的一半,照此不应出现民工荒及农民工工资上涨的情况。
“但现在,确实出现了劳动力工资上涨的情况,如何解释这个悖论?”他说,此悖论反映了中国的一个特殊情况,也就是我们的城市化率大大低于工业化。工业化率步速快,但城市化率低,劳动力进城了,把老人孩子留在农村。他表示,用各种方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让农民在城里待下来,这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点。
分析物价上涨应考虑四因素
本报北京讯 (记者赵琳琳、张莹、柳建云)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昨日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年会上说,对于物价上涨,应从市场结构、国际传播、成本推动及类金融化等四方面因素考虑。
李扬认为,其一是市场结构问题,一般是从宏观角度去分析,但反过来也要找找宏观经济现象基础,比如,这一年来的市场参与度如何?交易合约怎么设计的?程序怎么样?对价格产生了什么影响。
此外,就是从国际传播的因素来考虑。此前被强烈关注的石油涨价问题,实际上包含炒作因素。
最后是成本推动因素以及类金融化问题,比如,金融资本炒作,对物价产生的影响。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樊纲则在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中国货币确实面临着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他认为流动性过剩有两方面,一方面是2009年,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果造成贷款、M2增长过快,在情况变化后,一些过度发放的流动性需要回收,此外,是近两年有些外资包括热钱的流入,每个月每个季度都有外汇储备的增加,这也意味着国内流动性的增长,因此,要适当对冲掉这些新增的流动性。
李稻葵:房产限购应淡化户籍色彩
本报北京讯 (记者赵琳琳、张莹、柳建云)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昨日表示,国内可能需要新形式的改革。对于改革在当前情势下遇到的瓶颈,李稻葵表示理解,他说,改革不仅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调动部分基层。需要通过基层感受来设计新机制改革。
改革应从基层做起
李稻葵表示,改革很大程度上应从基层做起,学术界应从中国实际进行研究,并通过一系列安排过渡到合适的制度。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则表示,“十二五”动力源于改革。他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二五”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体制改革。
户籍制度存在灰色地带
李稻葵表示,房地产限购应该从局部的资本管制这个角度来理解,而一个十分重要的隐患却是户籍制度存在灰色地带,“北京市的房产限购政策一个重大缺陷就是把户籍放在核心位置,而北京市的户籍存在灰色市场和灰色价格是一个大家都清楚的事实。”
李稻葵表示,如此搞限购,就是把从前炒房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倒买倒卖户籍的人手里,这样投资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他建议将限购作为过渡手段来坚持,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因此具体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淡化户籍的色彩,增加工作居住等一些实际标准,时间也不一定要很长,两年应该够了。”
龙永图:应给予内外需求同等待遇
本报北京讯 (记者赵琳琳、张莹、柳建云) “我的观点是不要把出口问题中的减少出口问题当成调结构、转方式的主要目的,没这个必要。”龙永图在昨日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年会上说道。
龙永图表示,现在一谈调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家就觉得像是拿自己开刀,减少投资,减少出口,增加内需,“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想刻意减少出口,这已经形成一种国际潮流了。不要形势好的时候骂出口;形势坏的时候,或者经济出现困难的时候又向出口来要效益、要增长。市场丢了再要拿回来是很困难的。”
“以后能不能把‘三驾马车’搞成两驾,一个投资、一个需求。”龙永图认为,在全球化发展越来越深入和关税减少得差不多的情况下,应当将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分开,并给予两种需求同等的国民待遇。
在他看来,出口多了,也就意味着我们海外投资增加了,“给予内需和出口机遇同等的国民待遇是拉动经济的重要方式,搞清这个观点对于改善中国的整体出口环境将有很大帮助。”
此外,龙还认为,在中国的农民问题和城镇化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之前,中国的内需是一个幻想,还是得靠国际市场。
刘伟:面临通胀和滞胀双重压力
本报北京讯 (记者赵琳琳、张莹、柳建云) 在昨日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年会上,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在发言时表示,宏观调控和宏观政策选择以及完善宏观政策的效果是“十二五”非常重要的问题。
通货膨胀压力大
刘伟表示,从2003至2008年,此次金融危机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已面临一些挑战,宏观经济的失衡不是表现为过冷而是过热,投资和消费方向不同,“投资领域过热,而针对消费,当时提出的是产能过剩”。
刘伟说,2008年下半年来,进入反危机时代,扩张的政策力度非常强,财政政策也更为积极。目前的宏观调控已处第五阶段,回到了2003年至2007年的情况,“不敢紧缩,不敢扩张,原因不像2003年至2007年,是不同领域结构性的方向差距,这次面临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带有滞胀的威胁和经济衰退威胁,有相当大通货膨胀压力。而这种两难选择是总量失衡问题,这也是‘十二五’宏观政策的特殊性所在。”
他说,比如,此次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的货币市场上对货币的需求大,而供给不足,也就是流动性不足,这一问题需要政策解决,要求采取有利的办法放松银根。尽管,中国也采取了放松银根等方法,但与欧美国家有很大差别,因为中国货币市场失衡总方向不是需求大于供给,而是货币供给大于需求。
扩大内需很重要
刘伟表示,现在强调宏观政策的需求效应,扩大内需很重要,在中国要关注宏观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的供给效应。
他表示,在度过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十二五”是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宏观政策调整,除了强调短期总量均衡外,要关注供给方面的调整,强调效益的作用等。
“期盼”已久的南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细则终于出炉了——昨晚6点,南京市住建委官网上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而此时距离“国八条”要求的省会城市必须在2月中旬前颁布的最后时限只有一天时间。记者了解到,最受关注的“限购令”与“国八条”中的规定几乎一样,本地家庭限购第三套房,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地家庭,无法提供1年以上(含1年)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同样被纳入限购范围内。
