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李珍 孙秀萍 本报特约记者 詹德斌 王轶峰 本报记者 王渠 据5月13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原定本月21日至22日在东京举行的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谈日前传出“改址风波”。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首相菅直人个人提议将会谈开幕式设在刚遭受地震和核灾难的日本福岛县举行,目前正在就这一方案征求中韩两国意见。日媒认为,菅直人此举是希望提振灾民士气,并改善因核事故受损的日本农产品形象。然而,这种改址方式是否合适,各界看法不一。有韩国网民认为,日本是“居心叵测”,“试图利用他国首脑来宣传本国救灾工作”。日本国内也有不少媒体认为,菅直人此举“实现上有很大困难,可能被搁浅”。
据日本《每日新闻》12日报道,日本政府计划让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韩国总统李明博经由仙台机场到达福岛市,然后在福岛县县厅出席开幕式,之后返回东京举行首脑会谈。据称这纯粹是菅直人个人的提议,目的是“缓和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造成的日本产品被评价过低的损害”。日本政府人士称:“已就此事向中韩两国进行了事务级别的磋商,但两国都没有回应。”
日本共同社称,菅直人曾指示外务省和警察厅等为21日下午在福岛召开三国首脑会谈开幕式做好准备。“但由于如果三国首脑同时到达福岛将需要大量警备,日本政府内部也有人认为,要实现这一计划相当困难”。《每日新闻》还报道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三国首脑会谈期间可能会访问日本宫城县女川町,与在地震中拯救了中国研修生、至今下落不明的日本人佐藤充的家属会面。李明博总统也将访问仙台。
然而,改址的说法遭到日本外务省否认。外务省官房国际报道官室的报道官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日本政府已经在4月15日正式对外公布,日中韩三国首脑会谈将在东京举行。“虽然我们也知道有报道称日本想要在福岛举行开幕式,但日本政府没有正式讨论过这一情况”。
一名日本资深政治评论家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菅直人可能是这样想的:如果三国首脑会谈在福岛召开,既可以在国际上突出福岛的安全形象,也可以为日本出口产品受阻解围。对于国内,还可以抚平菅直人不擅长外交的印象,有利于巩固他的执政基盘。但这名学者认为,虽然三国首脑会谈在福岛召开是个“好主意”,但因核事故没有完全控制,确实存在风险,因此如果中韩拒绝前往福岛参会也可以理解。
对于开幕式改址的报道,韩国政府表态谨慎。韩国《朝鲜日报》12日援引韩国外交通商部负责人的话称:“韩中日三国正就多个方案进行协商,尚未做出任何决定。”韩联社也援引外交消息人士的话称,以访问日本为契机,自然而然地访问核事故现场,这是应该的。但目前韩日仍在交换意见,尚未作出任何决定。此外,青瓦台核心负责人表示:“尽管日本尚未做出正式通报,但有消息说,日本内部正在讨论将仙台作为韩中日首脑峰会举办地,尚未作出结论。”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韩国舆论对待此事的反应要激烈得多。韩国《东亚日报》认为,菅直人因在核事故过程中表现出领导能力不足而陷入政治困境,日本的核技术和食品安全也让全世界感到不安,所以这次的举动是恢复信任的一箭双雕之举。《东亚日报》称,韩国政府内部也存在两种声音。赞成者认为,只要会谈场所没有安全问题,就应爽快答应。反对者认为,要求别国首脑前往危险地区,这种做法不符外交惯例。
韩国《朝鲜日报》援引一名叫林在元的网民的话称,“居然想利用其他国家首脑上演这种闹剧帮助解决国内政治问题”,“全世界只有日本能想出这种厚颜无耻的馊主意,真不能和这种国家共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福岛开幕式”一事表示,关于会议的具体安排,三方还在协商之中。“我们关心日本灾区重建工作,希望灾区人民克服困难、重建家园。我们也愿意根据日方需要,与日方就此保持沟通、开展合作”。
