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5月3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近有人在刚果维龙加国家公园拍到自然界发生的感人一幕:一只山地大猩猩母亲像人类一样哀悼死掉的孩子,满脸流露出伤心和不舍。
1.哀悼孩子的大猩猩母亲
上个月,护林员伊诺森·姆布拉努维在维龙加国家公园拍摄到初为人母的鲁祖兹的这些画面,它显然正在哀悼出生不足2周的死亡幼儿。据姆布拉努维说,这只雌性大猩猩带着死去的孩子长达一周时间,像往常一样悉心照顾它。我们早就知道大猩猩会照顾死者。例如姆布拉努维至少看到过3次与鲁祖兹类似的行为。
维龙加兽医简·拉梅尔说:“虽然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它们的脑袋里到底想些什么,但是一些大猩猩确实表现的很悲伤,或者不愿接受个体死亡的事实。去年当一只成年雌性大猩猩死亡时,它的3个儿子在它身边守了24小时。我认为它们很伤心也很困惑,与我哀悼死者时的感受一样。”拉梅尔是山地大猩猩兽医项目的区域负责人,她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山地大猩猩。
2.家庭事务
今年4月,鲁祖兹(中)在亲人的陪伴下,把孩子的尸体放在它身旁。鲁祖兹属于由38只大猩猩组成的卡比里济家族一员,这是维龙加国家公园里最大的一个大猩猩群体。同该公园的很多大猩猩一样,鲁祖兹的名字是根据一名因公殉职的护林员的名字命名的。护林员姆布拉努维表示,孩子夭折可能对大猩猩打击很大。雌性大猩猩的妊娠期很长,而且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这些因素导致山地大型每6到8年才能成功养活一个猩猩婴儿。鲁祖兹的幼仔的死亡原因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姆布拉努维表示,新生大猩猩夭折的事情非常常见。他说:“它们在玩耍时可能会踢伤对方。”像鲁祖兹这样初为人母的大猩猩“有时并不知道该如何保护小宝宝”。
3.像人类一样聚集在一起
4月,年轻大猩猩和成年雌性大猩猩聚集到鲁祖兹和夭折的婴儿周围,像是在对它表示同情,甚至是举行哀悼仪式。护林员姆布拉努维表示,有时家庭成员会发出轻轻的哭泣声。有时“它们似乎是在试探性的看一看幼小的猩猩是不是还能醒来”。科学家反对把人类的情感表现强加在动物身上。但是他表示,看到大猩猩照顾死亡婴儿的画面,很难不认为大猩猩与人类有相似之处。“它们确实跟人很像。”
4.休息处
4月,鲁祖兹躺在死亡幼仔的旁边,另一只雌性大猩猩和它的幼仔陪在它们身边。拉梅尔说:“很多大猩猩母亲会继续带着死去的幼仔长达很多天,但是有些会在幼仔死亡不久后放下它们独自离去。大猩猩存在很大个体差异。”(孝文)
最近有人在刚果维龙加国家公园拍到自然界发生的感人一幕:一只山地大猩猩母亲像人类一样哀悼死掉的孩子,满脸流露出伤心和不舍。
1.哀悼孩子的大猩猩母亲
哀悼孩子的大猩猩母亲
上个月,护林员伊诺森·姆布拉努维在维龙加国家公园拍摄到初为人母的鲁祖兹的这些画面,它显然正在哀悼出生不足2周的死亡幼儿。据姆布拉努维说,这只雌性大猩猩带着死去的孩子长达一周时间,像往常一样悉心照顾它。我们早就知道大猩猩会照顾死者。例如姆布拉努维至少看到过3次与鲁祖兹类似的行为。
维龙加兽医简·拉梅尔说:“虽然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它们的脑袋里到底想些什么,但是一些大猩猩确实表现的很悲伤,或者不愿接受个体死亡的事实。去年当一只成年雌性大猩猩死亡时,它的3个儿子在它身边守了24小时。我认为它们很伤心也很困惑,与我哀悼死者时的感受一样。”拉梅尔是山地大猩猩兽医项目的区域负责人,她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山地大猩猩。
2.家庭事务
家庭事务