该通知共有16条,执行时间为2月19日,这也是“限购令”开始执行的日期,换句话说,只要是不符合规定的买房人,今天去房产登记部门办理合同鉴证的话,将一律“拒签”。一些消息灵通的开发商赶在限购令出台之前抢推的房源,只要是已经办理了合同鉴证的,将可以“逃过一劫”。
南京楼市“限购令”核心细则
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市区内向其销售住房
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市区内向其销售住房
无法提供1年以上(含1年)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市区内向其销售住房
努力控制新建住房价格。根据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3月底前向社会公布。
新建商品住房上市必须明码标价、“一套一标”;申领预售许可证应当申报价格,且开盘价格应与申报价格一致,申报价格3个月内不得调高,3个月后需要调高的必须重新申报
认真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焦点1
限购令 本地家庭限制购买第三套房
●政策原文:进一步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对已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1年以上(含1年)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可新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1年以上(含1年)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市区内向其销售住房。
●政策解读:与上个月颁布的“国八条”相比,南京市的“限购令”如出一辙,在已经出台“限购令”的城市中,应该算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外地居民购房的限制,北京出台的细则是要求满5年社保证明,而上海则是满2年,相比之下,南京市只要求满1年即可购房,这也比较符合南京的城市发展需要。
而对于本地居民的限制,与去年10月份南京出台的楼市细则相比,提法也完全相同,即规定已经有2套住房的限制购买第三套,与“国八条”的规定完全一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购房套数是只按在房管部门登记备案的套数,也就是“只认房”,同时“家庭”的界定按照之前的说法,指的是“购房者本人及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购房套数的查询可以在房管部门的档案馆操作。
对于众人关心的已有两套房,如何再买第三套的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昨晚出台的细则中并未明确,不过照通常理解,已经买过两套房的,只要卖掉其中一套,就将符合再买一套的条件。“换句话说,看你有没有购房资格,应该是看你手上现有几套房,而不是过去曾经买过几套房。”不过,该人士称如此操作的可能性最大,但仍需要看相关主管部门的权威说法。
焦点2
销售 首提“开盘价格应与申报价格一致”
●政策原文:继续加强商品房市场监管。对取得预售许可或者办理现房销售备案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要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现场销售进度须与网上房地产信息一致。加强价格秩序监管,新建商品住房上市必须明码标价、“一套一标”;申领预售许可证应当申报价格,且开盘价格应与申报价格一致,申报价格3个月内不得调高,3个月后需要调高的必须重新申报。
●政策解读:相关人士表示,“开盘价格应与申报价格一致”主要是为了确保开发商不再玩弄“报高卖低”的手法,通过这一方法有效监管楼盘的市场价格。
“关键是看申报价格能否通过物价部门的审批,而判断一个片区的房价究竟如何,则要考验物价部门的眼光了。”新浪乐居主编王晓军认为,这一点其实难不倒开发商,只要申报的价格可以通过,到时候给出一定的折扣优惠,依然可以卖出自己的心理价位,与现在的申报方式并没有改变。这就意味着,开发商在申报价格时必须实事求是,想虚报行不通了,“踩点”必须准确。
至于领证后10天内必须一次性开盘、3个月内不得调高房价等,这些南京已经在执行当中,本次只是重申而已,并无新意。
焦点3
税收调整 五年内交易全额征收营业税
●政策原文: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政策解读:该条款与上个月“国八条”的提法完全相同,而南京市也已经于1月底开始实施。此外,“国八条”中提到的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在此次南京的地方细则中也明确,“合理确定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3月底前向社会公布”。
焦点4
保障房 年内开建600万平方米经适房
●政策原文:全面启动实施《南京市“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2011—2015年)》,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建设规模和工程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今年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600万平方米、竣工300万平方米;储备廉租住房1800套;建设中低价商品房40万平方米;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含人才公寓)50万平方米。完成80万平方米危旧房与工矿棚户区改造,整治房屋800幢、出新小区70个。加快实施1000万平方米安居工程,重点推进迈皋桥、花岗、岱山、上坊四大片区保障房项目建设。结合《南京市“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和各城市功能板块建设需要,启动新一轮1000万平方米保障房规划建设工作。
●政策解读:记者从南京市房管部门了解到,2010年,南京市启动了迈皋桥创业园、花岗、西善桥岱山、江宁上坊四大保障房项目,总建筑面积980万平方米(含中低价及普通商品房),其中保障性住房约8万套(包括0.5万套廉租房、1万套间公共租赁房、1万套双困房经济适用房,其余为拆迁安置及产权调换房),将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交通便利、节能环保的大型城市组团。
焦点5
土地供应 年内推出500公顷住宅用地
●政策原文:增加土地有效供应,今年计划供应商品住房用地500公顷,加强对企业土地市场准入资格的审查。继续加强土地供后管理。对已供房地产开发用地,超过两年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进行开工建设的,必须按照闲置土地处置的相关规定处置到位。依法查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对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达不到25%以上的(不含土地价款),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让土地及合同约定的土地开发项目。
●政策解读:在楼市调控细则中明确当年的土地供应计划,这在南京出台的文件中尚属首次。记者了解到,500公顷(合500万平方米)的供应量比2010年的460公顷多出了40公顷,从供应量上来看,完全可以满足南京住宅市场的需求。
根据南京市国土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南京市实际成交住宅土地400公顷,2010年南京实际成交住宅土地440公顷,其平均数为420公顷,因此,今年500公顷的住宅用地供地计划是“超额完成”。楼市专家推算,按照平均2.0的容积率计算,500公顷的住宅用地将来可以建成1000万平方米的商品住房上市,保证未来两三年内南京住宅市场“不断货”,从而确保房价不会因房源减少而大涨。 本报记者 马祚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