辽宁社科院研究员吕超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将开幕式改到福岛举行的做法不是很合适,也没有什么道理。如果说东京因缺水、缺电不适合举行,可以改到关西举行,日方选择福岛这个地方开会,至少不是东方人的好客之道,也不符合外交惯例。首脑会谈轻易改变召开地点,需要有令人信服的道理,日本给出的解释明显带有自私的成分。
吕超认为,中韩非常重视这次三国首脑会谈。去年在韩国举行的会谈上,三国成立了一体化的办事性机构———中日韩事务局。中国对三国合作抱有很大期望,希望三国能担负起引领亚洲经济和维护国际和平的责任。“日本在这次会议的议程上没有给人特别深的印象,在会议地点的选择上倒是令人吃惊和费解。”
目前,福岛核电站依然灾难不断。东京电力公司12日称,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全长4米的400支核燃料棒已全露出水面,并预计熔化了55%。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当天下午宣布,政府将下令屠宰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20公里警戒区域内的所有家畜。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英国已展开临床试验观察药丸能否防止新生儿肥胖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已经在利物浦、考文垂以及爱丁堡等地启动了官方资助的实验项目,给肥胖孕妇分发药丸,防止婴儿肥胖。
报道称,这种药丸能够降低孕妇腹中胎儿所吸收的包括糖分在内的营养物,这些物质容易形成脂肪。
医生认为,有些肥胖是能够遗传的,此实验有望减少超重婴儿的数量——按英国标准,出生体重超过10磅即为超重。
国民健康保险制度文件记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婴儿出生时甚至胎儿时期就超重的情况是成年后肥胖的根源。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在体质指数超过30,即肥胖的情况下怀孕,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制止这种健康危险遗传给下一代。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如果孕妇的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较高,或者体内胰岛素分泌较多,那么胎儿肥胖的危险将增大。新研发的药丸能够减少孕妇分泌的胰岛素,并降低含糖量。
该实验的领导成员简·诺曼表示:“出生体重与日后的肥胖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因为担心药物会对婴儿产生影响,医生不会给孕妇开药。不过,由于英国预计在2050将年面临半数国民严重超重的危险,采取预防措施迫在眉睫。
■ 观察家
“行善”所用财富来源不合法、不正当,这哪里还是什么“高调行善”?
据新华社报道,南京慈善总会副会长潘锴红日前以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被批捕。这个在被捕前3天还高调出席慈善捐赠活动的“高调慈善家”,涉案金额高达5168.8万元。其“高调乐助”的巨额善款,实则是他利用非法的变相传销手段,从慕名消费者中所募集资金的一小部分。
从表面上看,潘锴红的“高调慈善”实实在在:既有向有关慈善组织的成批捐助,也有对个别困难团体、个人的零星捐助;既有大额款物,也有油盐酱醋之类不起眼却少不得的民生必需品。和某些被戳穿的“诈捐”看似有天壤之别,但实质上,这不过是一种更隐蔽、更高明,却换汤不换药的障眼法,实质仍然是贪人功为己功,借从他人手中不合法、不规范攫取的财富,为自己捞取名和利的双丰收。
一方面,他利用各种手法,把传销包装为“行善”,将大批不合格产品以虚高的价格出手,所获资金小部分“借花献佛”高调“行善”,大部分则据为己有;另一方面,凭借“高调慈善”获得的虚名,他又可轻而易举地获得更多人信任。这哪里是什么“高调行善”,分明是利用他人善心以售其奸的“高调作恶”。
慈善原本是一件好事,“高调慈善”也绝不是不可以,国外的慈善家固有作风低调者,但行为高调者也不乏其人,如比尔·盖茨的“公开裸捐”,及他和巴菲特联手搞的“环球慈善宴”,可谓要多高调有多高调,但不管怎么高调,不管有多少人对他们的行善作风皱眉头,这仍然是他们的自由和权利。