今年4月,鲁祖兹(中)在亲人的陪伴下,把孩子的尸体放在它身旁。鲁祖兹属于由38只大猩猩组成的卡比里济家族一员,这是维龙加国家公园里最大的一个大猩猩群体。同该公园的很多大猩猩一样,鲁祖兹的名字是根据一名因公殉职的护林员的名字命名的。护林员姆布拉努维表示,孩子夭折可能对大猩猩打击很大。雌性大猩猩的妊娠期很长,而且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这些因素导致山地大型每6到8年才能成功养活一个猩猩婴儿。鲁祖兹的幼仔的死亡原因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姆布拉努维表示,新生大猩猩夭折的事情非常常见。他说:“它们在玩耍时可能会踢伤对方。”像鲁祖兹这样初为人母的大猩猩“有时并不知道该如何保护小宝宝”。
3.像人类一样聚集在一起
像人类一样聚集在一起
4月,年轻大猩猩和成年雌性大猩猩聚集到鲁祖兹和夭折的婴儿周围,像是在对它表示同情,甚至是举行哀悼仪式。护林员姆布拉努维表示,有时家庭成员会发出轻轻的哭泣声。有时“它们似乎是在试探性的看一看幼小的猩猩是不是还能醒来”。科学家反对把人类的情感表现强加在动物身上。但是他表示,看到大猩猩照顾死亡婴儿的画面,很难不认为大猩猩与人类有相似之处。“它们确实跟人很像。”
4.休息处
休息处
4月,鲁祖兹躺在死亡幼仔的旁边,另一只雌性大猩猩和它的幼仔陪在它们身边。拉梅尔说:“很多大猩猩母亲会继续带着死去的幼仔长达很多天,但是有些会在幼仔死亡不久后放下它们独自离去。大猩猩存在很大个体差异。”(孝文)
船上约70名偷渡客多来自中东地区,在澳圣诞岛被巨大海浪抛向崖壁撞粉碎,40余人获救
15日,载70人偷渡船在圣诞岛遇险,岛上居民准备援助。
偷渡船被巨大的海浪抛向崖壁。
视频截图显示,船上的乘客攀在漂浮物上。
15日清晨,一艘载有约70人的木船在澳大利亚西北部海域遭遇恶劣天气,在15米高的巨浪下,闻讯赶来的岸上居民眼睁睁看着这艘木船撞上崖壁摔得粉碎。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船上70人都是试图偷渡到澳洲寻求避难者。目前此起事故已造成至少27人遇难,其中包括妇女儿童。
海面传来尖叫声
这条出事的偷渡船有17米长,船上载有大约70名难民。15日早上,这条船在圣诞岛附近海域遭遇恶劣的天气,并在早上7点左右在该岛北端的飞鱼湾撞崖后破裂沉没。
目击者称,起初偷渡船只是被海浪推到靠近崖壁的地方。一名住在圣诞岛的女性居民说,清晨6点左右,她听到尖叫声。
当她来到海边悬崖下时,看到一条船正在被巨大的海浪推向崖壁,而船上装满了人。据悉,事发时当地海浪最高达15米。
另一名居民米克·塔森说,这条难民船就在距离他200米远的地方触礁并裂成碎片。他说:“我看到许多东西从海面漂过,有的可能是人,但当时在下雨、雾气蒙蒙,我不知道那是不是遇难者的遗体。”
圣诞岛居民佛斯特说,海浪在剧烈冲击崖壁时的情形就像是一台洗衣机正在运作一样。他认为这条船在黎明前开到飞鱼湾时可能已经失去了动力,剧烈的海浪将船推向了崖壁。
澳出动军舰救援
在难民船船体破裂后,澳大利亚海军出动充气艇救起了部分幸存者。
当地议会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海军必须带着幸存者绕行约6公里,才能从岛另一端海水较为平静的地方上岸。澳大利亚代总理斯万证实说,一艘军舰和一艘海关船只正在进行搜救。
澳大利亚海关表示,截至15日下午,已经有41人获救,另外还有1名男性难民自己游到了岸边。救援人员从船残骸中找到了27具遇难者遗体。
幸存者为两伊公民
圣诞岛议员伊斯迈尔说,船上的乘客看起来大部分都是中东人。一名医生证实说,大部分幸存者是伊拉克和伊朗公民。
总部位于墨尔本的难民资源中心官员库尔表示,幸存者是伊朗和伊拉克的库尔德人。他说,这条难民船在当天凌晨3点左右就在圣诞岛附近水域遇上了恶劣天气。据悉,这条没有命名的船从印尼出发后便失去了踪影。直到15日才在圣诞岛附近出现。圣诞岛属于澳大利亚海外领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1400公里处,距印尼爪哇岛只有360公里。(马晶)
■应对
澳总理立即结束休假
以亲自监督沉船事件进展
圣诞岛地方政府表示,这艘难民船在抵达圣诞岛水域前没有被发现。事故发生后,澳总理吉拉德立即宣布提前结束休假,以处理这一灾难事件。
事发时,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正在休假。她15日下午宣布,将提前结束休假回到总理岗位,以亲自监督这一事件进展。
“这是一次悲剧性的事件,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全面了解发生了什么,”吉拉德说,“政府目前关注的重点和绝对首要的任务是救援和伤者的治疗。”
西澳大利亚州州政府表示,该州能够动用的资源都随时待命准备投入救援。2架澳大利亚皇家飞行医疗服务中心的飞机15日下午载着2名医生、2名护士离开珀斯,前往圣诞岛参与救援。该医疗服务中心表示,该中心所属的医院也已经做好准备,以在接下来几天中接收伤员,并提供“最高水平的援助”。
西澳大利亚州警方发言人表示,15日晚,调查人员、法医和遇难者身份辨认人员等也将前往圣诞岛。(马晶)
■目击
小孩攀在木片上尖叫喊救命
由于崖高浪急,赶来救援的岛上居民只能眼睁睁看着乘船者被海浪吞没
一名岛上居民说,他看到遇险偷渡船时,船基本上快翻了,“很多人攀挂在侧翻的船上,一名妇女还紧紧抱着一个小孩子。”这名居民说,之后不久,船就被海浪抛向五六米高的空中并撞上崖壁裂成碎片。
在发现遇险船后,岛上居民立即自发组织救援,但在恶劣天气和巨大海浪之下,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些乘船者被海浪吞没。在难民船遇险后,岛上居民迅速用电话互相通知,数百名居民自发爬上了沉船上方的悬崖,并向落水难民投掷救生衣、绳子和其他漂浮物。但巨大的海浪使居民们无法靠近遇险者,他们只能绝望地看着许多难民被海浪吞没。一名居民说:“我们无法下去救起他们,崖壁有8米高。”
圣诞岛教师斯蒂芬森说,从这里也不可能游到岸上,而许多落水难民只是被海水推向尖利的礁石。圣诞岛议员伊斯迈尔说:“这非常可怕,我看着人们在眼前死去,却没有办法可以救他们。”他说:“他们中有婴儿,有3到4岁的孩子,他们攀在漂浮的木片上,尖叫着、救命、救命、救命,我们把救生衣丢向他们,但是他们中许多人甚至没办法游到几米外去抓住救生衣。海浪不断袭来,冲击着一切,看着小孩子遭遇这些,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伊斯迈尔说:“不管是什么肤色或种族,看到像这样的情况,我们都一起努力救援,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责任。但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如果我们当时跳进水里,只能是送死。”(马晶)
■声音
“这是悲伤的一天”
在野党负责移民问题的议员莫里森说,此次难民船沉没的悲剧是“最糟糕的担心变成了现实”。
莫里森拒绝就15日的事件评论政府的难民政策,他说,“15日是悲伤的一天,不是进行政策讨论和分析的日子”。莫里森说:“这是一场可怕的人道主义悲剧,这条船上的那些男人、女人和孩子的生命像我们自己的生命一样宝贵,我们对他们的逝去表示哀悼。”
但澳大利亚难民行动联盟组织官员林道尔则批评说,澳大利亚政府应当为此次事件承担责任。他说:“如果澳大利亚政府愿意接纳难民,那么偷渡的难民就会少得多。”
澳大利亚曾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分别从伊朗和伊拉克接收过一些库尔德难民,目前澳大利亚大约生活着1.5万名库尔德难民。
工党政府自2007年11月上台后,对偷渡难民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政策,很少将偷渡难民遣返回国,结果导致越来越多的难民偷渡来澳。澳移民部的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126艘难民船偷渡澳大利亚,有2971名难民被安置在圣诞岛拘留中心。(马晶)