道理是明摆着的:首先,他们搞慈善用的是自己的钱,不但有真金白银,甚至有股份、红利、遗产;其次,他们先自己行善,然后才动员他人效仿;第三,他们用于行善的财富来源正当、合法;第四,他们行善高调,但善款来得明白,去得清楚,账目透明公开,管理严格规范。
反观潘锴红的“行善”,善款系“空手套白狼”非法获得,“行善”采取的是“乾坤大挪移”,出名的是潘锴红,出钱的实际上却是其劣质产品的“经营者”、“消费者”。他“行善”所用财富来源不合法、不正当,善款账目和管理更是云山雾罩,毫无透明度可言。
固然,潘锴红个人的胆大妄为,是这起变味“高调行善”闹剧的主因,但慈善管理体制的缺失、不规范,在慈善资金来源、用度等各方面的账目混沌、缺乏透明度,也是潘锴红等人得以如鱼得水的适宜土壤。
慈善可以高调,但先要合法和规范。公众当然不能期望潘锴红们良心发现,自觉自愿地不去做这种骗局尝试,但大家有理由希望,主管部门在体制上、规范上、管理上做得周到一些,对善款的“来龙去脉”做更严格的监管,面对公众的疑问和舆论的监督,能迅速行动,多一些责任和担当。
□陶短房(学者)
相关报道见A17版
灰熊妈妈教幼崽爬树
棕熊妈妈亲身示范爬树要领
据外媒报道,近日德国汉堡市的哈根贝克动物园上演了一出堪察加棕熊妈妈亲身示范幼崽如何上树的片段。
据报道,事件的起因是棕熊们想捕获飞进它们领地的一只乌鸦,但棕熊妈妈在帮助其中一只幼崽上树时,发现小棕熊还没掌握爬树的要领,于是亲身示范。但随后乌鸦安然无恙飞离棕熊圈。
堪察加棕熊也被称为远东棕熊,是棕熊的一种。它们体积较大,一般可以长到3米左右,体重可达650公斤。它们普遍以鲑鱼、花生和蓝莓为生,通常情况下并不捕食乌鸦。
哈根贝克动物园目前收养了1850种动物。临近堪察加棕熊领地的还有长颈鹿、大象、老虎、巨型水獭和猩猩。
为防止宠物狗在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以色列海滨城市特拉维夫一公园用超声波“治狗”。
当地媒体28日报道,位于特拉维夫市区的“雅各布综合公园”不久前修缮一新。为防止过多的宠物狗到公园闲逛并留下“遗留物”,特拉维夫市政府计划为公园配备特殊装置,发散超出人体听觉范围的声波,驱赶宠物狗。
报道说,特拉维夫市政府还打算在市内其他公园配备类似装置。
不少人反对这一计划,认为这种装置不仅会赶走狗,也可能让鸟和松鼠等小动物退避三舍。“这将导致动物情绪紧张,”动物专家阿维纳拉茨说,“宠物狗四散奔逃也会让不明所以的主人苦恼不已”。
市政府官员则认为,他们的初衷只是保持公园洁净,保证所有人都能使用这些公共场所。(耿学鹏 郝方甲)
韩国媒体29日报道,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已接受手术,从肺部取出一根长6.5厘米的针灸针。
卢泰愚的家人说,他先前多次接受针灸治疗,自上周起因出现胸部疼痛、严重咳嗽症状住院,经X光检查发现肺部针灸针;由于无法取出针,他4天后出院。
韩联社报道,卢泰愚本月27日进入首尔大学医院,准备手术。
医生说,手术成功,卢泰愚数天内可出院。
尚不清楚针灸针何时、如何进入他的肺部。
《韩国时报》报道,“韩国东方医学协会”认为,针灸针不可能在普通治疗过程中进入人体。“即便他(卢泰愚)吞下一根针,(针)也不可能进入他的肺部,”一名医生说,“针可能会卡在喉咙。”
卢泰愚现年78岁,1988年至1993年任总统,2002年接受前列腺癌手术,从那以后健康状况不佳。
新华网快讯:据外电30日援引利比亚政府发言人的话报道,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最小儿子赛义夫·阿拉伯在29日的空袭中丧生。
英国“懒惰”青蛙“坐”金鱼背上游池塘
青蛙可能是误入金鱼池塘
中新网4月22日电,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英国德文郡退休园艺师托尼•巴特勒(Tony Butler)在家中池塘发现一只青蛙趴在自家最大的金鱼背上,并拍下了这个画面。
据报道,托尼拍下这个场面后立即用渔网把两只动物从池塘里捞出,并分别放到了不同的地方,以免金鱼受到伤害。
75岁的托尼和妻子在南德文郡的家中有两个池塘,一个养金鱼,另一个养蝾螈和蟾蜍。
老人认为,这只青蛙可能是自己跳进他家的花园,想到另一个池塘找交配对象的,但误入了金鱼池塘。“在这个场景发生前的两周里,我一直听到青蛙的呱呱声,所以我想这只青蛙可能是来找配偶的。”老人说。
“我曾听说过青蛙这样趴在金鱼背上会伤害到金鱼,今天还是头一次亲眼看到,”托尼表示,“我不知道这只青蛙从哪儿来,更不知道他怎么找到我家池塘的。”
老人已经把金鱼放回了池塘,它目前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